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

匡海鹰;刘晓兰

关键词:护理, 接种, 程序
摘要:近年来国内几次大的疫情暴发和新的传染病的出现,特别是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发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对人群进行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工作又以对儿童进行免疫规划工作为关键.目前政府为一些特殊人群免费提供的疫苗可控制15种法定传染病的民生工程已成为现实,而要做好这项庞大的预防接种工作却是与临床护理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010年汉中市住院患者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本院住院患者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本院2010年1~12月21 992例住院患者进行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结果 总阳性率为10.14%,HBsAg阳性率为7.26%,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76%.梅毒螺旋体抗体为2.08%,抗-HIVl/2阳性率为0.05%.结论 本院患者相关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为相关疾病的防治及控制其传播起到一定的意义.

    作者:何宝明;陈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无偿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符26例分析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不符原因.方法 对本血站检验科发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26例血样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导致无偿献血者ABO正反不符的主要原因有3大类:抗原减弱、抗体减弱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结论 血站在对献血者做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同时做正定与反定.

    作者:欧小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和护理模式,提供患者满意的服务.方法 对42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责任制整体护理,如心理干预、呼吸道管理、伤口及引流管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结果 本组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有效预防护理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是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邹莉丹;唐永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几次大的疫情暴发和新的传染病的出现,特别是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发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对人群进行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工作又以对儿童进行免疫规划工作为关键.目前政府为一些特殊人群免费提供的疫苗可控制15种法定传染病的民生工程已成为现实,而要做好这项庞大的预防接种工作却是与临床护理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者:匡海鹰;刘晓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6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报道6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非缺失型型-α地贫)检测结果,了解其基因携带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组织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79 fL为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表型阳性指标,对其中2 891例表型阳性和2 746例表型阴性样品进行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6 000对筛查对象检出非缺失型α-地贫257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2.14%(257/12 000).临床常见3种非缺失型α-地贫依次为异常血红蛋白CS(HbCS)1.16%(139/12 000)、异常血红蛋白WS(HbWS)0.83%(100/12 000)、异常血红蛋白QS(HbQS)0.15%(18/12 000).结论 本地区为α-地贫高发区,应将a基因分析列入筛查项目,为降低中间型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胎儿出生,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忠;张新华;阮丽明;颜秀梅;杨洁;陈甫溢;谢克宁;商昌英;谢雪金;卢相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器械在供应室集中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模式要求实行集中管理的方式.以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目的.本院自2010年以来,手术器械纳入供应室进行规范化处理,在这2年的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将遇到的难点与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漆光玉;莫玉英;潘姚;牟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N末端脑钠肽测定在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测定在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N末端脑钠肽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人全血、血清及血浆中NT-ProBNP浓度水平.结果 血中NT-ProBNP浓度水平对患者疗效评估、治疗方案、预后及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结论血 NT-ProBNP检测浓度水平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血中的浓度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HF患者初步筛选、早期诊断、心衰不同程度评估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曦晖;周琼仙;乐理;薛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儿童血清4项标志物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了解儿童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及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0例1~15岁健康儿童和180例患有慢性肝炎儿童的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结果 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x±s)如下:HA(58±16)ng/mL,LN(115±17)ng/mL,PcⅢ(146±27)ng/mL,CⅣ(51±16)ng/mL.HA、CⅣ与年龄不相关(r=-0.022,P>0.05;r=0.070,P>0.05),而LN与年龄显著相关(r=0.128,P<0.01),PcⅢ与年龄呈负相关(r=-0.669,P<0.01).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与同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慢性肝炎患儿除H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3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的4种血清标志物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中,有两种或3种以上的标志物显著性增加.结论 4项标志物在儿童期有其年龄特征.它们可反映慢性肝炎患儿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项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留置导尿操作技术新进展

    留置导尿是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近年来国内护理学者在中如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损伤,防止感染这些方面同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就导尿置管及拔管2个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龚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呼吸内科病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调查了解老年呼吸内科病房病原菌感染的现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785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85例患者检出396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高,占48.9%;其次是胃肠道感染,占23.2%.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短、大量使用抗生素及侵入性诊疗操作等有相关性.结论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降低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措施.

    作者:雷鸣;刘德贝;雷雨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设与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Rh(D)血型的分布情况,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设情况.方法 对2005~2009年共73 091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Rh(D)测定,确证为Rh(D)阴性者进一步测定其表型频率.结果 73 091名无偿献血者中有234名测定结果为Rh(D)阴性(阴性率为0.32%),符合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比值,Rh(D)阴性人群中ABO血型分布为A>B>O>AB.结论 本市Rh(D)的分布情况与资料报道的汉族人分布概率相近.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立和建设,基本满足了临床的用血需求.

    作者:陈继勤;彭芳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真菌感染股癣诊断性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股癣感染的病原体.方法 对门诊皮肤科就医的69例的股癣患者,直接在患处刮取鳞屑于载玻片上,进行染色镜检或真菌培养.结果 门诊可疑股癣的69例的患者,在患处刮取鳞屑在载玻片上进行直接涂片染色或培养,得出68例真菌阳性,阳性率达98.6%.由此可见,股癣是有真菌感染所致.结论 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健,诊断明确,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解除了患者的痛苦,达到治愈效果.

    作者:李长如;陈灵敏;曾秋林;魏立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LSI新判断标准下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与比较

    目的 比较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双纸片增效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K-B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直径和肉汤稀释法(MIC)值测定后计算耐药率.结果 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头孢他啶,氨曲南的敏感率显著提高,头孢他啶耐药率55.2%,氨曲南耐药率50.2%.结论 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性提高,新规则下三代、四代头孢总体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作者:杨明明;林立中;邹飞扬;夏先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目的 了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Tronzo-Evans 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按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32例中1例死亡,其余31例经6~24个月随访,按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6.9%,无1例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作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任周奎;吕应文;于金华;王建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4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通过检测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125例异位妊娠患者和78例正常妊娠者,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孕酮、β-HCG、CA125和VEGF值.结果 异位妊娠组β-HCG、CA125和VEGF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值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孕酮、β-HCG、CA125和VEGF联合检测可以协助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诊断标准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支持组(62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包括无家人管理或有家人管理但很少来院探视的患者,支持组则包括家人定时探视并与之交流的人员.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在疾病控制方面明显低于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关怀,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及社会功能康复.

    作者:万雪英;张红梅;董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变化与NT-proBNP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肾功能变化与血N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125名慢性CHF患者进行血肌酐(CR)、胱抑素C(Cys C)以及NT-proBNP测定,并对血CR、Cys C浓度与NT-proBNP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CR、Cys C异常变化均能引起NT-proBNP显著性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血Cys C比CR更能引起NT-proBNP的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CHF肾功能变化与心功能有密切相关,而且Cys C更能反应慢性CHF患者肾功能早期改变.

    作者:冼中任;陈秋霞;黄爱群;迟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男性主被动吸烟与血糖血脂关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主、被动吸烟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02例健康成年男性分为3组,吸烟组140例,被动吸烟组40例,非吸烟组122例.分别进行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FMN)、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检测.结果 (1)吸烟组TG(2.13±0.19)mmol/L、HbA1c(5.31±0.12)%值高于非吸烟组TG(1.52±0.08)mmol/L、HbA1c(5.02±0.05)%,(2)吸烟组apoB(0.97±0.02)g/L值高于被动吸烟组apoB(0.89±0.03)g/L,(3)被动吸烟组apoA-I(1.31±0.03)g/L值低于非吸烟组apoA-I(1.37±0.01)g/L.结论 男性被动吸烟影响脂代谢(apoA-I),主动吸烟影响脂代谢(TG、apoB)和糖代谢(HbA1c),提示主、被动吸烟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马蓉蓉;欧春声;钮建中;卫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形式下医学检验专业预实习培训模式改革的研究

    我国在1984年开设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二十多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现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

    作者:全裔;龙艳;海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4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液淀粉酶(AMY)、脂肪酶(LPS)、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28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2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入院时以及50例非胰腺炎急腹症(NAA)患者入院时和50例健康者的血清AMY、LPS、CRP和IL-6的水平,并检测50例AP患者入院后第3、5、7天血清CRP和IL-6的水平.结果 入院时AP患者AMY、LPS和CRP水平明显高于NA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A患者AMY、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NAA患者LPS水平和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M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AP患者AMY和LPS水平和MAP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SAP组CRP和IL-6水平高值均出现于第3天,SAP患者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M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患者和MAP患者治疗后第7天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AMY、LPS、CRP和IL-6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Y、LPS、CRP和IL-6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廖予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