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佛山地区院内感染病原菌现状的监测

马均宝;陈梓池;潘练华;吴智刚;陈凯婷;陈梅

关键词:院内感染, 耐药性, 致病菌, 抗菌药
摘要:目的 监测及分析广东省佛山市医院临床细菌及真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建议及指引,达到控制院内感染,减少致病菌耐药率上升的目的.方法 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与手工K-B法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该地区具代表性的相关医院,对2006~2007年临床各类微生物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性;采用WHONET5软件,从送检科室、标本类别、分离菌种及其对抗菌药的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研究数据.结果 共检测标本34 368例,阳性9 132例,阳性检出率26.6%;院内感染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真菌亦有5.42%的检出率;院内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及外科感染为主;所有检出的菌株对临床各种常用抗菌药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其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开展院内感染及其致病菌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缓细菌耐药率以及控制院内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 (GGT) 的变化及与血脂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个实验依据.方法 测定605例(其中男477例,女128例)脑卒中患者血清 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 GGT值分为 4 个级别,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05例脑卒中患者中 GGT 升高者为131例,异常率21.65%,其中男、女患者 GGT 异常率分别为21.59%、21.87%,男、女患者间 GGT 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大多数血脂指标随GGT水平升高而改变,血清TC、TG、LDL-C与GGT水平呈正相关,HDL-C与GGT呈负相关.而女性患者GGT不同分级组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GGT活性升高有可能是男性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危险因素.

    作者:朱青川;侯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尿液分析联合检验综合分析的重要性

    目的 评价日常尿检联合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质量,探讨尿液分析联合检验综合分析与临床诊疗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方法 统计分析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9 160例尿液干化学分析、有形成分计数、人工显微镜复核镜检及相关血液生化结果和临床回访反馈资料,进行综合质量分析和评估.结果 干化学分析与有形成分检验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干化学各项分析与临床诊断也有偏差,联合检验综合分析可提高临床符合率.结论 尿液常规分析影响因素很多,单纯的干化学分析、仪器有形成分分析及人工显微镜镜检易致临床漏诊和误诊,均不能充分地满足临床诊疗需求,须坚持尿液分析联合检验综合分析的全面的质量控制,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刘富新;朱国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建立高效护理流程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目的 探讨高效护理流程对手术护理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 将1 1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0例和对照组580例,分别给予高效护理流程护理和传统护理,比较两者手术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前生理、心理反应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手术护理效率,缓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士如何防范医患纠纷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如何防范医患纠纷.方法 分析手术室护士引发的医患纠纷的直接原因,主要从手术室护士自身因素、管理因素和患者因素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杜绝了手术室护士引发的医患纠纷的发生,思考并提出防范医患纠纷的具体措施.结论 手术室护士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责任感,把好医疗护理安全关,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严防护理差错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勇;陈星玲;宋世兰;唐佩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三种方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手工法、血细胞分析仪与染色涂片法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例本院临床医生要求人工血小板计数的患者资料,对其血小板分别采用手工法、仪器法及染色涂片法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数小于50×109/L时,染色涂片法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涂片法与手工计数法的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大于50×109/L时,各种方法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血小板小于50×109/L时,血细胞分析仪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用手工法或染色涂片法复查血小板.

    作者:黄祥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老年患者胰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患者胰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73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73例患者共完成治疗69例,成功率94.5%.胆管结石49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4例,乳头癌3例,乳头良性狭窄7例,失败4例.其中49例胆道结石组中,48例经乳头奥狄氏括约肌切开(EST)或气囊扩张乳头后,取石成功,7例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以及6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症状均很快缓解.1例因结石较多并且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转外科行开腹手术,13例肿瘤组中,4例胰头癌、6例胆总管癌患者均安置金属支架,引流通畅,均顺利出院.本组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及操作,治疗性ERCP对老年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代替部分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岳光平;蒲红;董刚强;向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树突状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强的细胞[1],也是惟一能激活初始化T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在抗病毒的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2-3],同时在诱导免疫耐受和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4-5].

    作者:任粉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例,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30 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30 mL静滴,每日 1次,观察均为两个疗程.结果 红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7%)、心电图改善率及降脂作用均优于丹参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6,P<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建军;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前置胎盘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前置胎盘孕妇的效果.方法 以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前置胎盘孕妇47例为治疗组,以前置胎盘孕妇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有计划、有目的 、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有计划、有目的 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治疗组继续妊娠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实施有计划、有目的 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母婴健康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

    作者:李秀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贵阳市小河区228例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为对吸毒人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第三〇〇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28例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228例吸毒人员HIV阳性率为3.1%,HCV阳性率为 54.4%,梅毒阳性率为12.3%,HIV/HCV合并感染2例,占0.88%,HIV/TP合并感染3例,占1.3%,TP/HCV合并感染感17例,占7.4%.结论 该区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HCV、TP 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罗冬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四川省宜宾市中医专科医院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2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给予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痊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胫腓骨远端骨折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坤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皮质醇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皮质醇(F)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T2DM患者与对照组FPG、2hPG、HbA1C,08:00、16:00、24:00血F浓度等检测值.结果 T2DM患者高皮质醇分泌组,FPG,2hPG,HbA1C,08:00、16:00、24:00血F浓度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DM患者高皮质醇分泌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分泌组与正常分泌组比较,各项指标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T2DM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改变;应每3个月定期联合检测FPG、2hPG、HbA1C;血糖控制不佳时,应检测血F,以确定HPA轴是否受损.

    作者:王碧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Mur1例

    MNS是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其复杂性仅次于Rh系统.MN的抗原决定簇位于糖蛋白A(glycophorin A,GPA)上.GPA是红细胞上一种主要的唾液酸糖蛋白C(sialoglycoprotein,SGP).

    作者:宁芳;蒋利星;粟明丽;陈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艾滋病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取艾滋病患者筛选痰液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63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痰液检出葡萄球菌35株,检出率为4.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溶血葡萄球菌3株,35株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耐药性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VA)耐药及低耐菌株.结论 艾滋病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以便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戚茂超;李世立;杨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西宁地区686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液药物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多发病、常见病.为了控制癫痫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用抗癫痫药物.

    作者:彭海;刘兰;龙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发热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3年来血培养阳性中分离的病原菌的阳性率、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双相培养瓶和API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进行血培养和微生物鉴定,用ATB 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96例血培养中共检出阳性菌株61株(10.23%),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44.3%)、革兰阴性菌34株(55.7%),感染率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高度耐药,分别为87.5%和100%;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5.71%.结论 大肠埃希菌可能是本院院内感染的主要细菌,检出的细菌抗生素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发热疑为败(菌)血症患者的进行血标本培养检测,以便尽早、准确、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建鹏;龙淑珍;马秋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取出路径及影响再次隆乳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隆乳术后取出路径及影响再次隆乳原因.方法 在彩超、CT的指导下,对52例PAHG隆乳术的患者分别采用经腋窝、乳晕、乳房皱襞下等切口清除,同时对23例患者同期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11例患者在半年后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结果 47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消失,彩超、CT检查乳腺、胸大肌及其间隙未发现PAHG,34例同期或延期隆乳的患者乳房形态满意,未出现术前的症状及心理问题.结论 术前经彩超、CT检查了解PAHG的分布情况,根据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取出路径,胸大肌及其后间隙是否完整影响再次隆乳.

    作者:陶宏军;刘华;周定;汪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医学实验室设备维修人员的生物安全探讨

    医学实验室是医院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生物传染源,已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源头之一[1].近年来,为了减少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和感染事故的发生,政府颁布了各种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准则.

    作者:陈风;何晓平;许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h17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视磺醛酸相关的孤儿核受体(RORγt)mR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20例健康体检者和22例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刺激培养后,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PBMCs刺激后产生IL-17的量明显增高(P<0.01),RORγt mRNA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RA发病及病情发展.

    作者:于月红;孙海玲;钱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中精浆生化成分及精子顶体完整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精液中精浆生化成分α-葡萄糖苷酶(α-GLU)、酸性磷酸酶(ACP)、果糖(Fru)、锌(Zn)及精子顶体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Uu检测使用Uu培养基进行培养.精浆生化项目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姬-瑞染色法分析精子顶体完整率.结果 Uu感染者中精液中精浆的部分生化成分及精子顶体完整率出现明显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感染对精液中精浆生化成分a-GLU,ACP的结果及精子顶体完整率有着显著影响,对Fru及Zn含量无显著影响.

    作者:郭名和;郭春晓;邵永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