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强的细胞[1],也是惟一能激活初始化T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在抗病毒的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2-3],同时在诱导免疫耐受和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4-5].
作者:任粉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提取暴露7年的人乳牙标本基因组DNA,进行多重短串联重复序列片段扩增.方法 磨碎牙齿,脱钙后用氯仿提取DNA,纯化后进行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 1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全部扩增成功,大片段峰值较低.结论 成功提取长期暴露的人乳牙标本基因组DNA,并且成功进行STR位点分析.
作者:张彦;尹爱华;杜丽;张畅斌;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患者胰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73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73例患者共完成治疗69例,成功率94.5%.胆管结石49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4例,乳头癌3例,乳头良性狭窄7例,失败4例.其中49例胆道结石组中,48例经乳头奥狄氏括约肌切开(EST)或气囊扩张乳头后,取石成功,7例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以及6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症状均很快缓解.1例因结石较多并且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转外科行开腹手术,13例肿瘤组中,4例胰头癌、6例胆总管癌患者均安置金属支架,引流通畅,均顺利出院.本组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及操作,治疗性ERCP对老年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代替部分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岳光平;蒲红;董刚强;向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泾阳县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儿童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方法 将受检儿童分组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1 283例儿童HBsAg阳性16例,阳性率1.24%;抗-HBs阳性550例,阳性率42.87%.幼儿组未检出HBsAg阳性,小学组和初中组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3.11%和1.29%;3组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9.40%、41.61%和36.77%.结论 该县儿童HBsAg携带率较低,抗-HBs阳性率也相对较低,且随年龄增长逐年下降,提示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必须及时检测抗-HBs的产生情况,应重视对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必要的加强免疫.
作者:范宁;黄晓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脓毒症是指各种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SIR),是严重感染、重度创伤、大手术后、重型急性胰腺炎和休克等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作者:李小平;殷俊;贺文龙;杨茜;朱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监测及分析广东省佛山市医院临床细菌及真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建议及指引,达到控制院内感染,减少致病菌耐药率上升的目的.方法 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与手工K-B法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该地区具代表性的相关医院,对2006~2007年临床各类微生物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性;采用WHONET5软件,从送检科室、标本类别、分离菌种及其对抗菌药的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研究数据.结果 共检测标本34 368例,阳性9 132例,阳性检出率26.6%;院内感染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真菌亦有5.42%的检出率;院内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及外科感染为主;所有检出的菌株对临床各种常用抗菌药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其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开展院内感染及其致病菌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缓细菌耐药率以及控制院内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均宝;陈梓池;潘练华;吴智刚;陈凯婷;陈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后泌乳素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2-R)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分两组进行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用化学发光法在治疗前后同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泌乳素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变化;利培酮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要充分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选择对泌乳素影响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关键.
作者:孔丽蕊;郭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取艾滋病患者筛选痰液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63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痰液检出葡萄球菌35株,检出率为4.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溶血葡萄球菌3株,35株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耐药性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VA)耐药及低耐菌株.结论 艾滋病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以便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戚茂超;李世立;杨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避免降压失败.方法 对6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顽固性高血压经治疗后,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顽固性高血压病因复杂,治疗要合理,重视个体化治疗.
作者:陈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2009年度菌株主要分布情况及优势病原菌耐药现状,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全院共检出的病原菌1 149株,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生物鉴定板,用稀释法测定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1 149株病原菌分布情况痰液544株占47%,尿液164株占14.3%,其他标本151株占13.1%,血液106株占9.2%,创面分泌物55 株占4.7%,引流液52株占4.5%,咽拭子 52 株占4.5%,大便18 株占1.6%,静脉导管4 株占0.3%,气管插管3株占0.2%.优势病原菌耐药情况,耐药率达70%以上的抗菌药有氨苄西林90%,克林霉素71%,苯唑西林70%,头孢唑林70%.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医院内病原菌的分布有扩展的趋势且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化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督导,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通过分析充分说明开展细菌药敏试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对于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霞;龙继川;羊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哈尔滨地区儿童血铅含量的现状,预防铅中毒.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140 302例就诊患儿血铅含量测定结果分析,应用北京博晖钨舟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及专用稀释液进行测定.结果 患儿血铅大于10 μg/dL为血铅超标,分析患儿的血铅含量与患者年龄,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说明铅中毒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并且血铅与性别相关性密切(P<0.05).结论 儿童的铅中毒与儿童年龄性别有关,对儿童生长发育危害极大,有效的预防,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李月英;赵志红;杨铭华;阚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处理的方法.方法 以60岁以上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非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为对照组,均给予LC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要充分围术期处理,掌握手术适应证,老年人早期行腹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德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临床常见急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常见死亡原因,现对本院2007~2010年56例AMI救治进行分析,探讨基层医院提高AMI成功率的方法.
作者:卿希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对标本运输箱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监测其有效性.方法 通过标本运输箱表面细菌培养,计算其细菌菌落总数(cfu/cm2).结果 消毒前和消毒处理后细菌菌落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毒处理后标本运输箱满足生物安全要求.
作者:唐云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直视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出血后6~7 h内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患者的手术经验.结果 术后6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分级,Ⅰ级9例,Ⅱ级23例,Ⅲ级13例,Ⅳ级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时间短,能较迅速降低颅内压,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止血确切,适用于皮层下和未形成脑疝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作者:程波;吴海;谈志辉;苏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医学实验室是医院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生物传染源,已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源头之一[1].近年来,为了减少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和感染事故的发生,政府颁布了各种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准则.
作者:陈风;何晓平;许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龙川县产妇梅毒(TP)感染流行及胎传梅毒的现状.方法 对龙川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产检和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并收集梅毒阳性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行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 在5 684 例产妇中,ELISA检测抗-TP阳性 76 例,产妇梅毒检出率为1.34%;在 2 458 例新生儿中,ELISA检测抗-TP阳性 21 例,新生儿梅毒检出率为 0.85%;23例抗-TP阳性产妇中,21例新生儿抗-TP呈阳性,检出率91.3 %.结论 加强孕前及孕期的梅毒监测及规范治疗,能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黄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尿液中含有精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H-500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对100例未含精子组尿液标本和含精子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含精子组尿液尿蛋白出现假阳性.当尿液中精子数大于或等于60/μL,尿白细胞数(WBC-U)、尿白细胞(WBC-HP)、尿红细胞数(RBC-U)、尿红细胞(RBC-HP)出现假阳性.未含精子组尿液标本与尿液中精子数大于或等于60/μL含精子组尿液标本的WBC-U、WBC-H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U、RBC-HP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杜绝精子混入尿液中,提高尿液的检测质量.
作者:李雪兰;钟晓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医务人员执行一切操作离不开手.手在操作时势必会触及门把手,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所以正确地执行医院洗手的规定,规范对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据统计,医院感染病例多数为接触性感染[1].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感染率为30%[2].
作者:肖新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RP)与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TUPKRP术治疗BPH患者185例与同期采用TUVP术的176例患者做比较,包括: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包膜穿孔率、术后血清钠、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继发性出血发生率.结果 TUVP组手术时间、电切综合征发生率、包膜穿孔率、术后当天血清钠,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继发性出血发生率,与PKR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VP组术中出血量(304±110)mL,TUPKRP为(305±100)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TUVP IPSS(5.2±1.2)分、QOL(1.2±0.5)分、Qmax(24.1±4)mL/s;TUPKRP为IPSS(4.9±2)分、QOL(1.3±1)分、Qmax(25±3)mL/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VP与TUPKRP治疗BPH疗效基本一致,但TUPKRP安全性更高,适应证更广.
作者:李科;陶炅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