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妙琴
目的 通过对751例输注全血及512例输注成分血的不良反应调查、探讨分析全血和成分血的利弊关系.方法 通过输血反应回报单制度对四川省人民医院东区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本组调查输注全血751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0例,不良反应率2.7%,输注成分血51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0.39%.结论 输注全血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成分输注.
作者:马晋;吴春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2010年200例老年精神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致病菌200例,以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66.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6%、40.0%.尿路感染患者对常用抗菌药都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结论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尿路感染比较高,耐药性增强,应加强监测和控制.
作者:田海华;李再忠;崔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 mRNA的方法.方法 制备目的基因PML-RARα的RNA标准品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RNA标准品.然后将目的基因PML-RARα和管家基因β-actin的标准品梯度稀释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制作标准曲线.利用成功构建的两个标准曲线测定APL患者的目的基因PML-RARα与管家基因β-actin的相对值,分析不同状态患者的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是否有差别,从而指导临床的治疗.结果 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可检测出10~5 μg NB4细胞cDNA中的PML-RARα融合基因,其重复性的循环域值(Ct值),管间、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2%、4.0%.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应用本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有助于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
作者:赵威;邱广斌;张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安徽毫州市人民医院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4~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大肠埃希菌132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 检测,用 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199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 菌 114株,总检出率57.2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47.2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62.88%;呼吸道标本ESBLs 检出率高,占59.71%;产ESBLs 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ESBLs 菌(P<0.05),并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耐药率有增高趋势,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 检出率较高,应及时对ESBLs 菌进行检测,以指导临床用药.亚胺培南可作为ESBLs 菌治疗的首选药.
作者:邓芳;张秀芳;柴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2007~2009年经社区访视的肉眼判断为黄疸的193例阿氏评分为10分的足月新生儿中,来院就诊的经生化检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72例新生儿(已除去胆红素测定为正常值的21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7例,对照组75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经早期干预后,其黄疸消退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黄疸减轻人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使新生儿尽快消除黄疸或减轻黄疸,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率和高胆危重症的发生.
作者:陈敬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及其比值(fPSA/t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8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骨转移程度分为未转移组、转移组;健康对照组为88例健康体检人群.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fPSA、tPSA,并计算fPSA/tPSA.应用SPSS软件建立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fPSA 、tPSA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前列腺癌组fPSA、tPSA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中,fPSA、tPSA水平均为未转移组小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值均为P<0.05),fPSA /tPS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清fPSA、tPSA水平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呈正相关,血清fPSA、tPSA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抗-HBc)是HBV感染早出现的抗体[1].检测抗-HBc可以了解是否有过HBV的既往感染和窗口期感染[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抗-HBc需对标本进行稀释处理.本研究采用一次性稀释板和对稀释板进行洗涤后检测抗-HBc两种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有无差异.
作者:黄学斌;陈华根;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离心浓集法预处理血清标本对提高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收集广州市内各大医院2009年52例HBsAg阳性者和疑似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HBsAg.再以PEG6000为沉淀剂,将标本进行高速离心浓集(30 000 r/min)25 ℃,40 min,取沉淀用TE Buffer溶解,采用上述相同方法分别进行测定,比较离心前后其HBsAg 的S/CO值与HBsAg定量值的上升情况,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其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经高速离心处理前后的HBsAg 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疑似HBV感染组和HBV感染组患者血清经高速离心预处理后的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处理前(P<0.01).结论 离心浓集法预处理对于血清中有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感染者有效,血清中的病毒颗粒可通过高速离心处理后得到浓缩,提高临床实验室常规诊断手段的灵敏度的范围,使隐匿型乙型肝炎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作者:斯健;连晓孚;黄远荀;周芸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11年1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接受TURP联合TUVP的256例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的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8~115 min,平均78 min.256例患者均无大出血、电切综合征(TURS)及真性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IPSS从术前(31.2±3.8)分降至术后(6.3±1.2)分;QOL评分从术前(5.2±0.8)分降至术后(2.0±0.4)分;Qmax从术前(3.5±1.2)mL/s增高至术后(16.5±3.0)mL/s;RUV从术前(216.6±53.5)mL降低至术后(16.1±8.6)mL,上述4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VP联合TURP是一种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农业技能训练(下称农疗)和一般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9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农疗组和一般康复组,每组49例,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12个月后予以评分,比较康复的效果.结果 一般康复组和农疗组训练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IPROS和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农疗组的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改善优于一般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农疗组的SANS量表总分、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注意障碍因子分较一般康复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志缺乏、社交缺乏因子分较一般康复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农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一般康复组.
作者:杨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尿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WBC)与人工显微镜检查作比较,分析导致干化学法检测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原因.方法 收集1 036例患者新鲜尿液,分别用干化学法检测及人工显微镜检查,对其中WBC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作为确证标准,干化学检测尿WBC的假阴性率为9.36%,假阳性率为5.41%.结论 干化学法检测尿WBC简便快速,但有相当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进行尿液分析时应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外观、理学、化学及显微镜检查.
作者:冯彩莲;李伟良;郑素娟;李诗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解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培养特征和在显微镜下菌体特征,并检出患者体内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及在不同种类标本和临床各科的分布.方法 取患者血液、痰液、粪便、胸腔积液、脓液及咽拭子等标本做真菌培养,分别置25 ℃和35 ℃孵育,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涂片、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培养出双相性真菌,于25 ℃为青霉相,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红色色素,镜下可见典型的帚状枝;于35 ℃为酵母相,无色素产生,镜下可见酵母样细胞,形似腊肠.结论 从标本中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的金标准,血液标本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标本,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尽早做血培养检查,以减少漏诊的发生.了解马尔尼菲青霉菌在临床各科的分布特点,有利于医生对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治.
作者:谢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白陶土、蒙脱石散、活性炭三者对百草枯吸附能力.方法 在体外,用白陶土、蒙脱石散、活性炭处理相同的百草枯溶液,比较处理过的百草枯溶液的百草枯含量;临床上,服药量相近的患者分别经白陶土、蒙脱石散、活性炭治疗后比较患者尿中百草枯的含量.结果 体外实验:经蒙脱石散处理过的溶液中的百草枯含量低;临床观察:经蒙脱石散治疗过的患者尿中百草枯含量较低.结论 蒙脱石散对百草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可能更有力.
作者:姜家瑚;柳玉华;褚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高于肌酸激酶(CK)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例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结果高于CK活性的病例,并比较心内科与脑外科心肌酶谱检测结果CK-MB/CK比值.结果 结果4例病例中3例为颅脑损伤,1例为结肠癌术后,4例病例均无心肌损伤;脑外科CK-MB/CK比值明显高于心内科(P<0.05).结论 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高于CK活性,或CK-MB/CK比值上高有重要的脑损伤警示价值.
作者:梁朝霞;周漫波;张高明;马小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SA-9000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138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学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并与83例健康对照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组男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1 s-1~200 s-1)、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男女相比均有明显改变.高脂血症组男、女患者全血粘度(1 s-1~200 s-1)与对照组相应性别比较均增高(P<0.05),高脂血症组男女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相应性别(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普通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应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其治疗、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芳;徐军;李怀玉;樊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梧州地区6岁以下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判断该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或过多提供有效的检测依据.方法 使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公司生产的BH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门诊体检及托幼机构儿童体检的2 100例6岁以下儿童采集末梢血进行铜、锌、铁、钙、镁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被检测的儿童中缺乏微量元素主要以缺锌为主(40.7%),其次为钙(38.3%)、铁(28.7%),而铜和镁无明显的失衡现象.结论 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的膳食,均衡的营养,及时补充和调节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
作者:余永雄;陈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卫生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数量急剧增加,医院与医务人员面临严峻的法律和道德挑战[1].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检验实习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必要过程.
作者:林卫虹;廖伟娇;钟丽红;谭惠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3例)、单纯糖尿病组(33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5例)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Hcy和尿mALB含量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到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就(下称本院)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的了解,加深对HIV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住院的30 934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法试纸条初筛HIV抗体,两种方法任一结果阳性者的血清标本再送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确认.结果 在30 934例患者血清中初筛结果阳性25例(2008年5例,2009年6例,2010年14例),阳性率0.081%;由CDC确认阳性23例,符合率92%.感染者均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男性感染者19例(2008年3例,2009年5例,2010年11例),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女性感染者4例(2008年2例,2009年1例,2010年1例),无明显规律.结论 艾滋病的感染率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加大对HIV感染宣传和控制力度,尤其是医务人员更需加强对HIV感染的认识及自我防护.
作者:李尔凡;严海燕;钟丽玲;罗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肺炎链球菌俗称肺炎球菌,常寄居于健康人的鼻咽腔中.正常情况下多数不致病.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多种疾病,化脓性中耳炎是其中之一.作者发现较少见的肺炎链球菌致双耳化脓性中耳炎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扈秀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