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玉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T4)、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并按Child-Pugh方法将肝功能分为A、B、C 3级.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逐渐增高,甲状腺素呈下降趋势,同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肝纤维化的低蛋白血症、腹水及凝血酶原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肝纤维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素水平紊乱,紊乱程度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T3、T4、PC-Ⅲ、Ⅳ-C、LN及HA对估计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向金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N-乙烯-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 C)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TRF和血Cys C,终点法检测尿NAG,并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TRF、NAG及血Cys C在糖尿病无蛋白尿组(A组)中的浓度分别为(3.12±0.45)mg/L、(2.26±0.97)U/mmoL和(1.83±0.37)mg/L,糖尿病蛋白尿组(B组)中的浓度分别为(10.66±3.50)mg/L、(4.30±1.74)U/mmoL和(3.14±0.96)mg/L,A组中各指标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相应的浓度,B组中各指标的浓度均显著高于A组中相应的浓度(P<0.05).单纯检测一项或两项指标阳性率较低,而联合检测则能提高阳性率.结论 联合检测尿TRF、NAG及血Cys C能反映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损害,对糖尿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930年Tille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能在Ca2+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荚膜多糖(C多糖)形成复合物的物质,命名为C反应素.1941年Abernethy Avery和Macleod 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1].
作者:宫春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010年37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14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患者检测出特异性IgG抗体阳性为337例,阳性率为90.35%,其中以鸡蛋、牛奶阳性率为高,分别占24.3%和20.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对找出和发现引起疾病的发病原因,在临床疾病诊断和避免食入不耐受食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廷政;李小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安徽毫州市人民医院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4~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大肠埃希菌132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 检测,用 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199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 菌 114株,总检出率57.2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47.2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62.88%;呼吸道标本ESBLs 检出率高,占59.71%;产ESBLs 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ESBLs 菌(P<0.05),并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耐药率有增高趋势,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 检出率较高,应及时对ESBLs 菌进行检测,以指导临床用药.亚胺培南可作为ESBLs 菌治疗的首选药.
作者:邓芳;张秀芳;柴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一种较为简单实用的鉴别小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和缺铁性贫血(IDA)的检验方法.方法 对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进行地贫基因及血清铁蛋白检测,同时对双亲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查,依据其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是否降低分2 组:父或(和)母降低组(阳性)和均无降低组(阴性).对阳性的父或(和)母以及所有患儿进行RBC镜检.家系调查阴性者即判断为IDA;阳性者进一步行红细胞(RBC)镜检,亲、子两代相似时,判断为地贫,不相似时,判断为IDA.并与终的基因诊断及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对比,研究其检验的准确性.结果 36例终诊断为地贫,32例为IDA.家系调查阳性组41例,终诊断为地贫32例,IDA 5例.阴性组27例,终均诊断为IDA.联合RBC镜检,阳性组中5例IDA能作出鉴别.以家系调查阳性为指标,它对地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7.80%、100%,联合RBC形态改变,则诊断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结论 双亲MCV、MCH联合RBC镜检可作为小儿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筛查的可靠指标.
作者:曾庆霜;兰宪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11年1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接受TURP联合TUVP的256例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的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8~115 min,平均78 min.256例患者均无大出血、电切综合征(TURS)及真性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IPSS从术前(31.2±3.8)分降至术后(6.3±1.2)分;QOL评分从术前(5.2±0.8)分降至术后(2.0±0.4)分;Qmax从术前(3.5±1.2)mL/s增高至术后(16.5±3.0)mL/s;RUV从术前(216.6±53.5)mL降低至术后(16.1±8.6)mL,上述4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VP联合TURP是一种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南昌市三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26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生化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38.5%)、脑外科(38.2%)和呼吸科(15.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痰液标本86.3%).该菌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敏感较好,分别为93.5%和66.8%,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都较低,平均低于3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应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选用合理抗菌药,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作者:刘春峰;赵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到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就(下称本院)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的了解,加深对HIV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住院的30 934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法试纸条初筛HIV抗体,两种方法任一结果阳性者的血清标本再送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确认.结果 在30 934例患者血清中初筛结果阳性25例(2008年5例,2009年6例,2010年14例),阳性率0.081%;由CDC确认阳性23例,符合率92%.感染者均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男性感染者19例(2008年3例,2009年5例,2010年11例),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女性感染者4例(2008年2例,2009年1例,2010年1例),无明显规律.结论 艾滋病的感染率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加大对HIV感染宣传和控制力度,尤其是医务人员更需加强对HIV感染的认识及自我防护.
作者:李尔凡;严海燕;钟丽玲;罗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健康晚孕期妇女及健康未怀孕妇女的关系.方法 选择HDP患者7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34例,子痫前期轻度22例,子痫前期重度14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晚期孕妇35例,健康非孕妇30例作对照.检测其血清Hcy、hs-CRP、AngⅡ的水平.结果 (1)与健康晚孕期妇女及健康未孕期妇女相比,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组Hcy、AngⅡ、hs-CRP的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度子痫前期和轻度子痫前期相比Hcy、AngⅡ、hs-CRP的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相比Hcy、AngⅡ、hs-CRP的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cy与AngⅡ、hs-CRP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Hcy、AngⅡ和hs-CRP水平与HDP的发生、发展有关,且Hcy与AngⅡ、hs-CRP 呈明显正相关.
作者:金涛;唐喜军;林素香;周武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204例呼吸内科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0株(67.38%);革兰阳性球菌56株(19.86%);真菌36株(12.7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二、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好,对青霉素类大部分耐药.结论 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樊成红;王跃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白陶土、蒙脱石散、活性炭三者对百草枯吸附能力.方法 在体外,用白陶土、蒙脱石散、活性炭处理相同的百草枯溶液,比较处理过的百草枯溶液的百草枯含量;临床上,服药量相近的患者分别经白陶土、蒙脱石散、活性炭治疗后比较患者尿中百草枯的含量.结果 体外实验:经蒙脱石散处理过的溶液中的百草枯含量低;临床观察:经蒙脱石散治疗过的患者尿中百草枯含量较低.结论 蒙脱石散对百草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可能更有力.
作者:姜家瑚;柳玉华;褚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不同病情和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在不同时点含量的变化.结果 ACI患者12 h血清中的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150例ACI重度、中度患者在入院后24、36、48、72 h血清S100β蛋白明显高于12 h轻度患者(P<0.05);150例ACI大面积、小面积患者在入院后24、36、48、72 h血清S100β蛋白明显高于12 h腔隙性梗死患者(P<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可能是预测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孙耀峰;孙荣同;孙大林;王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肺炎链球菌俗称肺炎球菌,常寄居于健康人的鼻咽腔中.正常情况下多数不致病.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多种疾病,化脓性中耳炎是其中之一.作者发现较少见的肺炎链球菌致双耳化脓性中耳炎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扈秀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回顾分析简阳市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成都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本市应征青年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6893人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HBsAg阳性率为11.9%,ALT异常率为8.8%,尿常规不合格率为11.77%,MOR/MAMP阳性率为10.7‰.结论 简阳市应征青年HBsAg携带率较高,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兵检中进行MOR/MAMP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周明;刘俊智;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会阴是指阴道口到肛门之间的长约2~3 cm的软组织结构.分娩时会阴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如果保护不当,可能会引起会阴的损伤,给产妇产后的恢复和产后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本院产科,经过多年助产经验总结及临床实践,形成了较好的分娩会阴保护模式,有效降低了会阴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各个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采用美国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仪AXSYM的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FPIA)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数据统计应用SPSS11.0系统.结果 同型半胱氨酸值在健康人群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组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增高趋势.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存在性别与年龄的差异.
作者:杨梅玉;廖联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糖尿病肾病尿肾功能检测分析,探讨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7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免疫球蛋白G、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并与10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尿微量清蛋白、免疫球蛋白G、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肾功能检测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作者:叶妙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垫江县人民医院39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护理.结果 39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术前、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患者并发症减少,康复情况较好.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预防再出血,降低并发症,提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疗效.
作者:冉茂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小河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以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用药.方法 对 430 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43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共检出支原体阳性 232例,总阳性率为53.9%.其中Uu阳性153例,Mh阳性7例,Uu+Mh混合感染72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6%、1.6%、16.7%;男性组Uu、Mh、Uu+M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9%、0.8%、10.8%;女性组Uu、Mh、Uu+M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5%、2.8%、24.9%.药物敏感前3位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药物耐药依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结论 本地区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为主,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可作为该地区治疗NGU的首选药物.
作者:罗冬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