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亲红细胞参数联合红细胞镜检在小儿两种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曾庆霜;兰宪华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镜检, 家系调查
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较为简单实用的鉴别小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和缺铁性贫血(IDA)的检验方法.方法 对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进行地贫基因及血清铁蛋白检测,同时对双亲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查,依据其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是否降低分2 组:父或(和)母降低组(阳性)和均无降低组(阴性).对阳性的父或(和)母以及所有患儿进行RBC镜检.家系调查阴性者即判断为IDA;阳性者进一步行红细胞(RBC)镜检,亲、子两代相似时,判断为地贫,不相似时,判断为IDA.并与终的基因诊断及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对比,研究其检验的准确性.结果 36例终诊断为地贫,32例为IDA.家系调查阳性组41例,终诊断为地贫32例,IDA 5例.阴性组27例,终均诊断为IDA.联合RBC镜检,阳性组中5例IDA能作出鉴别.以家系调查阳性为指标,它对地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7.80%、100%,联合RBC形态改变,则诊断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结论 双亲MCV、MCH联合RBC镜检可作为小儿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筛查的可靠指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一次性稀释板和洗板后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含量的对比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抗-HBc)是HBV感染早出现的抗体[1].检测抗-HBc可以了解是否有过HBV的既往感染和窗口期感染[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抗-HBc需对标本进行稀释处理.本研究采用一次性稀释板和对稀释板进行洗涤后检测抗-HBc两种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有无差异.

    作者:黄学斌;陈华根;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项血清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健康晚孕期妇女及健康未怀孕妇女的关系.方法 选择HDP患者7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34例,子痫前期轻度22例,子痫前期重度14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晚期孕妇35例,健康非孕妇30例作对照.检测其血清Hcy、hs-CRP、AngⅡ的水平.结果 (1)与健康晚孕期妇女及健康未孕期妇女相比,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组Hcy、AngⅡ、hs-CRP的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度子痫前期和轻度子痫前期相比Hcy、AngⅡ、hs-CRP的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相比Hcy、AngⅡ、hs-CRP的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cy与AngⅡ、hs-CRP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Hcy、AngⅡ和hs-CRP水平与HDP的发生、发展有关,且Hcy与AngⅡ、hs-CRP 呈明显正相关.

    作者:金涛;唐喜军;林素香;周武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原地区普通人群C-反应蛋白与微量清蛋白尿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普通人群C-反应蛋白组与微量清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 在高原地区普通人群中,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MAU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CRP等.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TC外微量清蛋白尿组在体质量指数(BMI),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P<0.01)和CRP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高原地区普通人群CRP反映的周围低度炎症与MAU密切相关.

    作者:易筱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安全管理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垫江县人民医院39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护理.结果 39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术前、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患者并发症减少,康复情况较好.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预防再出血,降低并发症,提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疗效.

    作者:冉茂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重庆市渝中区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5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玉屏风胶囊和地氯雷他定片;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28 d 后评价临床疗效,并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治疗28 d 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3%和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指数总分分别为(12.43±6.52)分和(11.87±7.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总分分别为(8.45±3.72)分和(5.32±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兵;代杰;李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007~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研究2007~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0年该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株铜绿假单胞菌株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2007~2009有普遍性逐年增高的趋势,2010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均较2007~2008年高.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24.5%增至2009年40.5%,但2010年降至33.2%;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22.0%增至2009年46.2%,2010年仍然高达45.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07年的10.7%增至2009年的33.6%,但2010年降至27.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但从2007至2009年也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4%和29.5%,2010年仍高达2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其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应严格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等,联合阿米卡星为较优化的组合治疗方案.

    作者:赵祝香;陈惠玲;赵子文;魏树全;曾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检测与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B 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 78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 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 78 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5 株(6.4%)、产碳青酶烯酶(AmpC)31株(39.7%),17株同时产ESBLs和AmpC(21.8%),金属酶筛选出 12株(15.4%)阳性.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 AmPC 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徐伟红;张正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果糖胺(FMN)、葡萄糖(GLU)和清蛋白(ALB)联合监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69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FMN、ALB,餐后2 h血糖(PBG)、FMN,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FMN、FBG、ALB,同时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健康对照组FBG和PBG,餐前FMN和餐后FM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与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FMN与餐前F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PBG、F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相比FBG升高(P<0.05),FMN、ALB降低(P<0.05).结论 血糖的测定由于受饮食、应急等情况的影响,只能反映患者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而FMN试验可以反映患者测定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可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状况的一个灵敏指标,但易受ALB浓度的影响.所以ALB、FMN、GLU联合测定,有利于患者血糖平稳安全达标,况且它们的测定快速、简单,结果可靠价廉,有必要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韩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溶血指数在测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血清信息中的溶血指数计算出每克血红蛋白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方法 在生化仪上测定压积红细胞G6PD的活性,结合溶血指数的测定以及其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显著相关关系,计算出G6PD的活性浓度,即每克血红蛋白的G6PD活性,并将G6PD缺乏阳性率和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比值法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溶血指数计算每克血红蛋白中G6PD活性浓度法在G6PD缺乏的检出率与G6PD/6PGD比值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出能力一致.结论 利用溶血指数计算G6PD的活性浓度操作简单方便,无需洗涤压积红细胞,且无需测定6PGD和血红蛋白,在G6PD缺乏的筛查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彭钢文;林颜玉;赵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庆市部分地区成人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18~70岁公民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静脉血铅值,对影响血铅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486例健康体检公民血铅平均值为(77.26±27.35)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12.4%,成人男女性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05),男女性铅中毒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血铅水平主要与环境因素、卫生、饮食习惯、职业、居住环境、吸烟及化妆等有关.结论 重庆市部分地区成年居民血铅平均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较高,长期如此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如何预防和及早治疗铅中毒,应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作者:刘迎春;顾小红;唐厚梅;张敏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食物不耐受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010年37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14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患者检测出特异性IgG抗体阳性为337例,阳性率为90.35%,其中以鸡蛋、牛奶阳性率为高,分别占24.3%和20.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对找出和发现引起疾病的发病原因,在临床疾病诊断和避免食入不耐受食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廷政;李小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液筛查实验室梅毒实用性筛查方案的探讨

    目的 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凝集法(TPPA)3种实验方法进行应用评价,然后对梅毒的筛查方案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ELISA梅毒检测阳性的标本用胶体金法和 TPPA方法进行检测,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方法进行梅毒检测阳性的标本共147例,其中用胶体金法方法检出79例,占54%(79/147);TPPA 方法检出89例,占61%(89/147).结论 胶体金法其特异性高但灵敏度低,可以用于采血前初筛检测,ELISA方法可以用于血液采集后的初复检筛查,后用特异性好的TPPA方法进行确认,这种针对血液中梅毒抗体的筛查方案是从保证血液的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来考虑的.

    作者:汤龙海;金一鸣;董丽;江丽娜;潘志荣;曹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加强检验实习生医疗安全教育

    随着卫生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数量急剧增加,医院与医务人员面临严峻的法律和道德挑战[1].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检验实习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必要过程.

    作者:林卫虹;廖伟娇;钟丽红;谭惠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42例下颌磨牙分根保存体会

    目的 探讨颊舌向纵裂的残冠及髓室底穿保存后疼痛牙的保存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口腔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42颗患牙行完善根管治疗、分根保存固定及全冠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6/42),疗效满意,下颌6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下颌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正确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对其采取完善根管治疗、颊舌向分根或拔除一根后行全冠桥修复的保存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下颌6牙分根保存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南昌市三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26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生化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38.5%)、脑外科(38.2%)和呼吸科(15.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痰液标本86.3%).该菌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敏感较好,分别为93.5%和66.8%,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都较低,平均低于3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应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选用合理抗菌药,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作者:刘春峰;赵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两项指标和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3例)、单纯糖尿病组(33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5例)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Hcy和尿mALB含量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AT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相关基因和高血压的易感性(包括环境易感性、疾病易感性、药物易感性等)在临床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的过度兴奋是高血压发生、发展和并发症的重要病理生理原因,Ⅰ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是RAS系统的主要效应物质,本研究通过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临床生化检验、影像学等方法意在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AngⅡAT1R)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易感性的相关性的问题.结果 研究发现AT1R基因A1166C在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AT1R基因A1166C频率在黄种人中极低,导致检出率低;AT1R基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生物学关联,有一个组织特异性范畴,并提示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间接方式,如在环境易感性、疾病易感性等各种因素情况下增加组织血浆肾素的摄取或活化,引起局部RAS的激活.结论 高血压的易感性问题和高血压相关基因在疾病发展发展过程中一样至关重要.

    作者:廖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6893例男性青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简阳市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成都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本市应征青年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6893人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HBsAg阳性率为11.9%,ALT异常率为8.8%,尿常规不合格率为11.77%,MOR/MAMP阳性率为10.7‰.结论 简阳市应征青年HBsAg携带率较高,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兵检中进行MOR/MAMP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周明;刘俊智;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人乳头瘤病毒(HPV6,11)5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该院门诊2 029例患者进行NGH、CT、Uu、HSV-Ⅱ、HPV6,11病原体DNA定量检测.结果 STD病原体总阳性率为24.15%(490/2 029),HPV6,11、Uu、HSVⅡ、CT和NGH阳性率分别为39.53%(34/86)、36.85%(276/749)、28.49%(51/179)、17.92%(93/519)和7.26%(36/496);男和女阳性率分别为20.34%和33.92%;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85.51%.结论 加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STD病原体的检测,对STD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志军;师志云;赵颖;马俊;贾伟;魏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进展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APP)中主要、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在临床上常作为一种检测感染过程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工具,如病毒与细菌的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曾经由于长期没有灵敏的检测手段,因此在临床上并没有受到重视.

    作者:王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