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检测与耐药特征分析

徐伟红;张正银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B 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 78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 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 78 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5 株(6.4%)、产碳青酶烯酶(AmpC)31株(39.7%),17株同时产ESBLs和AmpC(21.8%),金属酶筛选出 12株(15.4%)阳性.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 AmPC 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检测与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B 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 78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 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 78 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5 株(6.4%)、产碳青酶烯酶(AmpC)31株(39.7%),17株同时产ESBLs和AmpC(21.8%),金属酶筛选出 12株(15.4%)阳性.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 AmPC 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徐伟红;张正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全血输注与成分血输注不良反应的回顾与比较

    目的 通过对751例输注全血及512例输注成分血的不良反应调查、探讨分析全血和成分血的利弊关系.方法 通过输血反应回报单制度对四川省人民医院东区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本组调查输注全血751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0例,不良反应率2.7%,输注成分血51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0.39%.结论 输注全血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成分输注.

    作者:马晋;吴春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毫州市人民医院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4~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大肠埃希菌132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 检测,用 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199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 菌 114株,总检出率57.2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47.2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62.88%;呼吸道标本ESBLs 检出率高,占59.71%;产ESBLs 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ESBLs 菌(P<0.05),并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耐药率有增高趋势,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 检出率较高,应及时对ESBLs 菌进行检测,以指导临床用药.亚胺培南可作为ESBLs 菌治疗的首选药.

    作者:邓芳;张秀芳;柴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溶血指数在测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血清信息中的溶血指数计算出每克血红蛋白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方法 在生化仪上测定压积红细胞G6PD的活性,结合溶血指数的测定以及其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显著相关关系,计算出G6PD的活性浓度,即每克血红蛋白的G6PD活性,并将G6PD缺乏阳性率和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比值法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溶血指数计算每克血红蛋白中G6PD活性浓度法在G6PD缺乏的检出率与G6PD/6PGD比值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出能力一致.结论 利用溶血指数计算G6PD的活性浓度操作简单方便,无需洗涤压积红细胞,且无需测定6PGD和血红蛋白,在G6PD缺乏的筛查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彭钢文;林颜玉;赵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甲状腺转录因子和间皮细胞在肺癌胸腔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MC)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继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癌细胞及20例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TTF-1在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74.2%(26/35),而在继发性肺癌患者和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中未见阳性表达.MC在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95.0%(19/20),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22.8% (8/35)和继发性肺癌胸腔积液的阳性率20.0%(2/10).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TTF-1的阳性率在腺癌组95.7%(22/23),明显高于鳞癌组12.5%(1/8).当TTF-1和MC联合应用时为佳选择,其检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6.7% 和95.5%.结论 胸腔积液中TTF-1和MC联合检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发性肺癌、继发性肺癌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肺癌临床分期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岑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85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和分析致病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及时明确病原,正确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生儿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临床诊断败血症的血液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71%(21/85),革兰阳性菌75.29%(64/85).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未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未耐药.结论 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吉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3项血清指标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素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方法学及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2种方法分别检测对2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FT3、FT4、TSH进行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符合率给以统计分析.同时对血清FT3、FT4、TSH进行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抗干扰情况等方面的分析,并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在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抗干扰试验方面稍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结论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完全能够替代放射免疫分析法,并且还具有精密度及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报告范围宽等优点.在甲状腺疾病患者中FT3、FT4、TSH所测结果各有特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张登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高于肌酸激酶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高于肌酸激酶(CK)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例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结果高于CK活性的病例,并比较心内科与脑外科心肌酶谱检测结果CK-MB/CK比值.结果 结果4例病例中3例为颅脑损伤,1例为结肠癌术后,4例病例均无心肌损伤;脑外科CK-MB/CK比值明显高于心内科(P<0.05).结论 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高于CK活性,或CK-MB/CK比值上高有重要的脑损伤警示价值.

    作者:梁朝霞;周漫波;张高明;马小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常州地区妇女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析

    目的 通过对宫颈癌组织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了解常州地区妇女宫颈感染 HPV 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取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利用凯普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 2 061例样本中,HPV感染535例,感染率25.95%;HPV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HPV16、58、52、33、31.双重感染119例,占感染例数的22.24%,三重感染27例,占感染例数的5.05%.四重感染8例,占感染例数的1.50%.五重感染1例,占感染例数的0.19%.结论 该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率为25.95%,主要是HPV16、58,其次是HPV52、33、31;混合感染以高危型感染为主.

    作者:韩小亚;张玢;张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进展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APP)中主要、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在临床上常作为一种检测感染过程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工具,如病毒与细菌的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曾经由于长期没有灵敏的检测手段,因此在临床上并没有受到重视.

    作者:王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汽化电切术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256例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11年1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接受TURP联合TUVP的256例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的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8~115 min,平均78 min.256例患者均无大出血、电切综合征(TURS)及真性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IPSS从术前(31.2±3.8)分降至术后(6.3±1.2)分;QOL评分从术前(5.2±0.8)分降至术后(2.0±0.4)分;Qmax从术前(3.5±1.2)mL/s增高至术后(16.5±3.0)mL/s;RUV从术前(216.6±53.5)mL降低至术后(16.1±8.6)mL,上述4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VP联合TURP是一种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AT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相关基因和高血压的易感性(包括环境易感性、疾病易感性、药物易感性等)在临床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的过度兴奋是高血压发生、发展和并发症的重要病理生理原因,Ⅰ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是RAS系统的主要效应物质,本研究通过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临床生化检验、影像学等方法意在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AngⅡAT1R)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易感性的相关性的问题.结果 研究发现AT1R基因A1166C在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AT1R基因A1166C频率在黄种人中极低,导致检出率低;AT1R基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生物学关联,有一个组织特异性范畴,并提示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间接方式,如在环境易感性、疾病易感性等各种因素情况下增加组织血浆肾素的摄取或活化,引起局部RAS的激活.结论 高血压的易感性问题和高血压相关基因在疾病发展发展过程中一样至关重要.

    作者:廖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产科会阴保护临床护理体会

    会阴是指阴道口到肛门之间的长约2~3 cm的软组织结构.分娩时会阴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如果保护不当,可能会引起会阴的损伤,给产妇产后的恢复和产后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本院产科,经过多年助产经验总结及临床实践,形成了较好的分娩会阴保护模式,有效降低了会阴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采用离心浓集法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出率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离心浓集法预处理血清标本对提高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收集广州市内各大医院2009年52例HBsAg阳性者和疑似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HBsAg.再以PEG6000为沉淀剂,将标本进行高速离心浓集(30 000 r/min)25 ℃,40 min,取沉淀用TE Buffer溶解,采用上述相同方法分别进行测定,比较离心前后其HBsAg 的S/CO值与HBsAg定量值的上升情况,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其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经高速离心处理前后的HBsAg 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疑似HBV感染组和HBV感染组患者血清经高速离心预处理后的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处理前(P<0.01).结论 离心浓集法预处理对于血清中有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感染者有效,血清中的病毒颗粒可通过高速离心处理后得到浓缩,提高临床实验室常规诊断手段的灵敏度的范围,使隐匿型乙型肝炎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作者:斯健;连晓孚;黄远荀;周芸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果糖胺(FMN)、葡萄糖(GLU)和清蛋白(ALB)联合监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69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FMN、ALB,餐后2 h血糖(PBG)、FMN,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FMN、FBG、ALB,同时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健康对照组FBG和PBG,餐前FMN和餐后FM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与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FMN与餐前F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PBG、F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相比FBG升高(P<0.05),FMN、ALB降低(P<0.05).结论 血糖的测定由于受饮食、应急等情况的影响,只能反映患者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而FMN试验可以反映患者测定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可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状况的一个灵敏指标,但易受ALB浓度的影响.所以ALB、FMN、GLU联合测定,有利于患者血糖平稳安全达标,况且它们的测定快速、简单,结果可靠价廉,有必要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韩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N-乙烯-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 C)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TRF和血Cys C,终点法检测尿NAG,并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TRF、NAG及血Cys C在糖尿病无蛋白尿组(A组)中的浓度分别为(3.12±0.45)mg/L、(2.26±0.97)U/mmoL和(1.83±0.37)mg/L,糖尿病蛋白尿组(B组)中的浓度分别为(10.66±3.50)mg/L、(4.30±1.74)U/mmoL和(3.14±0.96)mg/L,A组中各指标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相应的浓度,B组中各指标的浓度均显著高于A组中相应的浓度(P<0.05).单纯检测一项或两项指标阳性率较低,而联合检测则能提高阳性率.结论 联合检测尿TRF、NAG及血Cys C能反映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损害,对糖尿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加强检验实习生医疗安全教育

    随着卫生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数量急剧增加,医院与医务人员面临严峻的法律和道德挑战[1].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检验实习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必要过程.

    作者:林卫虹;廖伟娇;钟丽红;谭惠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6893例男性青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简阳市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成都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本市应征青年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6893人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HBsAg阳性率为11.9%,ALT异常率为8.8%,尿常规不合格率为11.77%,MOR/MAMP阳性率为10.7‰.结论 简阳市应征青年HBsAg携带率较高,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兵检中进行MOR/MAMP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周明;刘俊智;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6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内科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62例ACS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过本院的积极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中并发心源性休克死亡4例,剩余的158例患者中显效64例,有效76例,总有效率为88.6%.且护理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矫正QT时间(QTc)、心室复极时间(QTd)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护理至关重要,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美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汉中地区2010年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在该院就诊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分离菌采用美国德灵WalkAway 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法国梅里埃API手工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的MIC法采用美国德灵WalkAway 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自动分析,纸片扩散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判读标准依据2009年CLSI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执行标准M100-S19.结果 2010年1~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8 792例中收集的非重复临床分离菌株2 7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革兰阳性菌占2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48.4%和46.3%;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1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44.4%.未分离到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率较高而葡萄球菌中的MRSA和MRCNS产生率低;对于肺炎链球菌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00%,是本地区耐药监测的特点,整体监测结果与全国和其他地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存在差异,所以各自区域的耐药监测是必要的.

    作者:汤进;黄晓霞;高小文;孔花娟;陈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