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筱荣
目的 调查郴州市儿童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对鉴定出的病原菌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从郴州市儿童感染患者中检出的革兰阳性菌1 63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4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0株,肺炎链球菌390株,粪肠球菌51株,屎肠球菌19株.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对氯霉素、利福霉素的耐药率小于3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小于5%.肺炎链球菌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对其他抗菌药物大部分敏感.结论 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儿童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儿童禁用药的耐药率较低.因此,在儿童感染患者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非常重要.
作者:吴志坚;史文元;欧阳育琪;黄红卫;刘巧突;黄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株洲地区职工健康体检者血脂4项水平的调查,为研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发生、治疗提供基础的资料.方法 选择株洲各地区职工健康体检成人3 982名,年龄在40~60岁.男2 588例,女1 394例,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对该地区血脂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了解血脂水平的变化趋势,并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分析显示该地区成人血脂水平整体明显升高,男、女各项指标与国家推荐的正常参考值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性别间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显示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该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不理想.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工作性质对其健康已经带来影响,该地区职工血脂水平已显著上升.应增强健康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新果;何树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与临床的联系.方法 用66例骨髓细胞培养,并对检出的54例慢性粒细胞进行白血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 检出费城染色体(Ph1染色体)阳性患者51例,其中标准型Ph1染色体畸变45例,标准型Ph1伴其他染色体易位者2例,双Ph1染色体者2例,变异Ph1染色体者2例;Ph1染色体阴性患者3例,其中2例为其他染色体畸变类型.结论 Ph1染色体是CML独立的细胞遗传学标志,双Ph1 及之外的染色体畸变可能预示着进入急变期,但变异Ph1染色体并不加快慢性期向急变期的转变.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引起本院医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 统计分析本院连续两年分离的引起医院内感染的9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它们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各病区分离率高的医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33.3%),其他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8.7%),克雷伯菌属细菌(17.7%),不动杆菌属细菌(16.6%),肠杆菌属细菌(11.5%),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2.1%).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60.4%),其他标本依次为尿液(14.6%)、分泌物(11.5%)、胆汁(7.3%)、引流液(5.2%)、血液(1.0%).两年中,总耐药率低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13.4%),其他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3.6%),阿米卡星(20.5%),头孢吡肟(25.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从2009年的49.0%和38.2%升高到2010年的53.2%和55.1%.结论 经呼吸道、尿路、手术产生的医院内感染占有较大比重,应加强对环境卫生、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监控力度.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细菌和肠杆菌属细菌均对亚胺培南保持很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也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
作者:高成莲;罗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对本院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OXA-23和qacE△1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的8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OXA-23和qacE△1耐药基因并测序,序列与基因库比对.结果 85株耐药菌中OXA-23、qacE△1基因的阳性率依次为55.3%、81.2%.其中58株耐亚胺培南MRAB OXA-23、qacE△1基因的阳性率为75.86%、84.48%;而其余27株亚胺培南敏感MRAB两个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74.07%.结论 OXA-23基因存在与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密切相关,qacE△1基因检测结果提示这些菌株81.2% 携带Ⅰ类整合子,是本组细菌多重耐药表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余琳;江凤茹;卢鉴财;苏丹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本院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耐药性的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7~2009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结果 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 3年中耐药性均小于10%;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巴沙星的耐药性呈较高水平.结论 解脲脲原体的药物敏感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定期监测解脲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十分必要.
作者:陈贤云;夏春;薛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流式细胞术(FCM)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单细胞快速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精子质量检测是诊断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由于检测精子数低及主观因素影响,常规的精液检查只能反映精子的形态特征和有限的功能,不能为生育力提供准确评估的依据.将FCM用于精液检查,可把定性的描述过渡到定量的研究,并可进行数据统计,大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而且可对精液进行高通量、多参数分析.因而FCM为客观地评价男性生育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流式细胞术在精液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靳韶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从护理角度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调查近5年来眼科2 363例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无1例患者发生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结论 严格执行完善的术前准备,避免术中使用的耗材被污染,正确消毒灭菌,同时严密监测灭菌效果,让患者在相对较好的全身状况下手术.认真做好术前、术后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是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余时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52例甲型H1N1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探讨其变化特点对甲型H1N1流感诊断及评估病情发展变化的价值.方法 在诊疗中进行血细胞、肝肾功能、无机离子、心肌酶、血糖及血气等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细胞分析中有34.6%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其中44.2%的患者中性粒细胞下降,76.9%的患者单核细胞升高;生物化学指标中有28.8%的患者钾离子下降,13.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30.8%的患者肌酸激酶升高或明显升高;血气指标中有13.5%的患者氧分压下降,48.1%的患者氧饱和度下降.数据显示部分血细胞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与病毒的感染时间长短有关,病毒感染时间越长,上述指标的变化越大.结论 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和钾离子浓度、肌酸激酶及血气指标,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鉴别诊断以及病情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严芝光;林世锋;姚海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鼻渊的范畴.尽管目前对其治疗方法很多,但临床仍缺乏特效药物.经过多年临床探索和对文献的梳理研究,拟定出本科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协定处方,并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制成合剂用于临床,以观察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限远;文清泽;曾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 对该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61例羊水过少孕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主要相关因素是妊娠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 羊水过少结局较差,除胎儿畸形外,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可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喻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甲亢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甲亢患者初诊组32例,复诊组32例(经他巴唑治疗时间大于1年),对照组20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ADPN、FF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GHb)检测分析.结果 (1)血清ADPN和FFA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2)FBG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Hb水平:甲亢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甲亢治疗前后ADPN和FFA水平存在差异,甲亢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血清ADPN和FFA水平有下调作用,其产生及下降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检测血清ADPN和FFA水平对甲亢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振忠;王永伦;李传达;袁平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对13种抗菌素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采用美国其昌达生物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剂盒,对该院442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做体外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42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41例,阳性率54.52%;单纯Uu感染204例,单纯Mh感染10例,Uu+Mh混合感染27例,阳性率分别为46.15%、2.26%、6.11%;女性感染率58.05%明显高于男性感染率9.38%(P<0.01).13种抗菌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单纯Uu或Mh感染者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高(≥92.16%),壮观霉素、克拉霉素、司帕沙星的敏感性其次(52.45%~63.73%),对林可霉素、诺氟沙星的耐药率高(≥90.2%),罗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其次(51.96%~80.00%);混合感染者对所有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单纯Uu或Mh感染者,敏感药物中只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疗效较高.结论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人群感染率高,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小健;李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主要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体系.我国教育部2001年8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1],明确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 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3 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意识、扎实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也是21 世纪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其重要性与紧迫性毋庸质疑.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医学生的需要.为提高检验人才的素质,使之能适应国内外医学检验科学的发展,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专业课教程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作者:陈晶;芮勇宇;王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脊椎麻醉)、全静脉复合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对股骨闭合骨折患者麻醉手术中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的影响.方法 选择股骨闭合骨折,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年龄20~45岁,ASAⅠ级~Ⅱ级,随机等分为3组.I组为腰麻,Ⅱ组为全静脉复合麻醉,Ⅲ组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3组患者均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30 min(T1)、手术麻醉结束后(T2)静脉采血进行TEG检测.结果 (1)3组组内T1 与T0比较TEG各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Ⅲ组中T2分别与T0及T1比较,MA和G值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Ⅲ组分别与Ⅱ组和Ⅰ组比较,出现T2的MA和G值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股骨闭合骨折患者术中的凝血功能没有影响.(2)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可能会改善骨折患者麻醉手术中的高凝状态.
作者:严江;区锦燕;罗富荣;周曙;王杰华;谭沛泉;廖荣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室内质控累积的数据进行评价.方法 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0年1~12月两个批号的质控血清HBV DNA,计算每次阳性质控结果的常用对数、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r)及相关结果的均值(x)、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结果 本室2010年测定的室内质控物结果对数的累计数据x±2s范围为4.470~5.429,在参考范围内,符合要求.结论 本实验室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实验中,选用的质控方法和质控品稳定性良好,能可靠有效地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作者:祁金友;樊卫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Taqma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解脲脲原体生物群MBA基因差异,分别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及试验条件,并进行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结果 生物1群适缓冲体系:25 μL反应体系中包含2.5 U Taq酶,Mg2+ 2.5 mmol/L,上、下游引物0.1 pmol/L,TaqMan探针0.2 pmol/L,模板DNA 2 μL.生物2群适缓冲体系:25 μL反应体系中包含2.5 U Taq酶,Mg2+2.5 mmol/L,上、下游引物0.2 pmol/L,TaqMan探针0.3 pmol/L,模板DNA 2 μL.PCR反应条件:95 ℃ 2 min;95 ℃ 10 s;55℃(检测荧光信号)20 s,循环40次.该方法线性范围在1.0×102~8 copy/mL之间,检测限达到100~200 copy/mL,特异性达到100%,CV值为2.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PCR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及重复性好,能够快速进行解脲脲原体生物群检测.
作者:董春雷;朱长太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实验室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甲胎蛋白(AFP)血清水平联合测定,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经影像学检查及组织活检确诊的PLC患者,60名普通健康人群,用TSGF诊断试剂盒和AFP荧光免疫标记定量方法进行血清TSGF和AFP的定量测定,并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处理分析.结果 PLC患者血清TSGF和AF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组中,以血清TSGF≥65 U/mL、AFP≥11 μg/L为阳性判断值,TSGF阳性率为86.15%,AFP阳性率为73.85%,TSGF和AFP联合检测(其中一项或二项全部为阳性)阳性率为95.38%.结论 TSGF和AFP在原发性肝癌中有很高的血清水平表现,具有很好的诊断应用价值,其中TSGF是一项较AFP更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特别是对AFP阴性或低浓度患者,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LC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张新果;何树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ABH血型抗原是在红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类蛋白上发现的碳水化合物结构.血型物质的前体H物质受糖基转移酶的修饰和控制.糖基转移酶是由ABO基因的1对等位基因决定,而红细胞上的H抗原则由FUT1基因控制的岩藻糖基转移酶所决定.A抗原由N-乙酰半乳糖胺修饰H抗原表达;B抗原由半乳糖胺修饰H抗原表达;O抗原则是H抗原本身,没有任何结构的修饰.ABH抗原变异已经被认为是髓系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也出现在许多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上.健康人的抗原也存在抗原变异的现象,但是这与细胞表面血型物质受到掩盖以及人体存在一些稀有ABO等位基因有关,如A3和B3.
作者:马海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微生物学已是当今研究活跃、对其他科学影响大、对人类和环境重要的生命学科之一.基于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掌握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具有坚实广博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科学前沿知识的高素质并创造性的医学人才,是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朊病毒、新型肠道病毒等新病原体的不断出现,DNA探针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微生物学检验作为检验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必须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充实学科的新成果,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肖光文;谢彦鹏;黄金文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