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项联合检测分析

石青峰;马韵;杨峻;何永玲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核抗体
摘要: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探讨这些指标在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RF检测采用胶乳凝集法,抗CCP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 128例RA患者中,RF阳性率75%,抗CCP抗体阳性率72.7%,ANA阳性率达79.7%.联合检测RF、抗CCP抗体、ANA 3项指标可将RA诊断的敏感性提高到95.3%.抗CCP抗体检测结果 与RF检测结果 呈正相关.RA患者中ANA≥1∶320阳性时的荧光模式主要是核均质型.结论 对RA患者进行RF、抗CCP抗体、ANA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 RA诊断的灵敏度,并且能提示患者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从而为RA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008~2010年某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4 820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监测.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7例,感染率为2.84%;发生医院感染17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77例次(45.03%),下呼吸道感染54 例次(31.58%),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病原学检查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2.92%;其中男性、年龄较大、住院天数长的住院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针对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蕉;杨芳;李天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手术室手卫生管理的体会

    目的 从手卫生的成本和检测出的效果进行分析,以严格地按照操作程序执行,以便对手术室的手卫生进行更好的管理.方法 回顾总结永川区人民医院1992年7月至2011年4月使用的各种手卫生的设备和相关的外科手消毒液以及作者曾进修的医院的一些管理经验.结果 对于手卫生的管理,不同的外科手消毒液各有利弊,卫生学检测合格与否与个人是否慎独有关.结论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关键在于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作好手卫生,特别是外科医生的手卫生,好品牌不如好管理.

    作者:余天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流式细胞仪检测样品保存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的条件,确定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B27样品的有效保存时间.方法 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将标记荧光抗体的样品用2%甲醛固定并保存于4 ℃冰箱,于不同时间进行检测.结果 固定样品保存至第9天,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细胞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LA-B27细胞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样本4 ℃的在8 d内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12 d内检测HLA-B27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对于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作者:陈源清;邱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成生物尿酸检测系统溯源性方案探讨

    目的 建立新成生物尿酸检测系统的溯源性,提高用户终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为检测结果 互认提供条件.方法 依据中的国际标准溯源链式图自建新成生物溯源流程图;购买参考物质NIST SRM 909b,首先将厂商工作校准品溯源至参考物质,然后将产品校准品溯源至厂商工作校准品,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完成新成尿酸产品校准品的量值溯源.结果 通过测定临床新鲜血清标本进行临床比对,确保参考物质具有互通性,同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97%的预测区间和检测项目1/4CLIA′88总允许误差为标准[3],达到量值传递验证要求,进一步确定不确定度,完成量值溯源工作.结论 新成生物自建溯源流程成功对产品校准品进行了赋值,实现了产品校准品的溯源,提高了新成试剂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作者:陈卫;周帅;韩帅;邓志武;谭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AVL compact3与 Bayer248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AVL compact3和Bayer248 2台血气分析仪测定结果 进行比对评估,为减少测定结果 偏差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A文件要求,每天随机抽取8例患者动脉血标本,标本包括高、中、低3种水平,同时在AVL compact3和Bayer248 2台血气分析仪上对分析直接对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测定,连续测定5 d.结果 经SPSS10.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行差异性分析.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方法 间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建议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来判定两种仪器之间的可比性.另用质控品进行精密度、准确度试验.结果 40份标本分析得到相同的趋势结果,pH值、PO2和PCO2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项目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均在允许误差内.且质控品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2台血气分析仪均具有高精密度及准确度.结论 2台仪器精密度、准确度间差异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均可向临床提供准确一致的报告.

    作者:李丽华;刁志宏;雷达;张知洪;黎永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镜检的比较

    目的 对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非正常细胞的能力和准确性.方法 对80例体检者标本和95例住院患者标本在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白细胞后用手工分类计数,对二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80例体检者标本的比较结果 显示,除嗜酸、嗜碱粒细胞外其余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 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95例住院患者检测结果 表明,除淋巴细胞外其余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 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相关性不好.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的分类计数存在一定的漏检和错误分类.结论 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对正常细胞具有较好的分类计数能力与准确性,但对异常细胞只能提示为大而未染色细胞,存在一定的漏检和错误分类.对这类细胞仪器还不能替代手工分类,只能通过手工分类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对儿童及血液病患者这类细胞过氧化物酶发育不成熟或活性明显变化的人群除进行仪器分类外还应进行手工分类,以免漏检和分类计数错误.

    作者:吴金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临床常见标本细菌检出率及分布

    目的 了解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近1年临床常见标本细菌检出率及分布.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 统计分析5 659份培养标本的来源、阳性率及分布.结果 5 659份培养标本主要来自痰液和咽拭子2 606份(46.05%),血液培养1 411份(24.93%),尿液748份(13.22%);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排前3位是脓液(61.08%)、分泌物(60.48%)、尿液(38.24%);培养标本科室分布前3位为呼吸心内科(17.99%)、儿科(9.86%)、感染科(11.5%).培养出的阳性菌株(真菌除外)中,大肠埃希菌占30.89%,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占12.22%,铜绿假单胞菌占8.11%.结论 临床培养标本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多,其次是血液标本,但它们阳性检出率却相对较低.阳性率较高的是脓液、分泌物和尿液,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西安市6000例健康体检者尿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西安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尿液分析异常结果 的检出率.方法 对6 000例尿液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对各项结果 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尿液分析阳性(±~++++)检出排序为:白细胞、血、蛋白质、胆红素、酮体、葡萄糖、亚硝酸盐.弱阳性(±或trace)检出排序为:血、白细胞、酮体、蛋白质、胆红素,葡萄糖和亚硝酸盐未发现弱阳性.检测阳性项目总计1 023项,弱阳性项目总计879项.在检测项目中,白细胞、血、蛋白质、亚硝酸盐等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分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项目,适用于健康普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

    作者:王朋斌;安良;王俊;韦丽娟;高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关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取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采用美国PRIMUSHPLC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bA1c,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取HbA1c=10%,HbA1c<10%为A组,HbA1c≥10%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 FPG的关系.结果 B组 HbA1c 值(14.7±2.3)%比A组HbA1c值(7.6±1.5)%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 FPG(13.58± 3.74)mmol/L比A组FPG(9.24±2.08)mmol/L明显高.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作者:柴震;雷燕;胡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酸性铬酸钡溶液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检测分析

    硫酸盐在水中主要以硫酸鈣、硫酸镁的形式存在,摄入过量硫酸盐可出现腹泻、脱水、甚至胃肠道功能紊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中硫酸盐的测定方法使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热法)的比较多.该法中铬酸钡由铬酸钾与氯化钡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多次后制得,所用铬酸钡沉淀速度非常快[1],每次加入铬酸钡悬浊液前都要摇匀,且检测过程中要进行2次加热.本文探讨直接将铬酸钡溶于盐酸中,去除了试剂配制过程中的加热、过滤、洗涤步骤,简化了程序,吸光度值稳定[2],通过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以及t检验,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无差异[3].

    作者:左小伟;刘跃;陈灵敏;贺艳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随访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了解随访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初步探索提高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电话随访形式对68例精神病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第1次随访服药依从性平均仅为52.94%,经干预措施后提高到67.74%,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经济状况、服药种类和服药次数、文化程度、不良反应、家庭支持系统有关;与职业、病程等无明显关系.依从性好的患者,病情控制较好;相反病情波动大.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及家属经济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家庭支持系统等,有利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杨开波;王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牵引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护理,并定期随访.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的评价

    目的 评价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方法 对12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16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测定ESBLs,同时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对照.结果 仪器法、确证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39.2%、38.4%.结论 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小英;王莉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和纸片扩散法对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9~2010年共分离出6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96.8%(60/62),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占95.2%(59/62).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均在80.0%以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均在10.0%左右.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应根据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作者:叶俊琴;龙健灵;姚燕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EB病毒感染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304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BV小RNA(EBER1)的表达,确证EBV相关胃癌(EBVaGC).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EBVaGC、46例临床指标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GC)以及66例相应癌旁组织MMP-7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胃癌组织EBV阳性率为6.58%,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VaGC和EBVnGC中MMP-7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 和6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相关,但未观察到EBV感染对胃癌组织中MMP-7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美兰;柳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4种检测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交叉配血方法.方法 运用低离子凝聚胺法和盐水、酶法及抗人球蛋白试验法进行配血效果比较.结果 与其他配血方法 比较,凝聚胺法可以检出IgG和IgM两种性质的抗体,能发现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绝大多数抗体.结论 凝聚胺交叉配血法是目前交叉配血理想的方法.

    作者:鲁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4种标记蛋白抗体测定在鼻咽癌体检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检测EB病毒Rta-IgG、病毒壳抗原(VCA-IgA)、Zta-IgA、核抗原(NA1-Ig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应用于体检中的适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健康体检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Rta-IgG、VCA-IgA、ZTA-IgA、NA1-IgA抗体水平,比较4项指标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和健康体检者中的表达水平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20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检测结果 数据可见,VCA-IgA阳性预测值为70%,NA1-IgA、Rta-IgG阳性预测值为85%,Zta-IgA阳性预测值为90%;对1 000例健康体检者4种标记蛋白抗体检测结果 数据分析可见,Zta-IgA阴性预测值为83.3%,VCA-IgA阴性预测值为89.5%,Rta-IgG阴性预测值为91.9%,NA1-IgA阴性预测值为91.5%.结论 在ELISA检测EB病毒4种标记蛋白抗体中,如果单独采用一种,则以Rta-IgG 或NA1-IgA为佳,比较适合于健康体检人群的鼻咽癌体检筛查工作.如采用NA1-IgA、Zta-IgA、VCA-IgA或Zta-IgA、VCA-IgA、Rta-IgG 3项联合检测,则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汪欣;赵素萍;吴旋;郑登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生儿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1 186例怀疑血液感染的患儿进行血培养,培养阳性者用MicroScan AS-4细菌鉴定仪或传统常规方法 鉴定到种,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从1 186例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57株病原菌,分离率为13.30%,革兰阳性球菌占84.04%,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1.34%;革兰阴性杆菌占15.92%,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多见,占9.56%;未培养到真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高度敏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均不耐药,对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度较高.结论 新生儿血液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常见,及时了解血培养的结果 对临床采取针对性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控制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3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效果,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常州市新桥镇卫生院就诊的3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29例有效,其中基本治愈17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有效率90.62%;3例无效.结论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常规治疗脑梗死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是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基础.

    作者:顾玉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全髋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常用且有效的手段.明显缩短卧床时间,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了生活质量.接受全髋置换术的皆是老年患者,具有各种脏器功能衰退,体质弱的特殊性.术后并发症常有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出血、便秘、直立性低血压、假体松动或脱落.因此,对患者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经过系统的并发症预防,满足患者基本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障手术的实质性成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蒙秋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