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惠
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是医疗纠纷发生高的科室之一,关系到母婴的安危,如何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医疗风险,降低医疗纠纷,是产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产科的高风险,事故高发科,本文在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原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徐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阴道病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的培养,了解各种阴道病的细菌感染趋势.方法 对547例妇产科门诊住院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新鲜标本直接接种兔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培养18~24 h,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接种鉴定板鉴定.结果 培养阴性(包括培养无普通细菌生长和未检出普通致病菌)337例(61.6%),培养阳性210例(38.4%).其中检出大肠埃希菌84例(15.4%),粪肠球菌39例(7.1%),白色念珠菌26例(4.8%),肺炎克雷伯菌10例(1.8%),光滑念珠菌7例(1.3%),其他念珠菌7例(1.3%),奇异变形杆菌6例(91.1%),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例(2.6%),其他肠杆菌科细菌8例(1.5%),非发酵菌5例(0.9%).无乳链球菌3例(0.6%).结论 玉溪市妇女阴道病细菌培养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为主,其次为白色念珠菌,三者共占27.3%.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及分析,加强防治和关注.
作者:殷红莲;李晓玲;汤国宁;韦启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近1年临床常见标本细菌检出率及分布.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 统计分析5 659份培养标本的来源、阳性率及分布.结果 5 659份培养标本主要来自痰液和咽拭子2 606份(46.05%),血液培养1 411份(24.93%),尿液748份(13.22%);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排前3位是脓液(61.08%)、分泌物(60.48%)、尿液(38.24%);培养标本科室分布前3位为呼吸心内科(17.99%)、儿科(9.86%)、感染科(11.5%).培养出的阳性菌株(真菌除外)中,大肠埃希菌占30.89%,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占12.22%,铜绿假单胞菌占8.11%.结论 临床培养标本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多,其次是血液标本,但它们阳性检出率却相对较低.阳性率较高的是脓液、分泌物和尿液,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当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方法 检测不准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方法 将自配的HBsAg定量稀释液应用于HBsAg稀释定量中,与原方法 进行了对比,并做了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试验、线性相关等方法 评价试验.结果 本研究发现了HBsAg管状颗粒干扰和抗原过剩是测不准的2个重要原因,找到了可使管状颗粒解聚的稀释液,建立了改进的定量方法.通过先行稀释测量,解决了抗原过剩的干扰,稀释线性良好.建立了血样直接测量的校正公式,从而解决了HBsAg管状颗粒的干扰.通过方法 评价试验,测出了改进的电化学发光法方法 的线性范围为0.1~250 U/mL,平均精密度为1.9%,平均回收率为97.4%.结论 改进法准确性达到了临床要求,可作为HBsAg定量方法 推广应用.
作者:尚文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10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同时测定RBP、β2-MG、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水平,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RBP、β2-MG、Sur 、Scr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ysC、RBP 、β2-MG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ur、Scr,并且CysC、RBP、β2-MG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RBP、β2-MG及三者联合测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从健康对照组到单纯糖尿病再到糖尿病肾病组血清β2-MG含量逐渐升高,呈进展趋势.而且通过血清CysC、RBP、β2-MG联合测定,可以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检出率.
作者:连莲;谷秀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对护士毕业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护生一进医院就是一位合格的能独立上岗的护士,这对医院护理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护生成为技术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作者:杨祥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本院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821例男性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计数、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统计分析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821例患者中支原体总检出率为16.81%(138/821),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率为80.43%(111/138),Uu与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5.22%(21/138),Mh阳性率为4.35%(6/138).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美满霉素和环酯红霉素对单纯Uu感染敏感性较高;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对Uu与Mh混合感染敏感性较高;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对单纯Mh感染敏感性较高.结论 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积极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并在药敏试验结果 指导下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余一海;彭惠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等生化指标与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人(C组)9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B组)52例、2型糖尿病有血管并发症患者(A组)68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HbA1c、GSP、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HbA1c与GSP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bA1c、GSP提示长期糖代谢紊乱在血管病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监测HbA1c、GSP、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对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血管病变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建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引起褥疮创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给临床提供抗生素使用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医院褥疮患者的褥疮分泌物分离所得的36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呋辛的敏感性高,敏感率均达到90.00%以上,尤其是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7.81%.敏感率低的是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结论 建议临床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褥疮感染时,应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呋辛.
作者:余祖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科护士与患者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目前的心理状况和遵医情况,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可不同程度地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疗效,增加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作者:车营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密封方法 保存冰冻质控血清之间的差异性,以找出一种方便、实用、简单的保存冰冻质控血清的方法.方法 用两种不同密封方法 保存同一批分装的质控血清,然后每天各取一份复溶分别放入同一台生化分析仪测定,连续测定25 d,用统计方法 算出当天两种方法 每个生化项目测定结果 差值(蜡封冰冻质控血清测定值减去自封冰冻质控血清测定值)的均值(x)、标准差(s)、t值.结果 两种密封方法 效果一样,各项生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密封方法 保存的冰冻质控血清其测定结果 不存在差异,自封保存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邓述欢;杨丽珍;冯洁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一类酶.自1983年德国首次报道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以来,世界各国均出现了产ESBLs细菌感染的病例,目前产ESBLs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中的重要病原菌[1].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为常见,作者从一住院患者大便标本中分离出一株产ESBLs的福氏志贺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军;胡昭宇;武静;刘彬;曹雁;田维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取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采用美国PRIMUSHPLC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bA1c,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取HbA1c=10%,HbA1c<10%为A组,HbA1c≥10%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 FPG的关系.结果 B组 HbA1c 值(14.7±2.3)%比A组HbA1c值(7.6±1.5)%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 FPG(13.58± 3.74)mmol/L比A组FPG(9.24±2.08)mmol/L明显高.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作者:柴震;雷燕;胡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尿液分析异常结果 的检出率.方法 对6 000例尿液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对各项结果 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尿液分析阳性(±~++++)检出排序为:白细胞、血、蛋白质、胆红素、酮体、葡萄糖、亚硝酸盐.弱阳性(±或trace)检出排序为:血、白细胞、酮体、蛋白质、胆红素,葡萄糖和亚硝酸盐未发现弱阳性.检测阳性项目总计1 023项,弱阳性项目总计879项.在检测项目中,白细胞、血、蛋白质、亚硝酸盐等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分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项目,适用于健康普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
作者:王朋斌;安良;王俊;韦丽娟;高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EB病毒Rta-IgG、病毒壳抗原(VCA-IgA)、Zta-IgA、核抗原(NA1-Ig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应用于体检中的适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健康体检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Rta-IgG、VCA-IgA、ZTA-IgA、NA1-IgA抗体水平,比较4项指标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和健康体检者中的表达水平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20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检测结果 数据可见,VCA-IgA阳性预测值为70%,NA1-IgA、Rta-IgG阳性预测值为85%,Zta-IgA阳性预测值为90%;对1 000例健康体检者4种标记蛋白抗体检测结果 数据分析可见,Zta-IgA阴性预测值为83.3%,VCA-IgA阴性预测值为89.5%,Rta-IgG阴性预测值为91.9%,NA1-IgA阴性预测值为91.5%.结论 在ELISA检测EB病毒4种标记蛋白抗体中,如果单独采用一种,则以Rta-IgG 或NA1-IgA为佳,比较适合于健康体检人群的鼻咽癌体检筛查工作.如采用NA1-IgA、Zta-IgA、VCA-IgA或Zta-IgA、VCA-IgA、Rta-IgG 3项联合检测,则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汪欣;赵素萍;吴旋;郑登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方法 对12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16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测定ESBLs,同时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对照.结果 仪器法、确证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39.2%、38.4%.结论 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小英;王莉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救治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长寿区人民医院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102例COPD患者,分析其病情变化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论 实施有计划的整体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愈好转率的关键.
作者:余京融;陈红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等心肌指标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测定180例CHD患者,男115例,女65例,年龄41~75岁,平均(54.2±9.0)岁,其中心肌梗死(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3±8.8)岁.生化常规检测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Hcy、hs-CRP、BNP等相关指标.结果 CHD患者Hcy、hs-CRP、BNP及相关心肌标志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I组、UAP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CHD患者进行Hcy、hs-CRP、BNP的有效监测,将有助于了解病程,并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耿明霞;何峰容;殷少华;马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是实验室检查止血与血栓的常规筛选试验.作为出、凝血系统的实验室检测,不仅要求报告迅速,而且要准确可靠[1].因此在检测仪器运行正常和试剂稳定的前提下, 室内质控在凝血检验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3],异常质控品和正常质控品同样重要[4],但由于进口质控品价格昂贵,导致一些实验室不能坚持每天都做室内质控.
作者:魏国庆;周晶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员人群中高尿酸发病率及其与血脂、血糖和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1 100名民航飞行员的体检资料,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其高血尿酸患病率特点及其与及其与血脂、血糖和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在各年龄组中,高尿酸血症的分布呈现先高后低的规律,其峰值出现在36~40岁组占39.05%,且高尿酸组的高血脂患病率为37.12%、高血糖患病率为25.00%及高血压患病率为29.92%,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的13.24%、15.01%、1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民航飞行员年龄在36~40岁时,其血尿酸的水平高,且高血尿酸与高血脂、高血糖及高血压呈正相关.应该注意防护.
作者:徐琼峰;肖毅;邓明钊;揭晓姝;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