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清章;金建烽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效果,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常州市新桥镇卫生院就诊的3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29例有效,其中基本治愈17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有效率90.62%;3例无效.结论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常规治疗脑梗死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是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基础.
作者:顾玉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罗氏诊断Cobas e411免疫分析系统是一个自动化、随机存取、多通道的分析仪,用于免疫分析.通过使用电化学发光(ECL)技术,进行体外定量和定性测定多种分析物.系统由一个分析仪和一个控制装置组成,其中分析仪能执行全自动化标本和分析操作所需的所有功能,而控制装置则通过用户软件控制分析仪.分析仪实时监测,允许系统在无人监视下运行,警报信息可通过声音的方式告知操作员.本科室自2008年购入此分析仪以来无大的故障发生,现将1例少见故障报道如下.
作者:曹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当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方法 检测不准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方法 将自配的HBsAg定量稀释液应用于HBsAg稀释定量中,与原方法 进行了对比,并做了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试验、线性相关等方法 评价试验.结果 本研究发现了HBsAg管状颗粒干扰和抗原过剩是测不准的2个重要原因,找到了可使管状颗粒解聚的稀释液,建立了改进的定量方法.通过先行稀释测量,解决了抗原过剩的干扰,稀释线性良好.建立了血样直接测量的校正公式,从而解决了HBsAg管状颗粒的干扰.通过方法 评价试验,测出了改进的电化学发光法方法 的线性范围为0.1~250 U/mL,平均精密度为1.9%,平均回收率为97.4%.结论 改进法准确性达到了临床要求,可作为HBsAg定量方法 推广应用.
作者:尚文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阴道病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的培养,了解各种阴道病的细菌感染趋势.方法 对547例妇产科门诊住院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新鲜标本直接接种兔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培养18~24 h,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接种鉴定板鉴定.结果 培养阴性(包括培养无普通细菌生长和未检出普通致病菌)337例(61.6%),培养阳性210例(38.4%).其中检出大肠埃希菌84例(15.4%),粪肠球菌39例(7.1%),白色念珠菌26例(4.8%),肺炎克雷伯菌10例(1.8%),光滑念珠菌7例(1.3%),其他念珠菌7例(1.3%),奇异变形杆菌6例(91.1%),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例(2.6%),其他肠杆菌科细菌8例(1.5%),非发酵菌5例(0.9%).无乳链球菌3例(0.6%).结论 玉溪市妇女阴道病细菌培养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为主,其次为白色念珠菌,三者共占27.3%.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及分析,加强防治和关注.
作者:殷红莲;李晓玲;汤国宁;韦启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牵引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护理,并定期随访.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对血糖的检测是指导临床治疗的关键.但一次血糖的测定只能反映采血瞬间的病情,不能说明较长一段时间内病情的过程,给糖尿病合理治疗带来了困难.
作者:杨兴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及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和查找护理纠纷的原因,认真落实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妇科护理工作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对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了护理纠纷发生.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妇科护士长管理水平,杜绝护理差错及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丹;邱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取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采用美国PRIMUSHPLC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bA1c,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取HbA1c=10%,HbA1c<10%为A组,HbA1c≥10%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 FPG的关系.结果 B组 HbA1c 值(14.7±2.3)%比A组HbA1c值(7.6±1.5)%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 FPG(13.58± 3.74)mmol/L比A组FPG(9.24±2.08)mmol/L明显高.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作者:柴震;雷燕;胡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对护士毕业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护生一进医院就是一位合格的能独立上岗的护士,这对医院护理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护生成为技术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作者:杨祥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为适应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需要,本院于2009年引进了血库管理系统,实现了输血科与临床科室、血站的无缝连接,使输血科的规范化管理上了一个台阶,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可靠.现将本科室对系统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生吉;程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是医疗纠纷发生高的科室之一,关系到母婴的安危,如何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医疗风险,降低医疗纠纷,是产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产科的高风险,事故高发科,本文在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原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徐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情况,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 995例大于或等于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1 995例患儿病原学检测阳性426例(21.35%),其中常见细菌阳性324 例(16.24%),病原菌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非典型病原体102 例(5.11%),包括肺炎支原体、细菌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肺炎衣原体等.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APL采用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400个有核细胞.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L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因此,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也是预防白血病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年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微生物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经仪器判定苯唑西林耐药的菌株为MRSA.结果 3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1 048株,其中MRSA 793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的75.7%,2008~2010年分别为63.3%、72.7%、81.5%.MRSA对多种药物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甲氧苄氨嘧啶、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有较好的敏感性,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近3年来北京航天总医院的MRSA的分离率逐步增高,应加强监测,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实验室依据,以利于医院MRSA感染的控制.
作者:黄家芳;甘丰;徐婷;邢国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冠心病(CHD)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20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n=80)、稳定型心绞痛(SAP)(n=50)、对照组(n=30).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ICAM-1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ACS组IL-6及ICAM-1水平显著高于SAP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L-6与ICAM-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L-6及ICAM-1过表达可能促进了斑块的不稳定性,检测二者水平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病变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秋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因为顾虑心内直视术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存在过长时间滥用现象.体外循环(CPB)围术期抗菌生素的使用需要更好的感染监测指标作指导.本文对心内直视术围术期感染预测指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强调以降钙素原(PCT)作为感染监测指标指导CPB心内直视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不恰当应用.
作者:唐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采取常规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器械,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如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术、卵巢部分切除术及脓肿切开引流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80.55±24.23)min,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有效、快速,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唐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救治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长寿区人民医院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102例COPD患者,分析其病情变化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论 实施有计划的整体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愈好转率的关键.
作者:余京融;陈红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等心肌指标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测定180例CHD患者,男115例,女65例,年龄41~75岁,平均(54.2±9.0)岁,其中心肌梗死(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3±8.8)岁.生化常规检测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Hcy、hs-CRP、BNP等相关指标.结果 CHD患者Hcy、hs-CRP、BNP及相关心肌标志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I组、UAP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CHD患者进行Hcy、hs-CRP、BNP的有效监测,将有助于了解病程,并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耿明霞;何峰容;殷少华;马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本地区的真菌感染作流行病学统计,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0年1~12月257例真菌感染阳性菌进行科室分布、菌种分布和药敏分析试验.结果 本院患者感染酵母样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以老年人居多;肿瘤科患者真菌感染比例之高不容忽视.结论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对监测耐药真菌的出现和耐药性变化及帮助临床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起重要作用.临床应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张鸿;徐国鹏;罗晓琼;孙秀琴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