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输血科的应用

张生吉;程长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输血科, 计算机
摘要:为适应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需要,本院于2009年引进了血库管理系统,实现了输血科与临床科室、血站的无缝连接,使输血科的规范化管理上了一个台阶,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可靠.现将本科室对系统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息肉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FI)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经TV-CDFI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与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息肉摘除及宫腔镜检查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75%(50//59),误诊率为15.23%.结论 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检查方法,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作宫腔镜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是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健安;杨俊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近几年,随着本院对检验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检验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尽管本院在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现将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司淑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08~2010年某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4 820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监测.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7例,感染率为2.84%;发生医院感染17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77例次(45.03%),下呼吸道感染54 例次(31.58%),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病原学检查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2.92%;其中男性、年龄较大、住院天数长的住院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针对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蕉;杨芳;李天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生儿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1 186例怀疑血液感染的患儿进行血培养,培养阳性者用MicroScan AS-4细菌鉴定仪或传统常规方法 鉴定到种,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从1 186例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57株病原菌,分离率为13.30%,革兰阳性球菌占84.04%,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1.34%;革兰阴性杆菌占15.92%,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多见,占9.56%;未培养到真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高度敏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均不耐药,对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度较高.结论 新生儿血液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常见,及时了解血培养的结果 对临床采取针对性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控制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EB病毒感染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304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BV小RNA(EBER1)的表达,确证EBV相关胃癌(EBVaGC).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EBVaGC、46例临床指标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GC)以及66例相应癌旁组织MMP-7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胃癌组织EBV阳性率为6.58%,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VaGC和EBVnGC中MMP-7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 和6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相关,但未观察到EBV感染对胃癌组织中MMP-7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美兰;柳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科护士与患者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目前的心理状况和遵医情况,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可不同程度地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疗效,增加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作者:车营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两种便血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 评价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双联便隐血检测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联合免疫法与化学法检测198例临床疾病患者大便隐血的阳性检出率,其中包括76例阴性病例、7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和4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 化学法对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均发生反应,常出现假阳性;联合免疫法只对人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对于76例阴性病例、78例上消化道出血和4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化学法检出阳性74、44、22例,联合免疫法检出阳性76、76、42例.结论 联合免疫法灵敏度高,同时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可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检出率.

    作者:蒋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西安市6000例健康体检者尿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西安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尿液分析异常结果 的检出率.方法 对6 000例尿液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对各项结果 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尿液分析阳性(±~++++)检出排序为:白细胞、血、蛋白质、胆红素、酮体、葡萄糖、亚硝酸盐.弱阳性(±或trace)检出排序为:血、白细胞、酮体、蛋白质、胆红素,葡萄糖和亚硝酸盐未发现弱阳性.检测阳性项目总计1 023项,弱阳性项目总计879项.在检测项目中,白细胞、血、蛋白质、亚硝酸盐等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分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项目,适用于健康普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

    作者:王朋斌;安良;王俊;韦丽娟;高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75例患者按使用剂量分为4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尿量,检测血肌酐清除率,并对各组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疗程结束时,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表现为尿量和肌酐清除率增加,其中每天使用前列地尔每天80 μg前列地尔,可达到治疗的佳效果.结论 临床观察结果 表明,前列地尔对肝病患者特别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肾脏具有一定的疗效,每天80 μg前列地尔为佳治疗剂量.

    作者:周祖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的评价

    目的 评价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方法 对12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16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测定ESBLs,同时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对照.结果 仪器法、确证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39.2%、38.4%.结论 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小英;王莉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采取常规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器械,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如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术、卵巢部分切除术及脓肿切开引流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80.55±24.23)min,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有效、快速,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唐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输血和手术前患者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 236例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总阳性率为14.06%,其中各单项阳性率分别为:HBsAg 11.80%、抗-HCV 0.99%、抗-TP 1.39%.结论 对输血和手术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控制感染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殷平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感染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年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微生物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经仪器判定苯唑西林耐药的菌株为MRSA.结果 3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1 048株,其中MRSA 793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的75.7%,2008~2010年分别为63.3%、72.7%、81.5%.MRSA对多种药物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甲氧苄氨嘧啶、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有较好的敏感性,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近3年来北京航天总医院的MRSA的分离率逐步增高,应加强监测,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实验室依据,以利于医院MRSA感染的控制.

    作者:黄家芳;甘丰;徐婷;邢国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6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冠心病(CHD)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20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n=80)、稳定型心绞痛(SAP)(n=50)、对照组(n=30).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ICAM-1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ACS组IL-6及ICAM-1水平显著高于SAP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L-6与ICAM-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L-6及ICAM-1过表达可能促进了斑块的不稳定性,检测二者水平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病变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秋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人性化多形式开放式管理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

    稳定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的长期住院监护治疗患者,为首批入选对象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23~57岁,平均43.4岁;住院时间为8个月至15年,平均4.5年;精神分裂症32例,情感性障碍3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3例,慢性乙醇中毒性精神障碍1例,脑外伤后伴发的精神障碍1例.松散组为短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病症状控制较好,没有明显的外跑、冲动和自伤自杀倾向,即评为二级护理的患者,自愿参加,符合条件的随时加入活动组,总参加人数138例,男98例,女40例;年龄18~63岁;精神分裂症103例,情感性障碍25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5例,其他精神障碍5例.

    作者:严清章;金建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4种检测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交叉配血方法.方法 运用低离子凝聚胺法和盐水、酶法及抗人球蛋白试验法进行配血效果比较.结果 与其他配血方法 比较,凝聚胺法可以检出IgG和IgM两种性质的抗体,能发现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绝大多数抗体.结论 凝聚胺交叉配血法是目前交叉配血理想的方法.

    作者:鲁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sAg弱阳性标本的处理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处理.方法 用胶体金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孔法对HBsAg弱阳性标本复查.结果 63份初筛ELISA弱阳性标本中,立即采用胶体金层析法复查,查出47份阳性,第2天用ELISA双孔法对63份标本再次复查,查出51份阳性,其中有2份继续为弱阳性,假阳性12份.结论 基层医院对HBsAg弱阳性标本首先用胶体金层析法复查,复查阴性者可采用ELISA双孔法再次复查.

    作者:朱德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46例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46例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均一次单通道碎石取石成功,无残留结石,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而有效的术式.

    作者:罗军;熊波;王洪志;张成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心内直视术后感染的监测指标进展

    因为顾虑心内直视术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存在过长时间滥用现象.体外循环(CPB)围术期抗菌生素的使用需要更好的感染监测指标作指导.本文对心内直视术围术期感染预测指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强调以降钙素原(PCT)作为感染监测指标指导CPB心内直视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不恰当应用.

    作者:唐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关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取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采用美国PRIMUSHPLC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bA1c,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取HbA1c=10%,HbA1c<10%为A组,HbA1c≥10%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 FPG的关系.结果 B组 HbA1c 值(14.7±2.3)%比A组HbA1c值(7.6±1.5)%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 FPG(13.58± 3.74)mmol/L比A组FPG(9.24±2.08)mmol/L明显高.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作者:柴震;雷燕;胡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