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0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张立营;陈朴;彭宇生;王鹏

关键词:贫血, 骨髓检查, 铁染色,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形态学检查在贫血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临床症状、骨髓形态学检查和铁染色等不同角度对500例贫血患者进行病因学统计和分析.结果 500例贫血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能够确诊者占88.4%(442/500),其中,由非造血系统引起的贫血占46.0%(230/500),由造血系统引起的贫血占42.4%(212/500).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贫血患者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常见的贫血患者主要由非造血系统引起,然而由造血系统引起的贫血也占很大比例,也值得临床注意.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外照射加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96例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252锎物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96例宫颈癌患者252锎物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过程的护理工作分析与记录.结果 96例患者均能完成治疗计划,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实施252锎物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患者的护理,有利于避免和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利接受完整个周期的治疗.

    作者:刘红;杨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转归.结果 并发心肌炎者达7.14%,临床上除有发热、咽峡炎等外,尚出现精神萎靡、心慌、心累、面色苍白、心音低钝等临床表现;3种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及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等临床特点.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全身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重症病例预后差.对于起病急,进展快,多系统损害者,应积极排除并发心肌炎的可能.

    作者:盛巧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珠海市2840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珠海市2 840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血清学资料,以了解Hp在珠海市感染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及消化道疾病等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对2010年6~12月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健康体检的2 840例体检者进行Hp抗体检测.结果 珠海市2 840例体检者Hp感染阳性率为47.0%.男性和女性的Hp感染率分别为48.0%和45.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在小于30岁组、30~40岁组、41~50岁组和大于50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3.4%、46.0%、47.1%和53.1%;<30岁组与大于5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9,P<0.0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有消化道症状者Hp感染率为47.8 %,无任何症状者Hp感染率为46.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珠海市2 840例体检者Hp的感染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和有无消化道症状无关.

    作者:钱明;袁君君;林雅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红蓝光治疗加上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为红蓝光治疗加上科学全面的健康教育宣教.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红蓝光治疗过程中全面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佛山地区婴幼儿4种微量元素分析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婴幼儿铅、铜、锌、铁4种微量元素状况,更好地为临床进行婴幼儿营养喂养和药物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1年第一季度1 798例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0~7岁婴幼儿血标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铅、铜、锌、铁4种元素检测并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 微量元素缺乏前3位的是:锌元素缺乏率为67.74%,铁元素缺乏率为30.92%,铜元素缺乏率为0.89%.铅元素超标率为2.06%.结论 佛山地区婴幼儿锌、铁微量元素缺乏率高,铅超标率情况处于相对安全状态.铜元素缺乏率低于广东地区缺乏率水平.

    作者:张玲华;邝绍钧;陈淑芬;张桂青;霍淑文;林志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71例Ⅲb~Ⅳ期NSCLC分为4组,长春瑞滨(NVB)+顺铂(CDDP)(NP)组19例,NVB 25 mg/m2第1、8天静脉推注,CDDP 75 mg/m2第1天静脉推注;吉西他滨(GEM)+卡铂(CBP)(GP)组15例,GEM 1 000 mg/m2第1、8天静脉推注,CBP 300 mg/m2第1天静脉推注;多西紫杉醇(TXT)+CBP(TC)组21例,TXT 75 mg/m2第1天静脉推注,CBP 300 mg/m2第1天静脉推注;紫杉醇(PTX)+CBP(PC)组16例,PTX 175 mg/m2第1天静脉推注,CBP 300 mg/m2第2天静脉推注.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3.68%、86.67%、85.71%、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31.58%、33.33%、38.10%、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NP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GP、TC、PC组方案疗效近似,毒性反应各异,临床用药应因人而异,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作者:田洪刚;唐友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心内科病房搬迁中护理安全隐患评估及管理对策

    目的 评估心内科病房搬迁过程中患者、设备、药品搬迁及查对、患者物品保管等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 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医患和护患沟通、严格操作规程等方法.结果 安全有效地将50例患者(包括10例危重患者)、15余台贵重抢救仪器、检查设备及各类药品和物资等安全搬迁至新病房,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及设备损坏,确保了病房搬迁中的护理安全.结论 在充分评估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保证了搬迁安全,规避了医疗风险.

    作者:杨中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8例宫颈癌患者和103例健康体检者血样和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对象血清SCC-Ag水平.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ROC,对血清SCC-Ag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宫颈癌组血清SCC-Ag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显示,血清SCC-Ag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8.4%,AUC特异性为80.5%,ROC下面积为0.80.结论 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SCC-Ag水平检测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岑;杨驭媒;杨红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急性脑血管意外216例并发肺部感染者57例患者的年龄、脑卒中类型、吞咽障碍、基础疾病存在等情况.结果 年龄越大,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意识障碍者并发肺部感染率远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者高于无吞咽障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卧床时间越长肺部感染率越高.结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欧结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HCV RNA定量及HCV核心抗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结果与HCV核心抗原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涪陵监狱卫生所94例住院和门诊患者血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标本中的HCV RNA,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核心抗原,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 94例样本中HCV RNA阳性率为56.4%(53/94),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53.2%(50/94),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84.9%(45/53);ALT异常率为62.3%(33/53),随着HCV RNA含量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HCV RNA定量检测结合HCV核心抗原及 ALT检测,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及肝脏的炎性反应状态,以指导临床用药及疗效观察.

    作者:毛燕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应用百多邦软膏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百多邦软膏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98例留置股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于常规消毒后采用3M无菌透明薄膜敷盖穿刺点;百多邦软膏组则采用消毒皮肤待干后,取少量百多邦软膏涂抹在插管针眼处,稍等片刻,后用3M无菌透明薄膜敷盖穿刺点.结果 百多邦软膏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及穿刺点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保留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百多邦软膏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降低置管感染率.

    作者:钱小芬;张婷;潘文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4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试剂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4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4种PreS1Ag检测试剂(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阿尔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兴盛源公司、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的成本和总符合率.结果 4种PreS1Ag检测试剂的单纯单次试验的试剂成本分别为8.13、7.91、8.44、8.44元,总符合率分别为0.82、0.63、0.65、0.5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92、12.56、12.99、16.80.结论 威海威高公司的PreS1Ag检测试剂为佳成本-效果比检测试剂.

    作者:明德松;林振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癫痫大鼠海马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检测

    目的 研究海人酸诱导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癫痫对照组(NS组)和癫痫组(KA组).采用脑室注射海人酸制作大鼠癫痫模型.海人酸注射6 h取海马组织匀浆,应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还原法对海马TrxR活性进行测定,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 NS组、KA组TrxR活性分别为:(71±19)、(116±40)U/mg;KA组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较NS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大鼠海马组织TrxR活性明显增加,引起caspase-3裂解,导致神经元凋亡.

    作者:魏学文;张晓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定1例

    结核分枝杆菌(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其中部分是条件致病菌[1].肺结核患者同时感染NTM,其临床表现、X线片特征与肺部感染极其相似,因此,分枝杆菌及非分枝杆菌的培养、鉴定对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有效化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1例结核病同时感染NTM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焰;郑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3种尿液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尿液检测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本科室随即收集了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晨尿560份,同时进行尿液11项分析仪分析、全自动尿沉渣仪分析及常规的沉渣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哈斯花尔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本科室自 2010初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提升护理服务内涵,重视服务细节等方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朱佳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珠海市部分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现状及护理干预进展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开展血脂检测,并积极采取降脂措施是心脑血管疾病初级预防的关键,通过健康促进等系统护理干预方案来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血脂进行检测分析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君君;钱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标本置温度与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100例标本的放置时间与温度,根据放置温度的不同分为:室温组和冰箱组.然后分析不同放置时间的结果.结果 标本室温保存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总数变化不规律,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总数及淋巴细胞(Lymph)、中间细胞(Mid)直接计数逐渐上升,而中性粒细胞(Gran)直接计数呈下降趋势,血红蛋白(Hb)含量变化不明显.标本冰箱冷藏保存时,随着时间的延长,RBC总数、Gran直接计数呈下降趋势,而PLT计数逐渐上升,WBC总数、Hb含量、Lymph、Mid直接计数变化不明显.结论 抗凝血室温保存应在7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抗凝血冰箱冷藏保存只要在22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

    作者:杨玉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

    现代输血治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分输血比例得到进一步提高[1].血液作为特殊生物制品,其采集、制备、保存到输注整个过程涉及范围广、环节多[2],血液的安全性备受各界关注.输血科作为血液集中的中转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尤显重要.

    作者:范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肛周疾病骶管麻醉术后不同时间段排尿的观察

    目的 总结肛周疾病骶管麻醉术后不同时间段排尿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 将2010年6~12月入住本科室的肛周疾病骶管麻醉手术患者(排出有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入院时由后台护士按住院次序分为A、B、C组,男、女搭配,由责任护士分别指导A、B、C 3组患者在术后4、5、6 h排尿.结果 A组4 h以内排尿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B组5 h内排尿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1%;C组6 h排尿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4%.结论 4 h内指导并协助患者排尿可明显减少肛周疾病骶管麻醉术后尿潴留.

    作者:杨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