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街道糖尿病健康管理

童方明

关键词:社区, 糖尿病, 健康管理
摘要: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快的国家之一.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6.1%、3.7%和1.8%.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40.0%.据估计,我国2007年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3 980万,2050年将达到5 930万.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是控制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长趋势的重要措施之一[1-4].通过对居民血糖情况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优势,寻找适合社区保健方法,提高居民身体素质,遏制糖尿病发展趋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罗库溴铵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靶控输注(TCI)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对患者的病情和体格情况评估标准)(ASA)Ⅱ级,年龄65~83岁,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8例,将A、B、C 3组诱导插管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维持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6、0.8、1.0 mg/L.观察各组诱导插管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术中骨骼肌松弛条件和术后骨骼肌松弛恢复情况.结果 A、B、C 3组均可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术中A组骨骼肌松弛条件满意率低于B组和C组;与B组比较,C组罗库溴铵用药量大,术中肌肉阻滞程度较深,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诱导插管时以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骨骼肌松弛维持,术中效应室靶浓度维持在0.8 mg/L,可以实现诱导插管顺利、术中骨骼肌松弛满意和术毕迅速恢复.

    作者:牟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生物质控考核样品的检测分析与探讨

    为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本中心每年都参加江苏省或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的微生物盲样考核工作,接受质控菌株的分离鉴定工作,以不断提高致病菌的检测能力,现将2010年11月接受上级疾控中心微生物质控样品考核的检测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质控样品常州市疾控中心下发的编号为质2010007的25 g豆奶粉1份.

    作者:杨一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街道糖尿病健康管理

    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快的国家之一.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6.1%、3.7%和1.8%.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40.0%.据估计,我国2007年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3 980万,2050年将达到5 930万.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是控制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长趋势的重要措施之一[1-4].通过对居民血糖情况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优势,寻找适合社区保健方法,提高居民身体素质,遏制糖尿病发展趋势.

    作者:童方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药师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使用药品后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程度严重的则为药源性疾病.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受药物因素、人体因素、与药物吸收、分布、排泄有关的因素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因素的影响.所以药师积极参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赵洪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标本质量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对策,确保血液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血液标本出现的质量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同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结果 标本溶血现象占不合格标本的12%,血清混浊占不合格标本的71%.结论 加强血液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可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检测阴道分泌物中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的临床应用评估

    目的 对化学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在自动化仪器上用化学法检测20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中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同时对受检样本进行假丝酵母菌的培养鉴定.结果 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阳性110例,阴性90例,培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阳性69例.以培养法为标准,化学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62.3%、48.9%、39.0%、71.1%.结论 化学法还不能作为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白色假丝酵母菌阳性的过筛试验.

    作者:刘运双;陈慧玉;李红霞;蒋文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长期卧床的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防便秘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通过制订系统的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对患者实施各项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便秘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系统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降低骨折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便秘防治知识水平.

    作者:贾尚琼;田继书;李舜尧;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实验室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2007年<美国临床化学>杂志报道,某实验室1996年发生检验结果差错的统计显示,来自于分析前的占68.2%;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来自分析前的仍占61.9%.分析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标本的质量管理,是从医生开出医嘱申请检验,到标本在检验科实施检验分析之前的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的采集、运送及分析前标本的保存和处理.

    作者:贾福江;张志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目的 分析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临床分离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用16S-23S rRNA ITS序列分析法对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相似性百分比.结果 除灰尘与微黄分枝杆菌;田野与千田分枝杆菌;抗热与副偶然分枝杆菌,奥布与母牛结核分枝杆菌;杜氏与猪分枝杆菌;金色与东海分枝杆菌,海与溃疡分枝杆菌、科莫斯分枝杆菌;2株结核分枝杆菌与田鼠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的16S-23S rRNA ITS序列完全相同无法鉴别外,其他各分枝杆菌菌种间16S-23S rRNA ITS序列均不相同,可以得到很好的鉴别.结论 16S-23S rRNA ITS序列分析是一种很好的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 ITS序列的研究弥补了基因数据库的不足.

    作者:闫李侠;黄至澄;段达荣;陈保文;王国治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种试剂处理方式对27例麻风患者组织液涂片染色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组织液常规抗酸染色与经3种试剂处理后再行抗酸染色的效果及细菌检出情况.方法 分别用低浓度酸碱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处理12例麻风患者及15例康复患者皮肤破损(皮损)组织液,涂片经抗酸染色观察.结果 3种溶血剂处理后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与常规抗酸染色在细菌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菌体被染成红色,组织细胞染成蓝色,但在背景上差异明显.经3.5%HCL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红色;经5%NaOH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蓝色;经HiCN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呈蓝色.与菌体呈红色的麻风杆菌对比明显.15例康复患者中4例患者报告发现麻风杆菌,菌量在+~++之间.并经临床医生确认.结论 麻风患者皮损组织液经HiCN处理后抗酸染色可增强细菌与背景间对比效应,查菌效率优于常规染色.

    作者:吕新民;孙红芳;蔡卫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AX4280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的比较

    目的 比较AX4280全自动尿液干化学法仪(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结果的异同.方法 对3 200份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干化学法分析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 以尿沉渣镜检法为标准,尿干化学法白细胞假阳性率为2.41%,假阴性率为7.33%,符合率为90.26%;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3.45%,假阴性率为1.05%,符合率为85.50%.两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白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分析仪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应做尿沉渣镜检以防漏检.

    作者:王琛;李雪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目的 为临床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提供直接依据,了解本地区母婴血型不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分布.方法 ABO及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液抗体检测、放散液抗体试验.结果 经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由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为243例,总阳性率为58.41%,其中ABO-HDN 242例(99.59%),Rh-HDN 1例(0.41%).在69例O型患儿中,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均阴性.在被证实为ABO-HDN的242例患儿中,A型103例,占42.56%;B型139例,占57.44%.结论 本地区因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HDN多见,在其中又以母亲为O型的B型新生儿多见.开展新生儿溶血病血型相合的检测工作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保才;黎海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2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而研究其在MDS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MD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MDS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TNF-α、IL-10和IL-12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S患者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MDS不同分型间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发现,MDS早期组和进展组患者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进展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进展组血清TNF-α和IL-12水平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F-α、IL-10和IL-12参与MDS发病及病情演变,检测TNF-α、IL-10和IL-12有助于指导MDS分型和判断预后,并为治疗MDS提供新思路.

    作者:季秀成;董金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E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Roche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相关性能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以测定甲胎蛋白(AFP)为例,收集患者高、中、低值新鲜血清混合标本,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0-A2对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通过CLSI EP10-A2程序评价显示,E411检测系统偏差、不精密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也未见交叉污染、线性漂移等因素对精密度有明显影响.结论 E411全自动电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分析性能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使用.

    作者:王焱;杨娟;张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测定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12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人员(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的CysC水平[(1.19±0.7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69±0.3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 CysC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损伤灵敏的指标,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作者:薛莲;陈贤云;黄保荣;王金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Sysmex仪器公司生产的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分析结果有无差别.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全血30份(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为抗凝),分别在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在分析前和分析中均加做室内质控),对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精密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精密度均在仪器设定的范围内,各参数中血红蛋白(Hb)相关系数r为0.795,其余各参数r均大于0.945.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除红细胞相关参数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Hb、血小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均可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其中Hct、MCV、MCH 和MCHC有所欠缺,但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作者:王金铎;崔云卿;王福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患者联合3项检测的意义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病变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意义.方法 137例T2DM患者作为病例组,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合并CHD组).其中DM合并CHD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心肌梗死组(MI组)3个亚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HbA1C、cTnI及hs-CRP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HbA1C、cTnI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HbA1C水平在病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和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SA及UA组cTnI升高不明显(P>0.05),而hs-CRP已明显升高(P<0.01).MI组cTnI与hs-CRP升高为明显(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cTnI与hs-CRP水平与DM合并CHD各组病情呈正相关(cTnI:r=0.759,P<0.05;hs-CRP:r=0.733,P<0.05).(3)DM合并CHD组hs-CRP水平是DM组的3倍以上,DCM组是DM组的2倍以上.结论 联合检测HbA1C、cTnI、hs-CRP可以较全面地反映T2DM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心肌受损程度以及心血管慢性炎性反应状态,可作为早期预防、诊断T2DM心血管病变有效的综合性指标.

    作者:包海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5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类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0株铜绿假单胞菌,用K-B 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其中常用的亚胺培南耐药率达96%,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TEM (40%)、OXA-2群(5%)、OXA-10群(5%)、CARB(30%)4 种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质粒型AmpC 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 均为缺失型.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何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浙东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况

    目的 了解浙东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率及其亚型的分布状况,为本区域女性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 79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18种HR-HPV亚型检测.结果 1 790例受检者中HR-HPV总感染率为21.1%,HPV16感染率高,占HR-HPV的24.8%,HPV52、58次之,分别为13.2%,11.3%.不同年龄段HR-HPV感染率不同,高组为大于50岁组,占30.2%,其次为大于25~30岁组,占22.1%.结论 HPV16、52、58是本区域女性HR-HPV感染的优势亚型,同时应重视HR-HPV的筛查,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

    作者:项静婉;林秦燕;周仁芳;王攀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胆囊炎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中性粒细胞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胆囊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中性粒细胞(NEU)的相关性,以鉴别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方法 分别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和健康对照组的NE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胆囊炎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中,TCH、LDL-C均与NEU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和-0.510,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患者TG下降,急性胆囊炎患者NEU升高;健康对照组的TCH和LDL-C均与NEU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林超群;黎运西;胡允兆;汤红峰;梁瑞珍;何秋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