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明
变形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引起泌尿系感染、食物中毒等,但从结膜炎患儿眼部分离出此菌,尚属少见.现将本院这一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分析患儿,男,63d.左眼眼红水肿十余天,分泌物多而稠.于2010年8月来松原市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当日及次日连续2次取眼分泌物做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均从分泌物中分离出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后经左氧氟沙星、氯霉菌等敏感药物抗菌治疗10d后痊愈.
作者:冯海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腺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1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抗-TR)水平,并按TSH浓度分为亚临床甲减Ⅰ组:4.2 mU/L8.0 mU/L,然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及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亚临床甲减Ⅰ组阳性率有显著升高外(P<0.05),亚临床甲减Ⅰ组的抗-TG、抗-TR,亚临床甲减Ⅱ组的抗-TR、抗-TG、抗-TPO阳性率均有极显著的升高(P<0.01);Ⅱ组与Ⅰ组比较,抗-TPO阳性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G、抗-TR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抗-TG、抗-TPO、抗-TR、TSH 水平,对患者病程的转归、病因分析、预后判断以及是否需要治疗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雪芸;张健倩;胡雪玲;章金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靶控输注(TCI)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对患者的病情和体格情况评估标准)(ASA)Ⅱ级,年龄65~83岁,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8例,将A、B、C 3组诱导插管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维持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6、0.8、1.0 mg/L.观察各组诱导插管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术中骨骼肌松弛条件和术后骨骼肌松弛恢复情况.结果 A、B、C 3组均可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术中A组骨骼肌松弛条件满意率低于B组和C组;与B组比较,C组罗库溴铵用药量大,术中肌肉阻滞程度较深,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诱导插管时以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骨骼肌松弛维持,术中效应室靶浓度维持在0.8 mg/L,可以实现诱导插管顺利、术中骨骼肌松弛满意和术毕迅速恢复.
作者:牟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血清胱抑素 C(CysC)是 20世纪 80年代中期由瑞典学者Anastasi等在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高纯度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后被命名为CysC,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人体所有有核细胞均可持续产生CysC,产生速率恒定,并分泌至细胞外液中,如血液、脑脊液、精液[1].CysC是含有120个氨基酸残基的低分子量非糖基碱性蛋白,仅经肾小球滤过,虽然能被肾小管上皮重新吸收,但随即被代谢分解,不再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其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率(GFR)决定,不依赖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等影响[2].
作者:肖家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浙东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率及其亚型的分布状况,为本区域女性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 79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18种HR-HPV亚型检测.结果 1 790例受检者中HR-HPV总感染率为21.1%,HPV16感染率高,占HR-HPV的24.8%,HPV52、58次之,分别为13.2%,11.3%.不同年龄段HR-HPV感染率不同,高组为大于50岁组,占30.2%,其次为大于25~30岁组,占22.1%.结论 HPV16、52、58是本区域女性HR-HPV感染的优势亚型,同时应重视HR-HPV的筛查,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
作者:项静婉;林秦燕;周仁芳;王攀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内江地区不同ABO血型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 000例消化、呼吸、生殖三大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ABO血型分布,并与同期2 000例来院健康体检者的血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型以O型居多,与健康对照组ABO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血型对不同的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易患性:O型人群对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易患性强,B型人群对呼吸系统鼻咽癌易患性强.结论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胡江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胆囊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中性粒细胞(NEU)的相关性,以鉴别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方法 分别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和健康对照组的NE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胆囊炎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中,TCH、LDL-C均与NEU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和-0.510,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患者TG下降,急性胆囊炎患者NEU升高;健康对照组的TCH和LDL-C均与NEU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林超群;黎运西;胡允兆;汤红峰;梁瑞珍;何秋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外逃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 对发生外逃行为的4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7例外逃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年龄在35岁以内及文化素质低的患者多;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外出辅助检查是外逃常见的借助条件;外逃时间多在入院20 d以内.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外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及早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精神病患者外逃的概率.
作者:赵维敏;李明芳;祝鑫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快的国家之一.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6.1%、3.7%和1.8%.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40.0%.据估计,我国2007年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3 980万,2050年将达到5 930万.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是控制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长趋势的重要措施之一[1-4].通过对居民血糖情况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优势,寻找适合社区保健方法,提高居民身体素质,遏制糖尿病发展趋势.
作者:童方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2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而研究其在MDS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MD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MDS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TNF-α、IL-10和IL-12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S患者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MDS不同分型间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发现,MDS早期组和进展组患者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进展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进展组血清TNF-α和IL-12水平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F-α、IL-10和IL-12参与MDS发病及病情演变,检测TNF-α、IL-10和IL-12有助于指导MDS分型和判断预后,并为治疗MDS提供新思路.
作者:季秀成;董金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192例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100例)和对照组(92例).米非司酮组于术后6 h开始服用米非司酮50 mg,每天2次,服药5 d,总量500 mg;对照组不给任何杀胚药物.结果 米非司酮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4、7、12天米非司酮组血β-hCG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可以明显降低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周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通过对1例因多根肋骨骨折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肺栓塞后的成功救治,从中可以得到一些诊治的经验和教训:有高凝因素的患者要注意止血药物的运用,过度的使用止血药物可以使患者出现下肢栓塞的概率增加;治疗中及时的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及时有效使用呼吸机、抗凝药物等,可以增加肺栓塞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杨文;陈峰;姚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散射比浊法对52例RA患者、35例非RA相关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抗CCP抗体和RF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4%和88.5%,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5.7%和22.9%)和健康对照组(0)(P<0.01),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特异性达98.5%,抗CCP抗体和RF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对R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刚;李兴达;李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高校的科学研究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之一,高校科研评价的结果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建立制度化、科学性、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已成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且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的健康发展.
作者:蔡萍;李晓玲;杨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梅毒抗体筛查方法对无偿献血者初筛的选择以及其价值.方法 对金坛市2007~2008年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和2009~2010年用梅毒金标筛查后阴性标本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7~2008年用TRUST法筛查阴性的标本用ELISA检出阳性104份,占总不合格率的40.0%,2009~2010年用梅毒金标法筛查阴性的标本ELISA检出阳性59份,占总不合格率的31.3%.结论 梅毒金标法用于无偿献血筛查优于TRUST法.
作者:史卫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对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上的重复性、携带污染率、线性、空白计数、仪器的比对进行评价.结果 重复性试验精密度小于CLIA′88的1/4,仪器的精密度良好.携带污染率高CV为0.31%,符合厂家要求小于或等于1%.线性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白细胞斜率(a)=0.999 8,相关系数r=0.999 7;红细胞(a)=1.007 7;r=1.000 0,血红蛋白a=1.013 0,r=0.999 8;红细胞比容a=1.005 8,r=0.999 9;血小板计数a=0.995 5,r=0.999 3.均符合厂家要求a值在1±0.05,r≥0.975,仪器线性范围良好.空白试验结果低于仪器的空白本底要求.仪器比对的结果均符合1/2CLIA′88要求的偏差范围.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精密度良好、携带污染率低、检测线性良好、准确性可靠的特点,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许秀妆;陈燕妆;章金灿;刘惠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测定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12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人员(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的CysC水平[(1.19±0.7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69±0.3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 CysC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损伤灵敏的指标,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作者:薛莲;陈贤云;黄保荣;王金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成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高,治疗预后不佳,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仍高居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率的第2位.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应用广泛的HCC血清标记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肝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近年有较大进展,现将部分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麦爱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R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血清IL-2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套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PBMC中IL-21R mRNA水平.结果 RA患者组血清中IL-21含量和PBMC中 IL-21R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期IL-21、IL-21R mRNA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经治疗症状改善者IL-21、IL-21R含量明显下调,分别下降21.0%、3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1和IL-21R 表达水平与RA患者关节功能分级有显著相关性,Ⅲ级以上与Ⅰ级、Ⅱ级相比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21与IL-21R水平检测对R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NEU%)在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9月至2011年5月血培养阳性患者14例、阴性76例,对血液CRP、WBC及不同临界值NEU%进行诊断评价.结果 CRP、WBC及70%临界值的NEU%在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NEU%以大于80%、90%为临界值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分别为57.1%、28.6%,特异性分别为56.6%、89.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9.5%、3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2.2%、12.8%.联合检测CRP、WBC和80%、90%临界值的NEU% 3项非特异性指标时,各指标敏感度分别为28.6%、14.3%,特异性分别为27.6%、8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22.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7%、85.2%.结论 WBC、CRP、NEU%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准确的诊断指标.以大于80%、90%的NEU%为临界值在败血症早期具有诊断意义,联合检测CRP、WBC指标可以排除诊断.
作者:万芳;杜利军;杨镍;陈恒;崔敏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