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兵;王章琴
目的 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类酵母菌及黏液丝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2 000例尿液样本,分别进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结晶,类酵母,黏液丝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艾滋病病毒(HIV)重叠感染状况,探讨两种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997年1月至2009年8月来自愿戒毒的3 560例静脉吸毒者进行血清抗-HIV、抗-HCV、HBV标志物(HBV-M)(以HBsAg阳性作为HBV感染指标)检测.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差异性.结果 3 560例静脉吸毒者共检出抗-HIV阳性72例,感染率为2.02%.HBV、HCV感染率分别为34.8%(1 240/3 560)和58.1%(2 070/3 560),均高于非静脉吸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有共用注射器史者HIV、HBV、HCV感染率高于无共用注射器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两种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IV/HCV重叠感染率3.43%(71/2 070),明显高于HIV/HBV 1.29%(16/1 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HIV/HCV重叠感染者中ALT增高48例,16例HBY/HIV重叠感染者中ALT增高2例,ALT异常率分别为67.6%(48/71)和12.5%(2/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静脉吸毒者中,HCV/HIV重叠感染概率明显高于HBV/HIV,在静脉吸毒的HCV/HIV重叠感染者中ALT检测尤其重要,对病情观察和HIV的监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抗-HCV阳性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引起多种病毒重叠感染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红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甲状腺吸碘率是传统的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但随着化学发光方法的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的精确性大大提高,甲状腺吸碘率在甲亢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忽视.仅凭临床表现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做出诊断,导致无痛性甲状腺炎的误诊误治.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以来本院收治的25例无痛性甲状腺炎及60例Graves病,进一步明确吸碘率在无痛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雁;谢满红;孙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平衡和作用时间对室内质控品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试剂盒,在设定的温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观察室内质控品吸光度(OD)值.结果 与常规实验条件下相比,部分实验条件改变时其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内质控品在复温时间短、显色时间过长或使用前未充分混匀,均易造成失控;而室内质控品复温时间适度延长对S/CO值影响不大.
作者:王靖;高书钰;张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醇对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的影响.方法 在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实验组,在血浆中加入蒸馏水和(或)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各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加入生理盐水组与蒸馏水组,各指标均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乙醇组与加入蒸馏水组,PT、APTT、TT指标均数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加入乙醇浓度的增大,各指标明显增加.FIB均数闻比较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到一定浓度的乙醇时PT、APTT、TT指标检测结果存在影响,时FIB检测结果无影响.
作者:闫朝春;蒋玲;冯茜;薄维波;秦继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本院2 95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4项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11.36%,抗-HCV阳性率1.76%,抗-HIV阳性率0.03%,梅毒抗体阳性率1.18%.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对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降低院内感染,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首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本地区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AmpC酶耐药性.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无重复大肠埃希菌共116株,利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醇(ESBLs);利用3-氨基苯酚硼酸对AmpC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检测表型AmpC酶.K-B法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16株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43株(37.1%),ESBLs与AmpC酶同时阳性10株(8.6%),表型未检出AmpC酶单独阳性株.大肠埃希菌的产酶株及非产酶株对碳青霉烯类100%敏感,但产酶株(尤其是同时产ESBLs与AmpC酶)比非产酶株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性更常见.结论 从本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发现AmpC酶,应引起临床重视.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作为治疗产酶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恒;江立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新形式下传染病院护理工作管理和相应的制度建设对传染病院的发展运营、传染病防治及公共卫生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结合现代医疗管理理论和工作实践,探讨有关对传染病院的传染病惠者护理和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作者:宋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2005年以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8例.用消毒脱脂棉球拭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再用温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冲洗外耳道,尽可能洗净中耳内积脓,然后用0.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结果 一次性治愈39例,经多次治疗治愈51例,好转11例.治愈率83.34%;好转率10.19%;无效6例,无效率5.57%,总有效率为94.43%.随访6~12个月.结论 本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较为肯定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居室装修不仅是居住功能和装饰美化的问题,还是关系健康和环保的大事.本文主要介绍居室装修空气污染来源并对污染防治对策提出建议.
作者:万晓梅;王海江;韩正虎;王伟;徐兵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支原体的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产妇取切口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培养.结果 送检的产妇剖宫产腹部切口分泌物中有5例支原体培养阳性,其中3例解脲脲原体(Uu)、1例人型支原体(Mh)、1例Uu合并Mh.3例Uu对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均敏感;Mh则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等敏感;Uu合并Mh的则只有交沙霉素对两种支原体同时敏感.结论 Uu及Mh可引起剖宫产术腹部切口的感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颜善活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阴沟肠杆菌在院内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检出的阴沟肠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共分离出199株阴沟肠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分别占64.8%和12.6%;菌株分布于多个病区;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其耐药率较高,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要以药敏结果为依据.
作者:王玉春;石青峰;欧阳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本市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趋势.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指南要求,使用WHO推荐的比例法,对本院2005~2008年的经鏊定为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做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科(RFP)、乙胺丁醇(EMB)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共入选涂阳患者1 062例,其中培养阳性1 012例(非结核分支杆菌1例),耐药菌株564例,总耐药率55.8%,初始耐药率为49.5%,耐多药率为21.0%.获得性耐药率为69.3%,耐多药率为38.1%.结论 本市结核病控制工作任务艰巨,耐药和耐多药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随着各高等医药院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实验室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临床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项目多,实验方法多,每门专业课均开设了约2/5的实验课.实验课时比例大,因此必须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1].
作者:李广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DS)筛查在本地区运用的有效性,建立本实验室中位数的参考值,提高筛查效率.方法 对3 589例孕妇用微粒子发光酶免疫分析仪(Access)检测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利用配套软件计算风险率.筛查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羊水或B超检查.每例筛查孕妇随访至妊娠结局.结果 3 589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危230例、18三体(Trisomy-18)高风险14例、神经管缺陷(NTD)高危52例,筛查阳性率分剐6.41%、0.39%和1.45%,在阳性孕妇中染色体异常2例,发现2例神经管缺陷患儿.结论 母血清标记物进行唐氏综合征及其他先天畸形的产前筛查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具有积极意义.各筛查实验室应建立血清指标的中位数水平.
作者:蔡徐山;黄秋兰;齐结华;戴清清;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情况,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2008年1月至12月669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 h后,分别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应用约束带患者的治疗组中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较对照组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奚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辅助检查在疾病的诊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逐年提高,检验科的业务也不断增多,由此所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门诊检验报告单的发放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大多数医院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不到位,引发了一系列的医息纠纷.
作者:张辉亮;严小勖;李美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电磁辐射辐照后雄性小鼠性功能和睾酮的改变,初步揭示电磁辐射致生殖系统损伤的特点.方法 对照组和辐照后3、6、24、72 h的昆明种雄性小鼠,分别投入雌性成年小鼠,观察雄性小鼠的扑捉潜伏期和60 min内的扑捉次数;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分别测定血清睾酮含量.结果 经电磁辐射辐照后3~72h,雄性小鼠的扑捉潜伏期明显延长,扑捉次数明显减少;辐照后3 h血清睾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 h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72 h再次出现明显降低(P<0.01).结论 电磁辐射可能是通过影响睾酮的合成减少,从而使雄性小鼠的性功能降低.
作者:杨进清;王虚步;张广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婴幼儿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 对2 487例住院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216例患儿肝功能异常(8.69%),男115例,女101例,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为1~6月小婴儿组,6月至1岁大婴儿组,1~3岁幼儿组,小婴儿组肝功能异常率(13.66%)高于大婴儿组(9.05%)和幼儿组(6.23%);幼儿组以轻度异常多见(79.69%).(2)病因分析:病毒感染为主要原因(31.48%),其他原因有细菌感染、药(毒)物损害和遗传代谢痛等,各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婴儿组支原体感染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以TORCH(包括弓形体,单纯疱疹Ⅰ、Ⅱ型、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多见;幼儿纽以EB病毒感染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毒包括腺病毒、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药(毒)物损害有毒鼠强、毒蘑菇、中草药、头孢曲松钠、丙戊酸钠等.(3)临床表现:无明显临床表现惠儿147例(68.06%),黄疸21倒(11.57%),肝脏增大42例(19.44%),出血倾向8例(3.70%),合并有心肌损伤36例(16.67%).结论 婴幼儿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有感染、药(毒)物损害、遗传代谢病等,应重视肝功能检查,合理用药.
作者:宋嘉;姚秀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将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实验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加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棉球擦洗,定期观察两组发生口臭、口腔炎性反应、口腔渍疡、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2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各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加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棉球擦洗,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