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丹
目的 调查研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人照顾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 共纳入98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比较及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 在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全人照顾后,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4个因子维度方面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癌症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4个因子维度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值均小于0.05),干预后焦虑因子维度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 全人照顾提升了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该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推广.
作者:陈相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家属配合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 80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教会患者家属脊髓损伤患者共性的康复方案,让患者家属在常规康复治疗时间外每天给患者多2 h的训练;出院后定期随访,做好患者家属的功能训练方法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出院后自行进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入院时、住院2个月、出院3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定.评定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 2个月出院时两组的ADL、功能独立性均有改善.出院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较出院时明显提高,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会患者家属易懂可行且通用的康复技术有利于脊髓损伤患者ADL及功能独立性的改善.
作者:倪荣福;戢彬;方倩;杨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本院2 95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4项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11.36%,抗-HCV阳性率1.76%,抗-HIV阳性率0.03%,梅毒抗体阳性率1.18%.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对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降低院内感染,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首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骨折患者按收入院的日期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性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护理干预对卧床患者便秘的改善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兵;王章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在对超声图像传统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效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方法 以超声医学影像为关键点,分析其噪声,提取噪声特征,从空间域处理技术来阐述超声医学影像的预处理方法.结果 生物医学图像预处理技术是医学图像系统中关键的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以及后期的医学数据分析.对原始图像经过双精度处理,图像整体亮度会被拉低.变换图像窗口,选择感兴趣的灰度区域进行灰度提升,增强图像的灰度可视信息,对比未做双精度处理前的实验.结论 采用新的灰度处理方法后的图像,具有平滑的边缘,清晰的细节,能更好地保留细节信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刘培锋;刘红秀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甲状腺吸碘率是传统的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但随着化学发光方法的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的精确性大大提高,甲状腺吸碘率在甲亢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忽视.仅凭临床表现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做出诊断,导致无痛性甲状腺炎的误诊误治.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以来本院收治的25例无痛性甲状腺炎及60例Graves病,进一步明确吸碘率在无痛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雁;谢满红;孙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DS)筛查在本地区运用的有效性,建立本实验室中位数的参考值,提高筛查效率.方法 对3 589例孕妇用微粒子发光酶免疫分析仪(Access)检测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利用配套软件计算风险率.筛查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羊水或B超检查.每例筛查孕妇随访至妊娠结局.结果 3 589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危230例、18三体(Trisomy-18)高风险14例、神经管缺陷(NTD)高危52例,筛查阳性率分剐6.41%、0.39%和1.45%,在阳性孕妇中染色体异常2例,发现2例神经管缺陷患儿.结论 母血清标记物进行唐氏综合征及其他先天畸形的产前筛查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具有积极意义.各筛查实验室应建立血清指标的中位数水平.
作者:蔡徐山;黄秋兰;齐结华;戴清清;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TORCH是一组能引起孕妇宫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即包括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CMV)、风疹病毒(rebulla vius,RV)、弓形虫(toxoplasma,TOX)、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us,HSV).
作者:张秀贞;刘学亮;刘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本地区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AmpC酶耐药性.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无重复大肠埃希菌共116株,利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醇(ESBLs);利用3-氨基苯酚硼酸对AmpC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检测表型AmpC酶.K-B法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16株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43株(37.1%),ESBLs与AmpC酶同时阳性10株(8.6%),表型未检出AmpC酶单独阳性株.大肠埃希菌的产酶株及非产酶株对碳青霉烯类100%敏感,但产酶株(尤其是同时产ESBLs与AmpC酶)比非产酶株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性更常见.结论 从本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发现AmpC酶,应引起临床重视.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作为治疗产酶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恒;江立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检测腹水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伴腹水的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44例恶性腹水患者及46例良性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CEA、CA125、CA153及CA199的含量,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佳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 恶性组腹水中4种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良性组水平(P<0.01或P<0.05);恶性组腹水中4种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血清中水平(P<0.01或P<0.05);CEA与CA153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97.7%和93.5%.结论 检测腹水中CEA、CA125、CA153及CA199对伴腹水的消化系统肿瘤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CEA与CA153联合检测为佳组合.
作者:吴福敢;吴坤利;全雅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醇对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的影响.方法 在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实验组,在血浆中加入蒸馏水和(或)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各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加入生理盐水组与蒸馏水组,各指标均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乙醇组与加入蒸馏水组,PT、APTT、TT指标均数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加入乙醇浓度的增大,各指标明显增加.FIB均数闻比较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到一定浓度的乙醇时PT、APTT、TT指标检测结果存在影响,时FIB检测结果无影响.
作者:闫朝春;蒋玲;冯茜;薄维波;秦继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NE-15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6例ALL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早期、完全缓解期的PLT、MPV、PDW,并以50例健康人的PLT、MPV、PDW作为时照.结果 ALL患者的PLT、MPV比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而PDW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在化疗后骨髓恢复早期,PLT、MPV、PDW比骨髓抑制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完全缓解期,PLT、MPV、PDW升高,与治疗前、抑制期、恢复早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缓解组的PLT比治疗前和骨髓抑制期升高(P<0.01),MPV、PDW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未缓解组PLT比治疗前下降(P<0.01),MPV、PDW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MPV、PDW的变化在ALL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是治疗后效果观察、预后判断的预示性指标.
作者:何聚莲;郑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新形式下传染病院护理工作管理和相应的制度建设对传染病院的发展运营、传染病防治及公共卫生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结合现代医疗管理理论和工作实践,探讨有关对传染病院的传染病惠者护理和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作者:宋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化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叶酸水平降低(均P<0.01),两组闻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变化非常显著,其可能与乳腺癌的存在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郭满盈;葛丽卫;罗媛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2005年以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8例.用消毒脱脂棉球拭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再用温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冲洗外耳道,尽可能洗净中耳内积脓,然后用0.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结果 一次性治愈39例,经多次治疗治愈51例,好转11例.治愈率83.34%;好转率10.19%;无效6例,无效率5.57%,总有效率为94.43%.随访6~12个月.结论 本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较为肯定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的结合,是一门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检验新技术的应用和检验仪器智能化的发展,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当今循证医学时代,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查,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20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孕期进行心理护理,分娩期按传染病和产科常规进行护理,产后新生儿进行特别护理,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结果 2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母婴安康出院.结论 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并配合临床抗梅毒治疗及不同时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电磁辐射辐照后雄性小鼠性功能和睾酮的改变,初步揭示电磁辐射致生殖系统损伤的特点.方法 对照组和辐照后3、6、24、72 h的昆明种雄性小鼠,分别投入雌性成年小鼠,观察雄性小鼠的扑捉潜伏期和60 min内的扑捉次数;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分别测定血清睾酮含量.结果 经电磁辐射辐照后3~72h,雄性小鼠的扑捉潜伏期明显延长,扑捉次数明显减少;辐照后3 h血清睾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 h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72 h再次出现明显降低(P<0.01).结论 电磁辐射可能是通过影响睾酮的合成减少,从而使雄性小鼠的性功能降低.
作者:杨进清;王虚步;张广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AMI患者分为PCI治疗组和非PCI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MI后治疗前、PCI术后3 d、1、2、4、6、8周时血清eNOS的含量.非PCI治疗组在时应时间点抽血.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病期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变化.结果 PCI治疗组3 d即可见eNOS表达升高,4周时迭高峰,非PCI治疗组仅于4周有少量表达(3 d时OD值为,6.587±0.216对应3.458±0.212;4周时OD值为,7.198±0.211对应3.680±0.2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均于6周开始下降.结论 AMI后早期PCI治疗可促进患者血清eNOS表达升高,通过提高缺血心肌内一氧化氮的含量,起到减轻缺血区心肌组织的损伤,改善心肌供血.
作者:孙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辅助检查在疾病的诊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逐年提高,检验科的业务也不断增多,由此所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门诊检验报告单的发放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大多数医院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不到位,引发了一系列的医息纠纷.
作者:张辉亮;严小勖;李美媛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