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11株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趋势研究

王晓艳

关键词:结核痛,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耐多药
摘要:目的 探讨本市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趋势.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指南要求,使用WHO推荐的比例法,对本院2005~2008年的经鏊定为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做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科(RFP)、乙胺丁醇(EMB)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共入选涂阳患者1 062例,其中培养阳性1 012例(非结核分支杆菌1例),耐药菌株564例,总耐药率55.8%,初始耐药率为49.5%,耐多药率为21.0%.获得性耐药率为69.3%,耐多药率为38.1%.结论 本市结核病控制工作任务艰巨,耐药和耐多药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泰兴地区418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泰兴地区儿童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正确使用排铅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BH5300,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418例0~14岁儿童进行全血铜、铁、锌、钙、镬及铅等6种元素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8例儿童铜、铁、锌、钙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缺乏,镁缺乏少见,锌缺乏人群比例高,为51.44%,铅中毒儿童比例较高,占16.51%.结论 秦兴地区儿童存在一定比例锌、铁、钙、铜缺乏人群,临床应根据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合理补充,不应盲目使用补充品;同时本地区应关注防治儿童铅中毒.

    作者:王志勇;肖鹿骋;顾桂兰;李万方;姚扬美;曹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是检验质量管理的关键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的结合,是一门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检验新技术的应用和检验仪器智能化的发展,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当今循证医学时代,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查,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08例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2005年以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8例.用消毒脱脂棉球拭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再用温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冲洗外耳道,尽可能洗净中耳内积脓,然后用0.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结果 一次性治愈39例,经多次治疗治愈51例,好转11例.治愈率83.34%;好转率10.19%;无效6例,无效率5.57%,总有效率为94.43%.随访6~12个月.结论 本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较为肯定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溶组织内阿米巴致慢性腹痛腹泻1例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呈世界性分布,多为散在病例,但也可以引起局部爆发性流行.因食入的包囊数量、原虫致病力大小以及机体抵抗力强弱不同而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尤其是慢性阿米巴结肠炎除表现为肠炎外,常迁延不愈,时好时坏,也无典型临床症状,导致临床上不易诊断,实验室检查也较少能查见滋养体.因此,对慢性阿米巴结肠炎的误诊或漏诊较为多见,现就溶组织内阿米巴致慢性腹痛腹泻1例报道如下.

    作者:辜淑英;邱财丽;李佩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本院2 95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4项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11.36%,抗-HCV阳性率1.76%,抗-HIV阳性率0.03%,梅毒抗体阳性率1.18%.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对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降低院内感染,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首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阿昔洛韦缓释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缓释片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49倒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别采用阿昔洛韦、病毒唑分成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临床应用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后,其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病毒唑组,病程明显缩短,总有效率为95.8%,其治疗结果较病毒唑为佳.结论 建议疱疹性咽峡炎在发病3 d后应首选阿昔洛韦.

    作者:马晓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甲状腺吸碘率在无痛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甲状腺吸碘率是传统的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但随着化学发光方法的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的精确性大大提高,甲状腺吸碘率在甲亢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忽视.仅凭临床表现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做出诊断,导致无痛性甲状腺炎的误诊误治.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以来本院收治的25例无痛性甲状腺炎及60例Graves病,进一步明确吸碘率在无痛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雁;谢满红;孙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三种品牌促凝真空采血管对几种血清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品牌的真空采血管对4种血清酶活性检测的影响.方法 通过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用3种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标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胺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四种血清酶活性检测分析,以空白管作对照.结果 3种真空采血管在ALT、GGT、LDH、AST等4种血清酶活性检测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述3种真空采血管在血清酶检测上均可使用,对检测结果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实验室可以参考其他因素,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作者:林景涛;翟锬;代艳杰;吴莉莉;陈祥云;唐劲松;苏伟雄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电磁辐射对雄性小鼠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磁辐射辐照后雄性小鼠性功能和睾酮的改变,初步揭示电磁辐射致生殖系统损伤的特点.方法 对照组和辐照后3、6、24、72 h的昆明种雄性小鼠,分别投入雌性成年小鼠,观察雄性小鼠的扑捉潜伏期和60 min内的扑捉次数;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分别测定血清睾酮含量.结果 经电磁辐射辐照后3~72h,雄性小鼠的扑捉潜伏期明显延长,扑捉次数明显减少;辐照后3 h血清睾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 h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72 h再次出现明显降低(P<0.01).结论 电磁辐射可能是通过影响睾酮的合成减少,从而使雄性小鼠的性功能降低.

    作者:杨进清;王虚步;张广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脊髓损伤患者家属配合功能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家属配合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 80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教会患者家属脊髓损伤患者共性的康复方案,让患者家属在常规康复治疗时间外每天给患者多2 h的训练;出院后定期随访,做好患者家属的功能训练方法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出院后自行进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入院时、住院2个月、出院3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定.评定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 2个月出院时两组的ADL、功能独立性均有改善.出院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较出院时明显提高,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会患者家属易懂可行且通用的康复技术有利于脊髓损伤患者ADL及功能独立性的改善.

    作者:倪荣福;戢彬;方倩;杨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相关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在感染者不同模式血清标志物(HBV-M)中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86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抗-HBe、抗-HB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S1抗原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HBeAg阳性组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1%和84.6%;在HBs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以及HBsAg阳性组前S1抗原的阳性率依次为60.0%、49.8%和33.3%;HBeAg阳性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86.7%,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51.0%(P<0.01);38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60.1%,HBeAg阳性率为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S1抗原作为HBV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更敏感,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的血清,检测前S1抗原,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同时对病情的预后和疗效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化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叶酸水平降低(均P<0.01),两组闻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变化非常显著,其可能与乳腺癌的存在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郭满盈;葛丽卫;罗媛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预防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措施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措施.方法 将4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0例)和干预组(210例),对照组按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DVT发生率为1.43%,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DVT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朱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082例妊娠妇女TORCH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重庆地区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现状.方法 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进行孕前或产前检查的1 082倒妇女进行TOX、RV、CMV、HSV-Ⅱ检测.结果 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阳性率分别为7.30%、3.33%、2.40%、9.43%.结论 重庆地区妊娠期妇女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弓形虫感染较高,针对目前妊娠期妇女感染TORCH后无特效治疗状况,应加强TORCH知识普及,加强孕前检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周先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43例机械通气患者运用舒适护理,提出应加强环境管理、管道护理、卧位管理、保持气道通畅、护患沟通、心理护理以及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等.结果 43例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均得到改善,出院时问询调查,满意率达95.5%.结论 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不适的有效措施.

    作者:姚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奥林巴斯AU640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奥林巴斯(OLYMPUS)AU640是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任选式生化分析仪,测试速度为800 T/h(含电解质为1200 T/h),可同时进行47个项目的测试.该机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精确度高、精密度高、故障率低等特点.本院自2008年2月购进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故障问题,经自行处理及咨询本机修理工程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将作者在使用该机时摸索出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雷登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超声图像预处理方法的改进研究

    目的 在对超声图像传统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效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方法 以超声医学影像为关键点,分析其噪声,提取噪声特征,从空间域处理技术来阐述超声医学影像的预处理方法.结果 生物医学图像预处理技术是医学图像系统中关键的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以及后期的医学数据分析.对原始图像经过双精度处理,图像整体亮度会被拉低.变换图像窗口,选择感兴趣的灰度区域进行灰度提升,增强图像的灰度可视信息,对比未做双精度处理前的实验.结论 采用新的灰度处理方法后的图像,具有平滑的边缘,清晰的细节,能更好地保留细节信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刘培锋;刘红秀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学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34例难治性贫血和4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象、外周血涂片、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 虽然两者粒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三系均有异常增生,但难治性贫血的细胞病态改变在数量上超过巨幼细胞性贫血(MA),巨幼细胞贫血的细胞巨幼变程度和数量大于难治性贫血.结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难治性贫血(MDS-RA)与MA形态学既有相似性,又各具特征,需综合分析以防误诊.

    作者:曹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小红细胞对BC-55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小红细胞对BC-55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住院患者血常规标本中,选择红细胞平均体积(MCV)<70 fl的标本50例,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均正常的标本50例,在BC-55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同时,每份标本进行人工显微镜计数二次取均值,将两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MCV和RDw均正常的标本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之间血小板计数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而MCV<70 fl的标本,两种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使用BC-55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对MCV<70fl的标本都应通过人工镜检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

    作者:王勋松;张宇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居室装修空气污染与防治对策

    居室装修不仅是居住功能和装饰美化的问题,还是关系健康和环保的大事.本文主要介绍居室装修空气污染来源并对污染防治对策提出建议.

    作者:万晓梅;王海江;韩正虎;王伟;徐兵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