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方法对尿沉渣定量检测结果的分析比较

朱琼媛;朱姝媛;赵丽芝

关键词:尿沉渣, 红细胞, 白细胞
摘要:目的 在质量和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更好地解决半定量法向定量法的过渡.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晨尿中含红、白细胞数量不等的新鲜尿液标本100份,同时用尿沉渣定量检查推荐法[1] (下称推荐法)、UF-100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法(下称UF-100法)和尿沉渣离心沉淀检查法[2] (下称盖玻片法)进行红、白细胞计数,然后用推荐法与另外两种方法对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F-100法与推荐法对尿红、白细胞检测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无显著差异;盖玻片法与推荐法对尿红、白细胞检测结果虽呈正相关,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UF-100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虽得到检验同行的验证与认可[3-4],但还不能完全代替尿沉渣显微镜检测.但推荐法操作繁杂,不适宜作大批量常规标本检查.盖玻片法与推荐法对尿红、白细胞检测结果虽呈正相关,但有统计学差异,盖玻片法作为传统的半定量法,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该方法将会被逐渐淘汰.如何在质量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仍需进一步研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CysC和mALB水平.结果 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和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A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mALB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和mALB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情况的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崔剑;周爱华;管爱军;李震;惠娟;徐静娴;沈浩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青壮年严重脊柱结核23例分析

    目的 总结中国西部结核高发区2001~2006年的青壮年严重脊柱结核23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方式根据病变脊柱节段选择前路、后路或侧前方入路进行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结果 经1~3年随访,所有病例无结核复发,疼痛症状消除,病灶植骨融合,后突畸形减少8~20 ℃,神经功能障碍12例,B级1例术后无恢复,C级5例术后1例恢复为D级,4例恢复为E级,D级6例,术后均恢复为E级.结论 该手术方法治疗彻底,脊柱内固定稳定,脊柱功能完全恢复,临床随访3年无复发,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武;谢丽君;刘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的优越性及其不足.方法 78例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与40例开腹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复发囊肿大小比较无差异性,术后腰痛、腹痛例数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费用高于开腹手术,但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及预后都较大的益处,其优越性值得关注及推广,有些囊肿巨大的手术或较大的畸胎瘤仍然限制腹腔镜的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金标法在无偿献血几项指标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胶体金法(下称金标法).金标法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灵敏、特异、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的体外诊断方法.测定结果仅凭特制的检验盒在10 min内即可获得.

    作者:黄枝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科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精神科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即分类清洗消毒灭菌,集中处理起到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结果 特殊的工作要求,用特别的工作程序来完成,现供应室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同行专家的认可.结论 由于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种特殊,工作则重点不一样,所以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作者:易元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5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贺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效果.方法 对2004~2007年贺州市孕产妇进行HIV筛查,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WB确诊试验;对HIV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阻断干预,并追踪随访.结果 绝大部分婴儿在9~12个月时HIV抗体已经转阴,阻断成功;有5例18个月HIV抗体检测为阳性,阻断失败,阳性发生率为8.5%.结论 使用维乐命方案、人工喂养干预分娩期和产后的感染,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除母体内高病毒载量、产程长短、双胎、分娩方式、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自身等因素外,干预措施能否得到确切的落实,对阻断效果也至关重要.

    作者:林庆芳;邱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 应用支原体鉴别培养及药敏试验试剂盒,对90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测,其中男317例,女587例.结果 90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检出支原体600例(66.4%),其中UU 358例(39.6%),MH 100例(11.1%),UU和MH混合感染142例(15.7%);男性中,UU感染率35.0%,MH感染率13.6%,UU和MH混合感染率15.1%,总感染率为63.7%;女性中,UU感染率42.1%,MH感染率9.7%,UU和MH混合感染率16.0%,总感染率为67.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型别不同、患者性别不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谱均不相同.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女性比男性高,男女患者均以UU感染为主,UU和MH混合感染次之,同时, UU和MH的感染率以及耐药率在患者性别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要治疗支原体感染应以交沙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为好,其次是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美满霉素.

    作者:苏志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铜川地区5 710例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析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一种螺旋弯曲杆菌,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上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第一类致癌原.本院对门诊5 710例健康体检者在作生化检验的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锋;党民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和a-L-岩藻糖苷酶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a-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5例原发性肝癌、41例良性肝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P和AFU同步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和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班副植;农世泽;黄承乐;黎荣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影响移位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的一些因素.方法 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马山县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42例.手术入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20例,Kocher-Langenbec(k-L)入路18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螺钉或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解剖复位率66.7%(28/42),满意复位23.8%(10/42),不满意9.5%(4/42).并发骨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异位骨化3例,深部静脉血栓2例.其中解剖复位组优良率89.3%,非解剖复位组优良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位髋臼通过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争取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预防异位骨化,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可以使关节功能获得大限度恢复.影响移位髋臼骨折疗效的因素有:复位质量、入路的选择、并发症、手术时机、年龄等.

    作者:黄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层中医院检验科检测质量分析

    检验是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对各类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必须对检测质量进行控制,其中,涉及到检测时间的选择、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等.这些因素均影响检测结果,为了确保所取标本能正确反映患者的病情,特别是本院为基层中医院,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就更体现出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与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增进了解、加强沟通的重要性,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和作者工作经验,提出以下看法.

    作者:林光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心脏复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方法 对2002~2006年合江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5例,其中发生猝死的133例,心脏复苏成功61例,失败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比较其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结果 与复苏失败组比较,心脏复苏的成功与良好的心功能基础、抢救时间、电复律方法、快速静脉用药相关;对心脏复苏成功患者随访(1.9±0.6)年,死亡4例,心脏复苏成活率93.44%.结论 成功的心脏复苏与尽早的抢救、不间断的心脏按压、尽早的心脏电除颤,以及良好的静脉通路、患者良好的心功能有关,心脏复苏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徐家文;李清琼;丁继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性痴呆的相关实验性检测指标分析

    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高级神经机能减退的综合征,这种减退一般是慢性进行性的.痴呆是临床综合征的描述性术语,而非一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痴呆表现为多种高级皮质功能损害,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即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在认知、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等5项心理活动中,有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等至少3项功能缺损,并且影响其社会、生活功能者[1].

    作者:任志丽;陈东辉;廖志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冠心病发生猝死以及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2~2006年合江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发生猝死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包括患病的诱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 h心电图、胸片、心电监护、电解质等.结果 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与电解质紊乱、Lown 3~5级室性早博、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室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持续心肌缺血等可以触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的高危因素有关.猝死时起始心电图的类型及其演变过程、结局有相关性.结论 早期预防、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处理是预防以及提高冠心病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徐家文;李清群;丁继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此病在中青年中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肝癌患者的恐惧心理往往造成疾病加重.因此,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韦利珍;唐月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健康人群真胰岛素水平研究

    目的 建立健康人群的真胰岛素(TI)正常参考范围,以助于研究因胰岛素改变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方法 健康人600例,其中男300例为男性组,女300例为女性组,年龄16~40岁为低年龄组,年龄40~60岁为高年龄组.于上午08∶00空腹取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结果 健康人组RIA法胰岛素为(121.18±39.5)pmol/L,化学发光法TI为(33.00±19.06)pmol/L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TI为(34.22±20.89)pmol/L,女性组TI为(32.12±16.84)pmol/L性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TI为(32.15±18.68)pmol/L,高年龄组TI为(33.32±18.67)pmol/L.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男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9.08~95.34)pmol/L;健康女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35~92.78)pmol/L.TI测定能更准确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唐浩熙;李介华;李绍清;谭建新;刘昕;陆灶其;岑欢;徐海英;黄启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科呼吸道154株革兰阴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性,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7年儿科住院患者合格痰标本及咽拭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并以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出154株革兰阴性病原菌,排在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49株、大肠埃希菌41株、流感嗜血杆菌22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1.8%、26.6%、和14.3%.3种菌的药敏结果提示: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分别是95.9%和87.8%,对各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次之,均在52%~60%之间,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敏感率较高,达90%左右.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当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时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流感嗜血杆菌,可选用头孢呋辛、头孢噻肟.

    作者:刘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复检的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根据血细胞分析仪的特点制定显微镜复检的标准,通过对1 029份标本的数据分析,评价标准的可靠性.结果 符合血涂片复检标准的标本中,白细胞计数异常、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异常、平均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异常、白细胞分类及直方图异常和血小板计数及直方图异常分别占96.7%、97.9%、96.6%、72.1%和66.9%.镜检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Kappa值)分别为0.98、0.99、0.98、0.74和0.73.仪器检测的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95.9%,准确性为93.1%.结论 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可增加血细胞检测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检验信息.

    作者:申志红;杨宇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单项检测阳性的能效评估

    目的 研究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单项阳性导致血液报废产生的血液浪费和经济损失.方法 回顾性调查东莞市中心血站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无偿献血者因ALT单项检测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经济付出和血液无效浪费情况,用经济学指标分析估算其产生的浪费状况.结果 ALT单项检测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近期和远期经济付出均很巨大,如果增大ALT的报废域值,可以明显减少经济损失和血液浪费,且不影响血液安全.结论 ALT单项阳性导致的血液报废和经济损失巨大,适当提高ALT的报废域值,可以减少血液的无效报废,不影响血液的安全,可以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何子毅;邹文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中3个关键步骤

    胶体金法(下称金标法).金标法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灵敏、特异、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的体外诊断方法.测定结果仅凭特制的检验盒在10 min内即可获得.

    作者:郭利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