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人群真胰岛素水平研究

唐浩熙;李介华;李绍清;谭建新;刘昕;陆灶其;岑欢;徐海英;黄启亚

关键词:健康人群, 真胰岛素, 正常参考范围
摘要:目的 建立健康人群的真胰岛素(TI)正常参考范围,以助于研究因胰岛素改变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方法 健康人600例,其中男300例为男性组,女300例为女性组,年龄16~40岁为低年龄组,年龄40~60岁为高年龄组.于上午08∶00空腹取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结果 健康人组RIA法胰岛素为(121.18±39.5)pmol/L,化学发光法TI为(33.00±19.06)pmol/L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TI为(34.22±20.89)pmol/L,女性组TI为(32.12±16.84)pmol/L性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TI为(32.15±18.68)pmol/L,高年龄组TI为(33.32±18.67)pmol/L.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男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9.08~95.34)pmol/L;健康女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35~92.78)pmol/L.TI测定能更准确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3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情况,对常见的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对139株铜绿假单胞菌做19种抗生素的敏感实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氯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磺胺、四环素高度耐药;敏感性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93.5%,其次为亚胺培南80.6%,头孢吡肟77.7%,氨曲南72.4%.结论 加强细菌和药敏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作者:白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每天1次,疗程4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7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91.43%;服药4周后与用药前相比24 h昼夜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天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及血压负荷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正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铜川地区5 710例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析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一种螺旋弯曲杆菌,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上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第一类致癌原.本院对门诊5 710例健康体检者在作生化检验的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锋;党民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治技术的运用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创靶向治疗已成为21世纪治疗肿瘤、囊肿等局部体 内疾患的主导方向.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作为非手术微创诊疗手段已越来越广泛用于临床,是医生诊治疾病的有力武器.

    作者:晏丽;张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子痫的急救护理

    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抽搐、面部充血、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全身冰冷、面色紫绀、深昏迷等;随之深部肌肉僵硬,很快发展成典型的全身高张阵挛惊厥、有节律的肌肉收缩和舒张,持续约1~1.5 min,其间患者无呼吸动作;抽搐停止后,呼吸恢复,但患者仍昏迷,后意识恢复,但困惑、易怒、烦躁.

    作者:罗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女性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女性不孕症的感染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检测23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取宫颈黏液进行UU液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235例标本中,UU感染者157例,阳性率66.81%.UU对12种抗生素中敏感性较高的分别是强力霉素(84.71%)、阿奇霉素(80.89%)、克拉霉素(77.71%),UU耐药性较高的是环丙沙星(87.26%)、红霉素(82.80%)、氧氟沙星(75.80%).结论 生育期女性在排除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基础上发生的不孕症与UU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且感染较多,治疗其感染应首选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UU感染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黄美琼;李北坤;陆翠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侵袭性纤维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原则及新治疗进展.方法 分析回顾1995年1月至2008年10月18例侵袭性纤维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局部切除12例,姑息性切除6例.结果 全组5年复发率33.3%,手术缘切除阳性复发率85.3%,手术缘切除阴性5年复发率6.6%,全组无手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侵袭性纤维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率高等特点;局部广泛性切除肿瘤,保证切缘阴性为该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作者:谢足立;谢兴安;段建学;周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企业医院改制后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成本核算的实践与探索

    企业医院改制后面临生存困境,如何尽快走出低谷,变被动为主动是摆在改制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阐述了重庆铁路医院通过深入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强成本核算,实现企业医院改制后两个效益明显提高的实践与探索的历程.

    作者:张利平;张岗;宋捷;宋志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格罗斯特卢浦沙门菌致小儿腹泻1例报道

    作者于2008年春季,从1例在县医院住院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1株格罗斯特卢浦沙门菌,该菌经形态观察,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及OI噬菌体裂解试验,均符合典型的沙门菌特征,由该菌引起的腹泻病例较为少见,现将检验报道如下.

    作者:黄斌;黄晓明;秦克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外孕手术的抢救配合与护理

    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宫外孕患者54例,手术30例,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护理人员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准备,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等,为手术准备提供良好的时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经过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本院检验科工作环境乙型肝炎病毒污染情况分析

    了解本院检验科实验室污染情况,对实验室工作环境消毒前后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杨晓梅;李伟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5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贺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效果.方法 对2004~2007年贺州市孕产妇进行HIV筛查,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WB确诊试验;对HIV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阻断干预,并追踪随访.结果 绝大部分婴儿在9~12个月时HIV抗体已经转阴,阻断成功;有5例18个月HIV抗体检测为阳性,阻断失败,阳性发生率为8.5%.结论 使用维乐命方案、人工喂养干预分娩期和产后的感染,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除母体内高病毒载量、产程长短、双胎、分娩方式、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自身等因素外,干预措施能否得到确切的落实,对阻断效果也至关重要.

    作者:林庆芳;邱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科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精神科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即分类清洗消毒灭菌,集中处理起到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结果 特殊的工作要求,用特别的工作程序来完成,现供应室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同行专家的认可.结论 由于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种特殊,工作则重点不一样,所以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作者:易元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此病在中青年中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肝癌患者的恐惧心理往往造成疾病加重.因此,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韦利珍;唐月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 回顾性评价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常见并发症的引起原因、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永川区人民医院2002年9月至2008年2月136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男83例,女53例;年龄20~61岁,平均45.2岁.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52例,中段43例,下段41例.结果 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82.6%(43/52),3例加行体外震波碎石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5.2%(80/84).操作失败5例,输尿管损伤7例,其中,输尿管穿孔3例,输尿管黏膜下假道2例,输尿管黏膜撕脱1例,输尿管部分断裂1例,经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均痊愈.感染伴发热2例,腰痛5例,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创伤小、成功率高,术中操作技巧的提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增加结石排净概率.

    作者:贺学荣;胡自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 150例受血者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评价及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受血者梅毒感染状况及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方法 同时用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试验(RPR)检测血清中反应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结果 2 150例受血者RPR法检出梅毒阳性78例,占总数的3.63%,78例阳性者用ELISA检测72例阳性,占总数的3.34%,胶体金法检测出74例阳性,占3.44%.结论 RPR阳性率较高,但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占0.28%,虽操作简便,但只能作为筛查,必须用ELISA确认.

    作者:薛俊太;邓翠华;王惟;刘述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心脏复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方法 对2002~2006年合江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5例,其中发生猝死的133例,心脏复苏成功61例,失败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比较其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结果 与复苏失败组比较,心脏复苏的成功与良好的心功能基础、抢救时间、电复律方法、快速静脉用药相关;对心脏复苏成功患者随访(1.9±0.6)年,死亡4例,心脏复苏成活率93.44%.结论 成功的心脏复苏与尽早的抢救、不间断的心脏按压、尽早的心脏电除颤,以及良好的静脉通路、患者良好的心功能有关,心脏复苏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徐家文;李清琼;丁继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性痴呆的相关实验性检测指标分析

    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高级神经机能减退的综合征,这种减退一般是慢性进行性的.痴呆是临床综合征的描述性术语,而非一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痴呆表现为多种高级皮质功能损害,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即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在认知、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等5项心理活动中,有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等至少3项功能缺损,并且影响其社会、生活功能者[1].

    作者:任志丽;陈东辉;廖志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健康人群真胰岛素水平研究

    目的 建立健康人群的真胰岛素(TI)正常参考范围,以助于研究因胰岛素改变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方法 健康人600例,其中男300例为男性组,女300例为女性组,年龄16~40岁为低年龄组,年龄40~60岁为高年龄组.于上午08∶00空腹取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结果 健康人组RIA法胰岛素为(121.18±39.5)pmol/L,化学发光法TI为(33.00±19.06)pmol/L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TI为(34.22±20.89)pmol/L,女性组TI为(32.12±16.84)pmol/L性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TI为(32.15±18.68)pmol/L,高年龄组TI为(33.32±18.67)pmol/L.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男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9.08~95.34)pmol/L;健康女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35~92.78)pmol/L.TI测定能更准确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唐浩熙;李介华;李绍清;谭建新;刘昕;陆灶其;岑欢;徐海英;黄启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科呼吸道154株革兰阴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性,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7年儿科住院患者合格痰标本及咽拭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并以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出154株革兰阴性病原菌,排在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49株、大肠埃希菌41株、流感嗜血杆菌22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1.8%、26.6%、和14.3%.3种菌的药敏结果提示: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分别是95.9%和87.8%,对各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次之,均在52%~60%之间,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敏感率较高,达90%左右.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当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时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流感嗜血杆菌,可选用头孢呋辛、头孢噻肟.

    作者:刘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