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院检验科工作环境乙型肝炎病毒污染情况分析

陈丽;杨晓梅;李伟孜

关键词:检验科, 环境, 污染, 调查
摘要:了解本院检验科实验室污染情况,对实验室工作环境消毒前后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固定资产是单位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卫生事业单位开展医疗业务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要求卫生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目前,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在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因此,本文拟就固定资产在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改进的设想.

    作者:李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发展医学模拟教育提高急诊住院医生临床实践能力

    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急诊住院医生来说,单独处理一个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麦超;吴新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女性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女性不孕症的感染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检测23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取宫颈黏液进行UU液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235例标本中,UU感染者157例,阳性率66.81%.UU对12种抗生素中敏感性较高的分别是强力霉素(84.71%)、阿奇霉素(80.89%)、克拉霉素(77.71%),UU耐药性较高的是环丙沙星(87.26%)、红霉素(82.80%)、氧氟沙星(75.80%).结论 生育期女性在排除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基础上发生的不孕症与UU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且感染较多,治疗其感染应首选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UU感染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黄美琼;李北坤;陆翠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性痴呆的相关实验性检测指标分析

    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高级神经机能减退的综合征,这种减退一般是慢性进行性的.痴呆是临床综合征的描述性术语,而非一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痴呆表现为多种高级皮质功能损害,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即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在认知、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等5项心理活动中,有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等至少3项功能缺损,并且影响其社会、生活功能者[1].

    作者:任志丽;陈东辉;廖志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健康人群真胰岛素水平研究

    目的 建立健康人群的真胰岛素(TI)正常参考范围,以助于研究因胰岛素改变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方法 健康人600例,其中男300例为男性组,女300例为女性组,年龄16~40岁为低年龄组,年龄40~60岁为高年龄组.于上午08∶00空腹取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结果 健康人组RIA法胰岛素为(121.18±39.5)pmol/L,化学发光法TI为(33.00±19.06)pmol/L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TI为(34.22±20.89)pmol/L,女性组TI为(32.12±16.84)pmol/L性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TI为(32.15±18.68)pmol/L,高年龄组TI为(33.32±18.67)pmol/L.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男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9.08~95.34)pmol/L;健康女性TI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35~92.78)pmol/L.TI测定能更准确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唐浩熙;李介华;李绍清;谭建新;刘昕;陆灶其;岑欢;徐海英;黄启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农村妇女绝经年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目前四川省江安县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状况,分析影响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江安县3个镇作为调查点,再随机选择自然绝经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48.18±2.95)岁,绝经年龄与初产年龄、胎次、产次、流产刮宫次数、母亲绝经年龄、营养状况、劳动强度及幸福指数相关,与初潮年龄无关.结论 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与生理、社会心理、遗传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为使她们延迟绝经,社会应多给予她们一些关爱和理解.

    作者:石燕;曾勇;邓春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加快推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领头学科,其理论与基本实验技术已广泛渗透并常规应用于生命学科的各个领域,展示着惊人的发展潜力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程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子痫的急救护理

    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抽搐、面部充血、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全身冰冷、面色紫绀、深昏迷等;随之深部肌肉僵硬,很快发展成典型的全身高张阵挛惊厥、有节律的肌肉收缩和舒张,持续约1~1.5 min,其间患者无呼吸动作;抽搐停止后,呼吸恢复,但患者仍昏迷,后意识恢复,但困惑、易怒、烦躁.

    作者:罗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侵袭性纤维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原则及新治疗进展.方法 分析回顾1995年1月至2008年10月18例侵袭性纤维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局部切除12例,姑息性切除6例.结果 全组5年复发率33.3%,手术缘切除阳性复发率85.3%,手术缘切除阴性5年复发率6.6%,全组无手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侵袭性纤维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率高等特点;局部广泛性切除肿瘤,保证切缘阴性为该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作者:谢足立;谢兴安;段建学;周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心脏复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方法 对2002~2006年合江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5例,其中发生猝死的133例,心脏复苏成功61例,失败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比较其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结果 与复苏失败组比较,心脏复苏的成功与良好的心功能基础、抢救时间、电复律方法、快速静脉用药相关;对心脏复苏成功患者随访(1.9±0.6)年,死亡4例,心脏复苏成活率93.44%.结论 成功的心脏复苏与尽早的抢救、不间断的心脏按压、尽早的心脏电除颤,以及良好的静脉通路、患者良好的心功能有关,心脏复苏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徐家文;李清琼;丁继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科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精神科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即分类清洗消毒灭菌,集中处理起到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结果 特殊的工作要求,用特别的工作程序来完成,现供应室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同行专家的认可.结论 由于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种特殊,工作则重点不一样,所以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作者:易元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肌肌钙蛋白I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心脏毒性评估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心脏毒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贝克曼库特公司生产的进入2免疫分析系统(Access Immunoassay System 2,AIS2)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前后cTnI水平进行测定,比较治疗前后cTnI的变化,对环磷酰胺的心脏毒性进行评估.结果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前患者血清cTnI为(0.034±0.013)ng/L,冲击治疗后次日患者血清cTnI为(0.038±0.012)ng/L,冲击治疗后1周患者血清cTnI为(0.037±0.011)ng/L,冲击治疗后2周患者血清cTnI为(0.036±0.012)ng/L,以上3组结果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酰胺以20 mg/kg剂量冲击治疗狼疮肾炎未发现有cTnI明显升高,说明该剂量冲击治疗狼疮肾炎未引起心脏毒性的发生.

    作者:周涛;王晓云;杨红英;邓丹琪;陈孝红;梁先念;高颖斐;杨成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红蛋白异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异常对高效液相色法谱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使用国内常用的硼酸盐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PDQ系统)及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D-10系统)进行含有不同(梯度)浓度HbF与正常人血液混合的标本的干扰实验及检测40例Hb异常的临床标本中的HbA1c.结果 在干扰实验中,D-10系统在HbF在浓度超过40%时,可能无法获得检测结果,当HbF浓度在10%~40%时,结果高于实际值,HbF在浓度低于10%时,结果与实际值相似;PDQ系统在HbF浓度超过40%时,结果可能略低于实际值,HbF浓度低于40%时,可以获得好的结果.在40例Hb异常的临床标本中,D-10系统检测结果明显高于PDQ系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5例Hb异常总量超过35%的标本在D-10系统中无法获得检测结果,而PDQ检测获得可接受的结果;Hb异常总量低于10%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 硼酸盐亲和层析抗Hb异常的干扰能力优于离子交换层析.

    作者:凌艳英;邓家德;张锦华;周小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外孕手术的抢救配合与护理

    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宫外孕患者54例,手术30例,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护理人员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准备,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等,为手术准备提供良好的时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经过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动态检测在诊断心肌梗死(AMI)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应用于临床,已成为目前理想的AMI标志物,将是代替心肌酶谱诊断AMI的指标.

    作者:黄旭映;李艳萍;张宝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综合性大型医院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 为探讨综合性大型医院医护人员健康状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2008年1月10日至4月29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重庆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2 137例医护人员健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89.1%的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常见前5种疾病:男性依次为血脂异常(44.33%) 、脂肪肝(31.40%)、高血压(26.31%)、高尿酸血症(16.57%)、痔(13.67%)等;而女性依次为血脂异常(33.40%)、慢性宫颈炎(29.68%)、痔(24.09%)、高血压(21.95%)、脂肪肝(14.51%)等,其中男性血脂异常、脂肪肝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发现恶性肿瘤8例,均无临床症状,其中肾癌2例、乳腺癌1例、甲状腺癌2例、肺癌2例、宫颈癌1例(原位癌病变).结论 综合性大型医院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应引起重视,健康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避免延误治疗.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境、控制血压、减轻体质量、增加体力活动亦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正淑;王永红;谢微波;张元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每天1次,疗程4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7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91.43%;服药4周后与用药前相比24 h昼夜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天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及血压负荷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正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青壮年严重脊柱结核23例分析

    目的 总结中国西部结核高发区2001~2006年的青壮年严重脊柱结核23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方式根据病变脊柱节段选择前路、后路或侧前方入路进行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结果 经1~3年随访,所有病例无结核复发,疼痛症状消除,病灶植骨融合,后突畸形减少8~20 ℃,神经功能障碍12例,B级1例术后无恢复,C级5例术后1例恢复为D级,4例恢复为E级,D级6例,术后均恢复为E级.结论 该手术方法治疗彻底,脊柱内固定稳定,脊柱功能完全恢复,临床随访3年无复发,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武;谢丽君;刘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清乳酸脱氢酶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变化,以探索其对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检测43例AL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sLDH.结果 成人AL患者治疗前sLDH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缓解期恢复正常.治疗前sLDH升高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明显低于sLDH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DH水平可作为成人AL的病情动态观察和疗效、预后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杨福坤;黄艺云;吴玉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5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贺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效果.方法 对2004~2007年贺州市孕产妇进行HIV筛查,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WB确诊试验;对HIV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阻断干预,并追踪随访.结果 绝大部分婴儿在9~12个月时HIV抗体已经转阴,阻断成功;有5例18个月HIV抗体检测为阳性,阻断失败,阳性发生率为8.5%.结论 使用维乐命方案、人工喂养干预分娩期和产后的感染,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除母体内高病毒载量、产程长短、双胎、分娩方式、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自身等因素外,干预措施能否得到确切的落实,对阻断效果也至关重要.

    作者:林庆芳;邱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