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午;熊莺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变化与肝炎病变程度及病毒复制状况密切相关,其在血清中的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及病毒复制状况,动态监测其含量对临床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田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骨性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往往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或/和下颌骨发育过度造成的,表现为面中1/3凹陷,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骨性反(牙合)的治疗比较复杂,很多学者提出应积极进行早期生长改型治疗.抑制下颌骨的过度发育一般没有很好的方法,对于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上颌骨的前方牵引治疗[1-2].笔者利用口外前方牵引矫治器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通过对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的头影测量分析,探讨其对硬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作者:尚代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孕产妇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1 187例孕产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用凝集法检测梅毒,如确证试验阳性者视为感染个案.结果 对2007~2008年孕期门诊建卡产前检查和临产住院检查者分组调查,梅毒的感染率为0.22%和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感染仅发现1例.结论 加强怀孕期间性传播疾病的检查意识,对减低新生儿感染率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黄湘宁;郑春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及其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向NASH相关肝硬化的演变过程中,其表达活性不断增强,对病变的发生和进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沈毅;罗春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意义(χ2=4.49,P<0.05); 治疗组平均用氧时间(7±3)d,对照组(10±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8,P<0.001);治疗组机械通气4例(12.12%),对照组10例(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P<0.05).结论 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纳洛酮对早产极低体质量儿呼吸暂停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且安全.
作者:李晋蓉;李作娅;王洪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资料比较t检验以判定两组结果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所测以上5项指标统计t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在CLIA'88要求范围内. 结论两种检测系统测定以上5项指标结果具有可比性,其差异能为临床所接受.
作者:黄余清;刘其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c(对数回归)方程Y=23.48+7.20×ln X,其中Y为HCT值,X为烧伤面积.结论 在结合患儿体质量的基础上,烧伤面积可以按照公式作为估算幼儿烧伤后早期失液量,并以此作为制定合理液体治疗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陈俊明;黄树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152例,其中心肌梗死80例,心绞痛72例(稳定心绞痛32例,不稳定心绞痛40例).其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均排除、急性感染、创伤、肿瘤、风湿类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其中男65例,女87例,年龄20~50岁,平均44岁.健康对照组100例,无心、脑、肾疾病,体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秦惠萍;孔丽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在血液筛检中选用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检测方法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保证血液质量.方法 对检测梅毒抗体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抗原夹心法,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TP-ELISA抗原夹心法与金标准法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RU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LISA双抗原夹心法更适宜作为对血液筛检的方法.
作者:王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 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法对3 020例临床输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微柱凝胶法检出配血不合者71例,凝聚胺法检出配血不合者54例,漏检17例.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敏感、操作方便,更有效地保证了输血安全.
作者:周益强;肖倩;辛荣传;辛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运用整体护理,探讨对单采血小板整体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280例、干预组260例并全程运用整体护理.两组进行比较,包括对单采的认知程度、献血反应、频繁压力报警、中度以上的脂血、完成采集、产品量每袋达2.5×1011或以上、局部血肿形成、愿意再次捐献8项指标.结果 两组8项指标对比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既保证单采顺利采集,又有效提高成功采集率,保证了终产品血小板质量,对招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莫巧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可以为抢救成功、原发病治疗、健康恢复赢得时间.人工气道的有效护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研究进展和临床护理经验,从人工气道的妥善固定、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等方面来阐述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燕;张华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骨髓坏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骨髓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总结.结果 7例患者中1例原发病灶不明,1例由药物引起,其余5例原发病均为恶性疾病.7例患者均以骨髓坏死为首要表现,以骨痛和发热为主要表现,进行性贫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定,骨髓涂片可以见到典型的坏死改变.结论 骨髓坏死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行骨髓检查.
作者:张景茹;吕颖赟;刘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对临床患者中段尿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尿沉渣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尿路感染的一致性.方法 对UF-50检测出的白细胞数量和细菌数量分别和尿培养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UF-50检测出的白细胞数量和细菌数量与尿培养结果存在一致性.结论 在有效保证分析前质量的情况下,UF-50分析结果能准确预测尿培养结果,在无法保证分析前质量的情况下,将UF-50分析阴性结果作为排除尿路感染的依据可能更有意义.
作者:孙午;熊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白带常规的筛查项目.
作者:隋静;李云芳;陈维萍;王珊珊;徐龙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率呈下降趋势;梅毒抗体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征询和宣教,献血前增加必要的筛查可以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作者:邓曦;郑军;丁增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的筛查试验,不能代替尿沉渣镜检,原则上应对每一份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镜检.
作者:陈雪花;巩瑜;鲁厚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医学院校教育是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医学生形成医德的重要阶段,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医德状况.针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结合当前社会对医德的反应,探索医学高校政治思想理论教师在医学生医德培养方面的作用和有效举措,以期达到提高医德的目的.
作者:范明;范卫东;张献全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将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来本院急诊手术和急诊输血的2 892例患者进行4项传染性指标的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作者:杨多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对2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及相关文献的复习. 结果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过程中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危及生命,需高度重视.近年的研究认为,肝素可以通过免疫机制使血小板减少.结论 在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时应警惕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停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并对症处理.
作者:袁斌;郭晓丽;李斓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