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强;肖倩;辛荣传;辛康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变化与肝炎病变程度及病毒复制状况密切相关,其在血清中的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及病毒复制状况,动态监测其含量对临床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田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意义(χ2=4.49,P<0.05); 治疗组平均用氧时间(7±3)d,对照组(10±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8,P<0.001);治疗组机械通气4例(12.12%),对照组10例(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P<0.05).结论 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纳洛酮对早产极低体质量儿呼吸暂停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且安全.
作者:李晋蓉;李作娅;王洪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义(P>0.05).结论 DiasaysR/S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可代替人工计数方法用于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检测,而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KX-21血细胞分析仪均不能完全代替.
作者:李志方;索朗卓玛;林敏;雷秀霞;冯桂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c(对数回归)方程Y=23.48+7.20×ln X,其中Y为HCT值,X为烧伤面积.结论 在结合患儿体质量的基础上,烧伤面积可以按照公式作为估算幼儿烧伤后早期失液量,并以此作为制定合理液体治疗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陈俊明;黄树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性组的IL-6阳性率明显高于CA19-9阴性组,分别为81.25%和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6可以与CEA、CA19-9一同作为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的诊断、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周春刚;张志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孕产妇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1 187例孕产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用凝集法检测梅毒,如确证试验阳性者视为感染个案.结果 对2007~2008年孕期门诊建卡产前检查和临产住院检查者分组调查,梅毒的感染率为0.22%和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感染仅发现1例.结论 加强怀孕期间性传播疾病的检查意识,对减低新生儿感染率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黄湘宁;郑春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牙周病伴牙(牙合)畸形的矫正治疗.方法 对186例轻、中度牙周病前期进行牙周病治疗,然后再进行方丝弓、直丝弓固定矫治.结果 186例牙周病伴牙(牙合)畸形患者经矫治后获满意效果181例,无效及失效5例.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应早期治疗,预防更为重要,应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识,并积极矫正牙(牙合)畸形.
作者:尚代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骨性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往往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或/和下颌骨发育过度造成的,表现为面中1/3凹陷,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骨性反(牙合)的治疗比较复杂,很多学者提出应积极进行早期生长改型治疗.抑制下颌骨的过度发育一般没有很好的方法,对于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上颌骨的前方牵引治疗[1-2].笔者利用口外前方牵引矫治器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通过对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的头影测量分析,探讨其对硬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作者:尚代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间、手术方式、血红蛋白含量、肿瘤 TNM 分期等因素与感染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筛选出 6个术后感染相关因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低体质量,糖尿病,发热,围手术期输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低体质量,糖尿病,发热,围手术期输血浆与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有关,手术前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当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隐睾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 先天性隐睾右侧25例,左侧12例,双侧5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42例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30 min,住院时间3~4 d.随访长半年,术后一般效果满意.结论 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手术可行,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手术费用较低,手术耗材少,无术后并发症.腹腔镜技术对不同类型的隐睾治疗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何荣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本地区HBV感染率较高,应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贯彻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加强对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的管理,降低HBV感染率.
作者:陈华根;刘冰;陈宇宁;宋强;黄学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F=8.535,P=0.005;F=7.952,P=0.006);B组与健康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59,P=0.080);2型糖尿病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778,P<0.01).结论 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及病情的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曹阳;熊将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病变.在中国其发病年龄曲线高峰在40岁左右;淋巴瘤分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滤泡型比较少见,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与EB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电离辐射及遗传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与体征是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脾肿大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易侵犯咽喉、皮肤、骨髓、眼球等部位[1-3],本文作者发现1例恶性淋巴瘤脊髓、骨髓转移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比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通过对2007~2008年重庆市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促使参加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的单位不断提高检验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程海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在广泛应用肺结核化疗的今天,外科手术仍然是肺结核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消灭传染源及减少并发症都有积极意义[1].在临床工作中肺结核毁损肺仍非常常见,它是肺结核病程发展到后期的严重表现,它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由于部分患者长期反复排菌,也严重威胁公众的健康安全.朱养荣等[2]报道行肺切除术的556例肺结核患者中,因肺结核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术1l5例,占20.68%.
作者:张爱平;许建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在血液筛检中选用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检测方法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保证血液质量.方法 对检测梅毒抗体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抗原夹心法,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TP-ELISA抗原夹心法与金标准法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RU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LISA双抗原夹心法更适宜作为对血液筛检的方法.
作者:王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和0.996;(3)EDTA抗凝血浆与血清cTnI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cTnI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血清相比,EDTA抗凝血浆对cTnI的测定影响较小,肝素抗凝血浆对cTnI测定有较大影响.为缩短cTnI测定的TAT,可考虑采用EDTA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以快速检测临床患者的cTnI浓度,及时为临床评价心肌缺血损伤的程度提供依据.
作者:陈孝红;杨红英;杨成凤;高颖斐;刘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的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李本善;倪红兵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152例,其中心肌梗死80例,心绞痛72例(稳定心绞痛32例,不稳定心绞痛40例).其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均排除、急性感染、创伤、肿瘤、风湿类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其中男65例,女87例,年龄20~50岁,平均44岁.健康对照组100例,无心、脑、肾疾病,体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秦惠萍;孔丽蕊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