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杰;王萍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本院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4股腘绳肌腱及人工韧带移植物经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CL、PCL)53例,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取安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至5年4个月,平均随访3.4年. 膝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恢复到(92±13)°,术后6个月(114±11)°.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配合安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可达到满意程度.
作者:林东宁;孙向群;李百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讨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它们分别为(615.9±197.6)μg/L、(0.884±0.594)μg/L;正常对照组为(158.6±68.4)μg/L、(0.065±0.02)μg/L.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536,P<0.01),且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血清OX-LDL、S-100B蛋白的含量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欧阳春;赵秋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广东珠海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珠海丽拓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分离鉴定培养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690例标本共检出264株解脲支原体(Uu)和18株人型支原体(Mh);15例女性患者和3例男性患者为两种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培养的阳性率为男性20.5%,女性42.5%.6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53.4%和35.2%;Mh也呈同样趋势.交沙霉素的抑菌能力强,其敏感率为:Uu97.6%、Mh100%.结论 交沙霉素应作为本地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黄日皎;王东山;许显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甲强龙囊内注射配合石膏固定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总结2006~2008年采用甲强龙囊内注射配合石膏固定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8例,随访半年,1次性治愈32例,占84.2%,5例2次治愈,占13.2%,1例3次治愈,占2.6%,治愈率100%.结论 甲强龙囊内注射配合石膏固定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晖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通过选择低危献血者、血液检验、病毒灭活等措施可降低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1],其中献血员检验的筛查和血液检验是降低输血风险的重要环节,而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水平,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血液质量.作者结合多年来对实验室的管理体会,与同行探讨.
作者:林国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疗效.方法 12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尿蛋白减少,血浆清蛋白升高,血脂、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 Fbg)、D-二聚体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改善PNS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清蛋白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促进PNS的早期缓解.
作者:温向琼;侯静;刘靳波;刘琦;陈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胆汁酸是胆汁中一类24碳胆烷酸羟基衍生物总称,属内源性有机阴离子.人类胆汁中胆汁酸有15种,主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脱氧胆酸(DCA)、少量石胆酸(LCA)及微量熊脱氧胆酸(UDCA).
作者:刘金涛;席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甲亢伴心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报告、辅助检查等,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采用131I和对症治疗,根据复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随着甲亢的治愈和好转,心脏功能也同样得到改善,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用131I治疗,治愈率高,疗效肯定.
作者:向明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性脑病6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60例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精神症状,经治疗患者好转45例(75.0%),死亡15例(25.0%).结论 肺性脑病死亡率高,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国林;俆灵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高校目前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高等学校优劣的重要指标.社会服务是高校对社会的回报.教学与科研相对独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作者:董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程度.方法 取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镜下阴道清洁度的判定及相关病原体的检测.结果 以清洁度Ⅱ~Ⅲ度伴生殖道感染阳性率高87.53% (611/698).结论 随着卫生习惯及人们对生殖道感染认识的提高,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清洁度Ⅱ度的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房克爽;许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S-1000i实验室体外诊断血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计算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总重复性、白细胞分类的鉴定、可比性等对Sysmex XS-1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评价.结果 精密度CV值均在设计规定范围内,总重复性CV<5%符合标准;携带污染率小于2%符合标准要求;仪器白细胞分类与显微镜目测白细胞分类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612~0.950,仪器与SF-3000 CBC参数测定的相关系数为0.980~0.918;可比性P>0.4~0.5.结论 对Sysmex XS-1000i几项主要指标鉴定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是较好的全自动五分类仪器,能满足临床血液常规分析.
作者:马永能;张鹏;何芳;刘慧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对心肌酶学的影响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心肌酶谱并与20例健康小儿进行比较.结果 68例患儿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HBDH)、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可引起心肌酶谱一过性增高,可提示临床对患儿治疗时应针对性的保护心脏、肝脏,以免使病情加重.
作者:刘淑会;张霞;王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随着宣传工作的不断加深,我国的输血工作正逐步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机制转化,人们的献血观念逐步转变,无偿献血的队伍逐渐扩大,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已经取消有偿献身.
作者:许洪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牵引、中频电、超短波治疗、卧硬板床、佩戴腰围.对照组采用牵引、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燕;陈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出现的常见问题与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老年人出现不同的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通过观察痴呆老人是否出现记忆障碍、技能丧失等等问题,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使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通过给予痴呆老人提供适当的护理,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吴有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胱抑素C(Cys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CCr)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指标.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然后完全分解代谢,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所以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为恒定,成为反映GFR的灵敏指标.
作者:沈萍;张金磊;胡琼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LifeScan血糖仪测定结果准确性.方法 以参比法结果为横坐标,血糖仪与参比法结果之差为纵坐标,绘制改良Bland-Altman图.结果 血糖在小于或等于75 mg/dl(n=28)和大于75 mg/dl(n=65)两个范围内,95%以上的误差结果位于ISO15197控制线内.结论 改良Bland-Altman图评价血糖仪结果准确性符合ISO15197准则,方法简便,结果判定直观.
作者:夏寿扬;史菊;王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化,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送检痰标本2 541份,检出病原菌1 028株(40.5%),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86株(7.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地位,临床治疗需要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合理用药.
作者:吴蓉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