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吴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化,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送检痰标本2 541份,检出病原菌1 028株(40.5%),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86株(7.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地位,临床治疗需要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合理用药.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性脑病6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60例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精神症状,经治疗患者好转45例(75.0%),死亡15例(25.0%).结论 肺性脑病死亡率高,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国林;俆灵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2005~2008年的临床分离与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病例在临床的分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 分离出的96株主要来源于分泌物、痰、尿,全血等标本,而创面分泌物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率高.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连续3年分别为2.2%、4.0%和6.9%.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福州市第一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耐药问题与其他地区一样日趋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治疗,并为临床提供新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同时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作者:陈如花;吴晓榕;黄秀琼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动态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液保存液Ⅱ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目的 应用动态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液保存液Ⅱ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 通过对样品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的干扰试验,检测其回收率应在50%~200%范围.结果 确定血液保存液Ⅱ进行80倍稀释后可以有效地消除其对鲎试验的干扰.结论 Ati320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可以高效定量地测定样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替代凝胶法.

    作者:舒勤;樊晓蓉;王娟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和白细胞差异分析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利弊,以及二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应用.方法 对750份门诊尿液在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分别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检测,并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和红细胞,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和红细胞具有一定差异,应该在保障人工镜检的前提下,把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作为一种筛选试验.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超敏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合血常规检测在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疑似细菌感染住院新生儿同时进行hsCRP与血常规检测,分析这两种检测标准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hsCRP检测阳性为76例,血常规检测阳性为48例,两者结合检测阳性为86例.结论 hsCRP结合血常规检测能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陈颖;方文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在产后产褥感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 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与产后产褥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0例孕产妇,分别在产前1 d及产后不同时间段采集静脉血,用散射比浊法进行血清CRP检测,然后对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产后产褥感染组在产后3~7 d血清CRP水平高于非产褥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产褥感染组产妇CRP峰值延后,或下降过程中突然升高,并且CRP浓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CRP可早期发现产后产褥感染的存在,对临床及早治疗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练小芬;李小玲;孙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 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0.5%,药敏结果显示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可作为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赵德军;田维涛;胡昭宇;曹雁;毛跃;杨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基层血站实验室管理初探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通过选择低危献血者、血液检验、病毒灭活等措施可降低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1],其中献血员检验的筛查和血液检验是降低输血风险的重要环节,而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水平,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血液质量.作者结合多年来对实验室的管理体会,与同行探讨.

    作者:林国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冰冻保存的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适用性观察

    目的 观察一定条件下冰冻的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测定结果稳定性和适用性.方法 通过将正常值与异常值的两种质控血清复溶后,分成20份,分别保存于小离心管内,置普通冰箱冷冻室内,每日各取1份,在37 ℃水浴5 min复溶后并与同批号当日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同时分析ALT等20个项目;分别对两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冰冻的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放在37 ℃水浴5 min溶解后测定ALT等20个项目的 测定结果,与同批号当日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19个项目RCV比后者较低,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比后者稍低, RCV比后者低.结论 冰冻的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可用于室内质控;较冻干质控血清节约方便,且能减少瓶间差导致的误差.

    作者:张正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69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珠海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珠海丽拓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分离鉴定培养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690例标本共检出264株解脲支原体(Uu)和18株人型支原体(Mh);15例女性患者和3例男性患者为两种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培养的阳性率为男性20.5%,女性42.5%.6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53.4%和35.2%;Mh也呈同样趋势.交沙霉素的抑菌能力强,其敏感率为:Uu97.6%、Mh100%.结论 交沙霉素应作为本地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黄日皎;王东山;许显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关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高校目前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高等学校优劣的重要指标.社会服务是高校对社会的回报.教学与科研相对独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作者:董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中医治疗组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同时配合针灸;西药对照口服布洛芬,强的松;分别对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西药对照组为7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在缓解疼痛及复发率方面中医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 结论中医治疗组可能通过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养血息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应.

    作者:王立成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质量控制必要性探讨

    目的 探讨对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去白细胞血液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方法 对国内5个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均采用相同的质量指标进行评估.评估指标有:过滤效果(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回收率)、细菌内毒素、无菌试验、一般检查(外观、密闭性、标签、其他).结果 5个厂家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存在差异,并有2个厂家的产品质量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对同一厂家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质量检查45批次,其质量也存在差异,且均体现在过滤效果上.结论 建立对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使用单位应对供方实施质量评价合格准入制及每批用前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放行制.

    作者:樊小蓉;王娟娟;邹晓萍;舒勤;黎美君;贺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梅毒血清学实验的方法评价

    目的 探讨RPR、Trust、免疫印迹法(WB法)、血凝TPPA法、ELLSA法的敏感性.方法 RPR、Trust、WB法、血凝TPPA法、ELLSA法.结果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1)RPR试验结果,进口RPR试剂检测86份梅毒血清,阳性80份,阴性6份,阳性率94.2%.国产RPR检测86份梅毒血清,阳性78份,阳性率为90.1%.114份对照血清中进口RPR 10份阳性,国产试剂2份阳性.结果 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rust试验结果:试剂(1)、(2)检测86份梅毒血清,均为80份阳性,6份阴性,阳性率为94.2%.对照组中,两种试剂均有2份阳性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抗体检测:3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TPPA法测定86份梅毒血清,72份阳性,14份阴性,阳性率为83.7%.ELISA法测定86份梅毒血清,75份阳性,11份阴性,阳性率为87.2%.WB法测定86份梅毒血清,86例均为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0%.3种特异性抗体检测法检测114份对照血清无一份阳性.结论 比较3种方法检测抗体发现,WB法先检测到血清中的47000蛋白抗体,47000蛋白抗体可作为梅毒的早期诊断指标,45000、15500、17000蛋白抗体和心磷脂抗体在治疗后变化明显,可考虑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WB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梅毒的确诊,尤其对早期梅毒的诊断具有特殊的价值.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军队现行编制条件下处理好医教研关系的体会

    在现有军队编制体制条件下,作为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教员需要处理好医教研三者的关系.首先要完成好医疗任务,有过硬的医学知识;其次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进行科学研究.

    作者:潘凤;梁后杰;阮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实验室的细胞保存技术

    国内外,近年来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嗅鞘细胞等有关的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良恶性疾病的治疗.这些尖端技术的实验部分,有着较特殊的专业技术要求,如细胞制备、培养、保存,生长状态/细胞CD标志检测等.

    作者:陈国添;张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本刊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泌乳及子宫收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及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 选择采用硬膜外腔麻醉行剖宫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保留硬膜外导管,术毕注入0.25%布比卡因5~7 mL+吗啡1.5~2 mg复合液后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后肌盐酸哌替啶50~100 mg镇痛,观察两组术后3 d内产妇泌乳的情况并记录;术后24、48 h宫底高度以及两组术前、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有无改变.结果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与传统肌注哌替啶比较:前者泌乳时间早(P<0.05),两者宫底高度一致(P>0.05),对照组术后的血压和心率较术前加快.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从而促进早泌乳,但并不影响子宫收缩,不改变生命体征的参数,是基层保健院保证母婴安全的有效镇痛方法.

    作者:朱白丽;卫徐萍;王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Rh抗体在凝聚胺方法漏检的分析

    目的 了解弱Rh抗体在不同凝聚胺试剂中的漏检的情况.方法 将在凝聚胺法中漏检的1例Rh抗体用3种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凝聚胺试剂进行检测,同时用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微柱凝胶法进行对照.结果 该抗体在3种凝聚试剂中均未被检出,而在其他方法中均检出.结论 凝聚胺试剂对弱的Rh抗体有漏检的情况.

    作者:王芳;毛伟;黄霞;张蕾;林丽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程度.方法 取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镜下阴道清洁度的判定及相关病原体的检测.结果 以清洁度Ⅱ~Ⅲ度伴生殖道感染阳性率高87.53% (611/698).结论 随着卫生习惯及人们对生殖道感染认识的提高,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清洁度Ⅱ度的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房克爽;许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