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向琼;侯静;刘靳波;刘琦;陈明
目的 探讨药物对检验医学结果影响机制与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药物对检验医学的影响.结果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均可影响检验医学结果.结论 了解和研究药物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可以给临床提供更科学、更准确地解释和判断结果,对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诊断符合率,改进检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立平;陈树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甲亢伴心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报告、辅助检查等,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采用131I和对症治疗,根据复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随着甲亢的治愈和好转,心脏功能也同样得到改善,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用131I治疗,治愈率高,疗效肯定.
作者:向明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评价淋病奈瑟菌(NG)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菌培养和革兰(Gram)染色.结果 PCR共检测461份白带和尿道分泌物标本,NG-DNA阳性123份,阳性率为26.68%,男性107份尿道分泌物,NG-DNA 47份,阳性率为43.39%;女性35份阴道分泌物,NG-DNA 76份,阴性率为21.47%.经统计学处理,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培养:35份男性尿道分泌物检出淋病奈瑟菌8份,检出率为22.85%.Gram染色288份标本,找到NG 44份,检出率为15.27%.男性尿道分泌物210份,检出NG 38份,检出率18.09%,阴道分泌物78份,检出NG 6份,检出率为7.69%.3种检测方法经统计学处理,χ2=15.68,P<0.01,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G 3种检测方法以PCR为灵敏,且特异性强.细菌培养检出率次之.Gram染色再次之.Gram染色检出率虽较低,特异性高,在基层医院无PCR设备及细菌培养条件者可首选,在男女性病患者症状明显,脓性分泌物较多,直接涂片作Gram染色是一种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结果 报告快速,深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欢迎.有细菌培养条件的医院,如性病患者有症状,无论有无脓性分泌物,每例力争在用药前作细菌培养+药敏,一是通过细菌培养不但检出NG,还可检出化脓性球菌和G-杆菌,甚至一些真菌,如念珠菌.二是能得到耐药性监测,细菌对哪些抗生素耐药,避免使用,减少浪费医疗费用及耐药性菌珠产生.PCR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如Gram染色未找到NG,细菌培养因用药末分离到细菌,应作PCR检测,能显示出PCR的优越性及独到之处.
作者:黄培忠;马超;黄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通过选择低危献血者、血液检验、病毒灭活等措施可降低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1],其中献血员检验的筛查和血液检验是降低输血风险的重要环节,而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水平,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血液质量.作者结合多年来对实验室的管理体会,与同行探讨.
作者:林国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对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去白细胞血液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方法 对国内5个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均采用相同的质量指标进行评估.评估指标有:过滤效果(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回收率)、细菌内毒素、无菌试验、一般检查(外观、密闭性、标签、其他).结果 5个厂家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存在差异,并有2个厂家的产品质量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对同一厂家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质量检查45批次,其质量也存在差异,且均体现在过滤效果上.结论 建立对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使用单位应对供方实施质量评价合格准入制及每批用前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放行制.
作者:樊小蓉;王娟娟;邹晓萍;舒勤;黎美君;贺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乳酸检测在小儿脑膜炎临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显色法检测125例患儿的脑脊液乳酸(CSF-LA)水平.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CSF-L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脓性脑膜炎组CSF-LA水平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0.05),且经正规治疗1周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CSF-L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01),而结核性脑膜炎组患儿其CSF-L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CSF-L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LA水平检测对小儿脑膜炎的鉴别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动态观察CSF-LA水平的变化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尤灿;张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高校目前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高等学校优劣的重要指标.社会服务是高校对社会的回报.教学与科研相对独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作者:董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S-1000i实验室体外诊断血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计算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总重复性、白细胞分类的鉴定、可比性等对Sysmex XS-1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评价.结果 精密度CV值均在设计规定范围内,总重复性CV<5%符合标准;携带污染率小于2%符合标准要求;仪器白细胞分类与显微镜目测白细胞分类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612~0.950,仪器与SF-3000 CBC参数测定的相关系数为0.980~0.918;可比性P>0.4~0.5.结论 对Sysmex XS-1000i几项主要指标鉴定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是较好的全自动五分类仪器,能满足临床血液常规分析.
作者:马永能;张鹏;何芳;刘慧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胱抑素C(Cys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CCr)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指标.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然后完全分解代谢,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所以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为恒定,成为反映GFR的灵敏指标.
作者:沈萍;张金磊;胡琼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与产后产褥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0例孕产妇,分别在产前1 d及产后不同时间段采集静脉血,用散射比浊法进行血清CRP检测,然后对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产后产褥感染组在产后3~7 d血清CRP水平高于非产褥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产褥感染组产妇CRP峰值延后,或下降过程中突然升高,并且CRP浓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CRP可早期发现产后产褥感染的存在,对临床及早治疗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练小芬;李小玲;孙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本县地处四川省边远山区,人们的生育观念与经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作者长期工作在计划生育部门的第一线,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作者:刘琢;苏培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疗仪器也日新月异,高精密仪器不断投入医疗领域,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帮助.KX-21型血球计数仪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一种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采用微电脑操作,检测标本方便、准确、快捷、自动化程度较高.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被广泛应用到各级医院临床血常规检验中.
作者:邓方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清蛋白(PA)水平的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及50名健康体检儿童,行血清CRP和PA检测,患儿同时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行血清学检查和微生物培养. 结果 (1)感染细菌的患儿CRP和PA水平与感染病毒患儿及健康对照组相比,CRP明显升高,PA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感染细菌患儿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后1周的CRP和P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急性细菌性感染时,检测其血清CRP和PA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连续检测其CRP和PA水平还有助于观察疗效和用药评估.
作者:谢汉辉;李水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应用,不但减轻了检验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然而近作者发现了1例因EDTA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假性血小板减少在日常工作中很少见,原因一是使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且血中含有EDTA依赖性抗体,二是标本中含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冷凝集素.
作者:陈丽红;王海英;孙百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讨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它们分别为(615.9±197.6)μg/L、(0.884±0.594)μg/L;正常对照组为(158.6±68.4)μg/L、(0.065±0.02)μg/L.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536,P<0.01),且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血清OX-LDL、S-100B蛋白的含量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欧阳春;赵秋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区县无偿献血现状,为制定无偿献血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中心血库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资料,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献血频次和一次献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献血人群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女性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献血年龄主要集中在36~45岁;中学学历、自由职业者是我区献血人群的主力军;初次献血人群仍然较多;献400 mL血液比例不高,但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县无偿献血宣传的重视和投入,使区县无偿献血与全国同步.
作者:张生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弱Rh抗体在不同凝聚胺试剂中的漏检的情况.方法 将在凝聚胺法中漏检的1例Rh抗体用3种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凝聚胺试剂进行检测,同时用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微柱凝胶法进行对照.结果 该抗体在3种凝聚试剂中均未被检出,而在其他方法中均检出.结论 凝聚胺试剂对弱的Rh抗体有漏检的情况.
作者:王芳;毛伟;黄霞;张蕾;林丽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本实验室离子选择电极法(ISE)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K+、Na+、Cl-离子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以重复性和准确性佳的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为目标系统(ISE直接法),上海ROCHE9180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系统为检测系统(ISE间接法)、检测125份患者新鲜血清的K+、Na+、Cl-对定值血清及125份标本同时进行检测,得到两组数据,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对定值血清测定的结果与给的定值较接近,证明两种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125份标本测得的结果两种方法也具可比性.各检测系统测定K+、Na+、Cl-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B系统与A系统比较:B系统的K+、Na+、Cl-符合要求.结论 上海ROCHE9180离子选择电极间接法更适合急诊使用,AU2700生化分析仪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法结果准确,适合常规批量测定.
作者:秦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RPR、Trust、免疫印迹法(WB法)、血凝TPPA法、ELLSA法的敏感性.方法 RPR、Trust、WB法、血凝TPPA法、ELLSA法.结果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1)RPR试验结果,进口RPR试剂检测86份梅毒血清,阳性80份,阴性6份,阳性率94.2%.国产RPR检测86份梅毒血清,阳性78份,阳性率为90.1%.114份对照血清中进口RPR 10份阳性,国产试剂2份阳性.结果 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rust试验结果:试剂(1)、(2)检测86份梅毒血清,均为80份阳性,6份阴性,阳性率为94.2%.对照组中,两种试剂均有2份阳性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抗体检测:3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TPPA法测定86份梅毒血清,72份阳性,14份阴性,阳性率为83.7%.ELISA法测定86份梅毒血清,75份阳性,11份阴性,阳性率为87.2%.WB法测定86份梅毒血清,86例均为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0%.3种特异性抗体检测法检测114份对照血清无一份阳性.结论 比较3种方法检测抗体发现,WB法先检测到血清中的47000蛋白抗体,47000蛋白抗体可作为梅毒的早期诊断指标,45000、15500、17000蛋白抗体和心磷脂抗体在治疗后变化明显,可考虑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WB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梅毒的确诊,尤其对早期梅毒的诊断具有特殊的价值.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病例在临床的分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 分离出的96株主要来源于分泌物、痰、尿,全血等标本,而创面分泌物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率高.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连续3年分别为2.2%、4.0%和6.9%.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福州市第一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耐药问题与其他地区一样日趋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治疗,并为临床提供新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同时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作者:陈如花;吴晓榕;黄秀琼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