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敏;王佳玲;杨士华
目的 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涂片配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涂片2 351例,年龄18~76岁.临床医生用细胞刷刷取宫颈及宫颈管内脱落细胞,放入装有保存液的小瓶中,送到细胞室用TCT制片机制片,常规巴氏染色,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诊断.结果 2 351例中满意2 248例(95.6%);基本满意75例(3.2%);不满意28例(1.2%).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L)、鳞状细胞癌(SCC)构成比分别是5.23%、1.11%、0.17%、0.09%,阳性比率为6.6%.结论 TCT涂片配合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病变.
作者:许洪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了解临床常见的变应性疾病特异性变应原,为临床快速、准确寻找变应原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本院AR患者经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并比较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和成人中的阳性率.结果 138例AR患者中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高(77/138),其后依次为蟑螂(36/138),猫、狗毛皮屑(20/138),矮豚草、蒿(9/138),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6/138),真菌组合(5/138);在食入性过敏原中以牛肉,羊肉高(16/138),其次为牛奶(13/138),腰果、花生、黄豆(6/138),小麦(5/138),芒果(4/138).吸入性变应原在成人组和儿童组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两组间阳性率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P<0.01).结论 临床AR患者寻找特异性变应原应优先选择本地区常见的变应原谱,儿童患者应同时检测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以便快速、准确寻找相应变应原,为AR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吴贤;郑登滋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大量输血是指24 h内输血量大于或等于患者循环血容量或输注的浓缩红细胞大于10 U,亦或指在1 h内输入的浓缩红细胞大于4 U[1].常用于抢救急性失血所致血容晕急骤减少,血压快速下降的急诊患者.
作者:周松伟;张小斌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血液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美国Dade公司的Micro Scan Walk 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NC31、PC20复合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6株(57.7%);革兰阳性球菌105株(41.5%);真菌2株(0.8%).居前6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结论 血液感染患者菌种复杂,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用性发生.
作者:张琼;姜良飞;胡永林;陈泽慧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镇痛效果对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环(IUD)取出的影响.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重庆市渝中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女性室70例绝经后妇女带IUD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取环手术.观察组:笑气吸入镇痛进行IUD取出;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进行IUD取出.结果 绝经1年内:观察组24例IUD全部成功取出,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4例,21例成功取出,有效率为87.5%.绝经1年后:观察组11例,9例成功取出,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11例,6例成功取出,有效率为54.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镇痛能明显消除患者对绝经后取环手术的害怕、恐惧心理,为成功取出IUD起着重要作用.绝经1年内取环总有效率为93.75%,因此,IUD在绝经后1年内应及时取出.
作者:王瑶;冯向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采用不同仪器和不同方法测定动脉和静脉血的钾离子和钠离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对31例本院住院患者同时采集动脉血和静脉血,采用ABL7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以下简称ABL700)分析动脉全血中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用Vitro-95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以下简称Vitro-950)测定动脉和静脉血血浆中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结果 用ABL700测定动脉全血中的钾离子均低于Vitro-950测定动脉和静脉血血浆中的钾离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itro-950测定动脉和静脉血血浆中的钾离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L700测定动脉血全血中的钠离子、Vitro-950测定动脉血血浆中的钠离子与Vitro-950测定静脉血血浆中的钠离子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气分析中检测的动脉全血的钾离子还不能代替生化仪检测动脉和静脉血血浆中的钾离子,而钠离子则可以.
作者:纪小霞;陈伟霖;吴阿阳;陈美玲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研究464:例体检者体质量、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及其关系,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64例体检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性别、年龄分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及相关关系;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进一步按性别、BMI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结果 在464例体检者中男性血清尿酸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也有差异.肥胖组的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肥胖者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肥胖影响血脂、血尿酸、血糖代谢,降低体质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丽华;李庆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与儿童疾病的关系,指导儿童合理膳食.方法 详细询问儿童的有关饮食、生活习惯等,检测其中53例反复感染儿童的微量元素,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儿童的锌、铁、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和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反复感染与饮食习惯、喂养方式、微量元素缺乏和免疫功能低下相关,应根据病因对症防治.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常规苏木素伊红(HE)手工染色质量,缩短染色时间.方法 使用光波-微波技术对病理组织标本切片做HE染色,以本室常规处理方法作为对照.结果 使用光波-微波技术的HE染色效果优于普通HE染色效果.结论 在HE手工染色过程中,使用光波-微波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染色效果,并缩短染色时间.
作者:龙建洲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慢性前列腺炎在病原学捡查及药敏试验指导下,常规途径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 对16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手淫方式采集精液,做细菌培养及应用12种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结果 共培育178株细菌,发现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152株(85.39%),革兰阴性菌26株(14.61%),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144例,有效率85.71%.结论 根据精液的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常规途径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陈梅卫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微阵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rray-ELIS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和Array-ELISA同时检测150例样本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HBsAg,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两种方法对150例样本的检测结果经卡方检验证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HBsAg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6.7%,其余指标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均为100.0%.结论 Array-ELISA与ELISA试剂盒有极高的符合率,初步证明其可以满足临床输血前检测的要求.
作者:张国珍;谭兵;詹廷西;李青;李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增强免疫法(EMIT)在检测患者体内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PB)、苯妥英(PHT)及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将检测对象按测定项目、性别、年龄对同一患者的标本同时用HPLC和EMIT进行检测,以HPLC参考方法为准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BZ)纽中A1组(所有检测对象)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2.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女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男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4组(年龄小于20岁)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5组(年龄大于或等于20岁)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T)组总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组总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IT与HPLC参考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灵玲;董仙;梁茂植;余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肌酐(Cr)与早期肾损害关系,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采用快速免疫透射法检测145例糖尿病患者和133例高血压患者尿中mAlb、cr及mAlb/Cr,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mAlb/Cr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lb/Cr是作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诊断早期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辉;臧晓陵;谢而付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重症肺炎患者部分血栓前状态(PTS)相关指标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重症肺炎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并计数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结果 重症肺炎组PLT降低,WBC增高,PT、APTT延长,Fg增高,D-D及FDP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PLT水平与PT、APTT、Fg呈显著相关(r=0.416、0.521、0.458).重症肺炎组WBC水平与PT、APTT、Fg呈显著相关(r=0.387、0.524、0.486).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紊乱,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注意PTS相关指标的监测,对于重症肺炎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国锋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机械通气已成为危重症监护领域治疗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治疗手段,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解剖及自然防御功能,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因此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机械通气的疗效.
作者:胡晓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输血医学足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安全有效地在临床输注,使患者受益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科学.输血医学的演变从神秘到科学历经了近400年历史,从带有浓厚宗教和迷信色彩的早期输血,到伴随抗凝剂的发明使用和发现血型后的理件输血,使人类临床输血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了临床治疗上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Genos System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 研究Genos System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结果 通过对其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将之实施于实际工作中.结论 仪器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定期的维护保养对于仪器的使用质量及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作者:安映红;马红雨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分别对云南省怒江、迪庆、大理、临沧、楚雄和西双版纳的14株带绦虫标本进行分子鉴定分析.方法 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取13株牛带绦虫标本株、1株猪带绦虫株、2株亚洲带绦虫标准株和1株牛带绦虫标准株的成节或孕节节片.提取总DNA,随机选择12条引物进行RAPD分析,SPSS软件构建不同地理株系统发育树.结果 12条随机引物共扩增片段134个(以相同bp数为依据),单条引物扩增片段范围为3~22个,平均扩增片段11.17个.P1~6、P9和P11可扩增出特异条带.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怒江1~4号(NJ1~4)、迪庆1~3号(DQ1~3)、大理2~3号(DL2~3)与亚洲带绦虫都匀株标准(BZ1)和亚洲带绦虫大理株(BZ3)汇为一支,属于亚洲带绦虫;临沧1号(LC1)、楚雄1号(CX1)、西双版纳1号(BN1)和牛带标准株(BZ2)汇为一支,属于传统牛带绦虫;2支结合后与DL1结合.结论 云南省存在3种带绦虫的流行.RAPD可以用于带绦虫鉴定,同时也为亚洲带绦虫的具体分类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辉;杨毅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庆第三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DADE公司的Microscan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所有被测药物中对178株鲍曼不动杆菌抗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但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2008年已达41.2%.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朱晓华;林青青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100例健康人及慢性肠炎、慢性口腔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性肠道感染患者各50例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S-IgA)值,探讨唾液中S-Ig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唾液中S-IgA.结果 慢性肠炎、慢性口腔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唾液中S-IgA明显低于健康组,急性肠道感染恢复期唾液S-IgA显著高于健康组.结论 唾液中S-IgA的含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急性肠道感染恢复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田鑫华;付涤非;刘曙平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