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笑气镇痛在取宫内节育环中的应用

王瑶;冯向英

关键词:绝经后, 宫内节育器, 笑气, 取环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镇痛效果对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环(IUD)取出的影响.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重庆市渝中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女性室70例绝经后妇女带IUD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取环手术.观察组:笑气吸入镇痛进行IUD取出;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进行IUD取出.结果 绝经1年内:观察组24例IUD全部成功取出,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4例,21例成功取出,有效率为87.5%.绝经1年后:观察组11例,9例成功取出,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11例,6例成功取出,有效率为54.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镇痛能明显消除患者对绝经后取环手术的害怕、恐惧心理,为成功取出IUD起着重要作用.绝经1年内取环总有效率为93.75%,因此,IUD在绝经后1年内应及时取出.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了解临床常见的变应性疾病特异性变应原,为临床快速、准确寻找变应原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本院AR患者经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并比较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和成人中的阳性率.结果 138例AR患者中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高(77/138),其后依次为蟑螂(36/138),猫、狗毛皮屑(20/138),矮豚草、蒿(9/138),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6/138),真菌组合(5/138);在食入性过敏原中以牛肉,羊肉高(16/138),其次为牛奶(13/138),腰果、花生、黄豆(6/138),小麦(5/138),芒果(4/138).吸入性变应原在成人组和儿童组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两组间阳性率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P<0.01).结论 临床AR患者寻找特异性变应原应优先选择本地区常见的变应原谱,儿童患者应同时检测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以便快速、准确寻找相应变应原,为AR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吴贤;郑登滋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ROC曲线评价T细胞亚群、PLT、ESR和CRP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T细胞亚群、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川崎病(KD)患者中的变化,运用ROC曲线分析它们在K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本院收治的KD患儿33例(实验组)和具有相似体征的非KD患儿34例(对照组),于入院3 d内分别测定T细胞亚群、PLT、ESR和CRP,并观察其ROC曲线特征.结果 实验组的CD3+、CD3+CD4+、CD3+CD8+测定值分别为:(67.2±9.42)%、(39.0±9.93)%、(24.8±7.42)%;对照组的CD3+、CD3+CD4+、CD3+CD8+测定值为:(65.1±12.6)%、(38.2±10.8)%、(24.3±8.4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LT、ESR和CRP测定值分别为:(406.2±167.3)×109/L、56.0(59.5)mm/h、21.0(60.2)mg/L;对照组PLT、ESR和CRP测定值分别为:(284.7±105.9)×109/L、12.0(18.75)mm/h、8.0(10.5)mg/L,其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LT、ESR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1.2%、89.1%、70.2%;诊断界值分别为:336.5×109/L、15.0 mm/h、14.5 mg/L.结论 T细胞亚群在KD早期的变化不明显,其诊断可靠性较低;而PLT、ESR和CRP分别在336.5×109/L、15.0 mm/h、14.5 mg/l,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力,能作为KD早期诊断的观察指标.

    作者:黄家禹;宋秀宇;洪强;戴淑惠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006~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庆第三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DADE公司的Microscan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所有被测药物中对178株鲍曼不动杆菌抗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但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2008年已达41.2%.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朱晓华;林青青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呼吸道梗阻且通气困难时,环甲膜穿刺通气是应急处理的重要手段[1-3].气管切开、气管捕管和纤支镜气管插管等通气方式需要相应的操作技术和设施.目前已有环甲膜穿刺针的文献报道.但都是自制的,不规范的,临床上国内尚无成熟的产品[4-5].国外的穿刺套管针需要高频喷射呼吸[6-7].根据简捷、有效、安伞的原则[8-9],作者就环甲膜穿刺的器材作出改进设计--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

    作者:姜勇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血液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血液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美国Dade公司的Micro Scan Walk 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NC31、PC20复合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6株(57.7%);革兰阳性球菌105株(41.5%);真菌2株(0.8%).居前6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结论 血液感染患者菌种复杂,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用性发生.

    作者:张琼;姜良飞;胡永林;陈泽慧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真空采血系统临床应用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标本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方法,从20世纪40年代发明真空采血技术到现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它弥补了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的许多不足.真空采血系统具有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操作方便、自动定量等优点,大大节省采血时间,减少医患双方感染概率,提高检验质量.但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新正;王威巍;刘红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门诊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门诊手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衡量与评价,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 门诊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无护理差错发生,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 在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门诊手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是前提,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能力是基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关键,加强风险监控、狠抓落实是实现安全护理的保障.

    作者:张学兵;周蓉;徐红芳;罗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检测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肌酐(Cr)与早期肾损害关系,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采用快速免疫透射法检测145例糖尿病患者和133例高血压患者尿中mAlb、cr及mAlb/Cr,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mAlb/Cr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lb/Cr是作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诊断早期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辉;臧晓陵;谢而付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464例体检者体质量、血脂、血糖、尿酸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464:例体检者体质量、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及其关系,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64例体检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性别、年龄分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及相关关系;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进一步按性别、BMI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结果 在464例体检者中男性血清尿酸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也有差异.肥胖组的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肥胖者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肥胖影响血脂、血尿酸、血糖代谢,降低体质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丽华;李庆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77例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和评价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MP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的MP-D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hs-CRP和MP-IgM的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MP-DNA和h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hs-CRP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以MP-DNA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MP-DNA和hs-CRP二者相差无几.结论 MP-DNA检测时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吴宏图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回顾性分析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配制硼酸缓冲液、聚乙二醇(PEG)-硼酸缓冲液,通过721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的浊度,计算其OD值.对确诊的176例RA患者、其他疾病30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CIC检测.其中RA患者中抗核抗体(ANA)阳性为88例,弱阳性7例,阴性81例.结果 RA患者CIC的平均OD=0.21(0.69~0.03);,ANA阳性RA患者CIC的平均OD=0.24(0.44~0.03);ANA阴性RA患者CIC的平均OD=0.19(0.69~0.07);其他疾病CIC的平均OD=0.17.结论 CIC在RA的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科室CIC的0D正常参考值为0~0.15.

    作者:焦鑫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假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以下简称UF50)检测的红细胞阳性结果与显微镜下检测结果,探讨结果差异性的因素.方法 对UF50检测出的992例尿红细胞阳性尿标本同时用传统显微镜检测.结果 显微镜检测方法对UF50红细胞阳性标本的阳性率为85.6%.结论 UF50检测到红细胞阳性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测以提高尿液检验质量.

    作者:彭慧文;吴耀良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8年1~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阳性非重复分离的164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有125株(76.2%),其中尤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有104株(63.5%);革兰阳性球菌35株(21.4%);真菌4株(2.4%).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60.6%(63/104),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建敏;王佳玲;杨士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维生素D类似物在慢性肾脏疾病中除骨和矿质代谢以外的可能机制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且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维生素D(VitD)类似物广泛用于CKD相关的骨和钙磷代谢障碍疾病.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VitD类似物除对骨和矿质代谢的经典作用外.可能还存在其他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VitD类似物在CKD中的抗蛋白尿和肾保护作用以及其对骨和矿质代谢以外的其他作用机制.

    作者:吴锦林;冉倩;童朝阳;李虎进;侯卫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03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为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以控制院内感染,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6~2007年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2006~2007年259例痰标本中栓出致病菌203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3株,革兰阴性杆菌129株,酵母样真菌29株,革兰阳性杆菌2株.革兰阳性球菌时万古敏感率高达到10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1.9%.结论 院内感染以假单胞菌属、酵母样真菌、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菌群,分别占25.1%、14.3%、12.8%、10.3%、7.9%、7.4%、6.9%.随着细菌产酶率及多重耐药率的增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十分必要.

    作者:陆其兵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湛江市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血液黏度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湛江市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的血液黏度指标,通过对血液黏度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来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血液黏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北京普利生N6B+锥板式黏度计测定30~80岁的400例健康人的血液黏度,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各项血液黏度指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40~49岁年龄组和女性50~59岁年龄组血液黏度指标数值高.男性50岁以后年龄组和女性60岁以后年龄组血液黏度指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结论 性别和年龄是影响血液黏度指标的重要因素.

    作者:奉顺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35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涂片配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涂片2 351例,年龄18~76岁.临床医生用细胞刷刷取宫颈及宫颈管内脱落细胞,放入装有保存液的小瓶中,送到细胞室用TCT制片机制片,常规巴氏染色,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诊断.结果 2 351例中满意2 248例(95.6%);基本满意75例(3.2%);不满意28例(1.2%).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L)、鳞状细胞癌(SCC)构成比分别是5.23%、1.11%、0.17%、0.09%,阳性比率为6.6%.结论 TCT涂片配合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病变.

    作者:许洪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医院人力资本管理探讨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同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内学者通过大量研究,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提出了新世纪我国医院应从10个方而加强管理,以保证医院在日益激烈和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王田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儿童感染性疾病与微量元素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与儿童疾病的关系,指导儿童合理膳食.方法 详细询问儿童的有关饮食、生活习惯等,检测其中53例反复感染儿童的微量元素,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儿童的锌、铁、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和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反复感染与饮食习惯、喂养方式、微量元素缺乏和免疫功能低下相关,应根据病因对症防治.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不同洗板方式对ELISA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3种洗板方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同一批号试剂盒的阴,阳性标准品及同一批号的质控品.将质控品平行检测31孔(A行前5孔依次为空白1孔、N对照2孔、P对照2孔).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洗板方法有3种:方法1洗液按1:20稀释,采用人工方式洗板,每次浸泡60 s,洗涤6次;方法2洗液按1:20稀释,采用洗板机洗板,每次浸泡60 s,洗涤6次;方法3洗液按1: 20稀释,用洗板机洗板,不需浸泡,洗涤8次.结果 方法1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方法2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方法3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3,P>0.05);方法1与方法2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1);方法1与方法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方法2与方法3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叉(t=0.23,P>0.05).结论 方法3既能节省人工又能避免人为操作而形成的偏差,值得同界人士借鉴.

    作者:唐柳生;刘和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