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9例居家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调查及干预对策

韦金一

关键词:生活方式, 糖尿病,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调查109例居家糖尿病(DM)患者的生活方式及从医行为,分析调查结果,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DM生活方式调查表对在健康体检中血糖值高,既往已诊断为DM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9%DM患者能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能较好控制饮食,掌握主副食搭配, 27.5%DM患者能坚持运动.结论 DM患者居家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不符合DM治疗要求,为有效控制DM,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10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白细胞的变化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与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10例hs-CRP升高的患者(>10 mg/L),同时检测其白细胞总数.结果 白细胞计数增高组38例,hs-CRP值(37.5±12.3)mg/L;白细胞计数正常组56例,hs-CRP值(22.5±7.5)mg/L.白细胞计数降低组16例,hs-CRP值(17.2±7.1)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者对细菌性感染起着协同诊断的作用,但hs-CRP检测结果比白细胞计数对诊断更为敏感;hs-CRP越高,白细胞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

    作者:吴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20例无痛胃镜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观察组患者120例,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给予胃镜检查,同期对照组常规操作120例.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胃镜检查中流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等不适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难以忍受和不舒适的感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适和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是易被接受、无痛苦的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云;刘国林;张榕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7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原因,以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方法 观察70例患者的163例次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为26.4%.其中急性白血病(AL)组为18.5%,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为36.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7.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为23.1%.结论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复杂,血小板输注应视患者情况作出综合判断,避免或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作者:李强;计成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使用国产试剂与原装试剂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使用国产试剂与原装试剂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50例标本分别在XS-800i血细胞分析仪上使用国产试剂与原装进口试剂时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使用两种试剂所测的5个项目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在XS-800i血细胞分析仪上使用时相关性良好,呈正相关,可以替代使用.

    作者:孙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推广和普及,血液分析仪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血常规分析中.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检验工作中广泛应用.在每天的血细胞分析工作中都会遇到白细胞、红细胞直方图正常,但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血小板数目减少的标本.

    作者:邓燕;高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将DM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空腹血中的RBP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 DM患者血RBP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BP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燕;高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00例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

    目的 总结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放疗患者早期采用心理护理、辐射防护、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未发生Ⅳ皮肤损伤,局部未发生感染,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结论 早期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推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减轻皮肤损伤程度;发生皮肤损伤后,加强局部护理,可有效减轻和控制局部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放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瑶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4例麻疹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麻疹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09年1~3月黔江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4例麻疹并发肺炎患者,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14例麻疹并发肺炎患者,经过精心全程的治疗与护理,均治愈出院,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 总结麻疹并发肺炎患者护理经验,认为护理重点为注意多器官的监护观察,做好发热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作者:谭小燕;冉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 094例孕妇全血微量元素缺乏的调查

    目的 了解孕妇不同孕期血液铁、钙、锌、镁、铜5种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为孕妇保健提出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液5种微量元素,分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种微量元素测定,铁、钙、锌、镁、铜缺乏分别为42.60%、35.23%、14.26%、1.56%、0.31%.不同孕期5种微量元素缺乏各有特点.结论 不同孕期5种微量元素缺乏各有特点.早孕以缺铁为主,中、晚孕期以缺乏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为主,孕妇应及时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

    作者:李继慧;冯春锋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5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52例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术后止血方法分成动脉压迫止血器组(n=158)和人工压迫止血器组(n=94),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及卧床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及卧床不适明显减少,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少并且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志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Olympus AU400故障分析与维修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是由日本Olympus光学株式会社制造,每小时能进行 400项测试,可以随时插入急诊标本 ,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本科室于2001年9月购进该仪器,通过作者多年实际操作,维护及维修工作,摸索总结出该仪器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故障的维护维修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俭权;陈国新;陶珊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3 833例内窥镜检查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流行病学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有很高的感染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占世界人口1/3的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2%~5%为慢性感染,在我国有超过1亿的HBV携带者[1].

    作者:裴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20 mg/d;B组41例,口服米非司酮15 mg/d.均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同时检测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孕激素、雄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A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47.8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醋酸棉酚片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药物,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程莉;钟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Ⅰ组:30例新发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d,共4周.如血压未达标,仍大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则将美托洛尔缓释片加到95 mg/d,继续用4周,若血压仍未达标则另加用长效钙拮抗剂非洛地平5 mg/d至12周.Ⅱ组:20例既往服用美托洛尔平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等量替换的原则,即47.5 mg美托洛尔缓释片替换50 mg美托洛尔平片,总观察时间4周.观察降压效果、心率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等.结果 患者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95.0 mg,每天1次,4~8周后,80%以上降压达标,并能维持24 h持续降压效果;在心率方面,美托洛尔缓释片有轻度的减慢作用,未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心率小于55次/分),没有看到其明显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及肝功能酶、肌酐升高的毒副作用;另外按照等量替换原则将美托洛尔平片替换为缓释片其降压效果相当.结论 作为传统降压药物的新型制剂,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作用肯定,价格适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管高峰;李正武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汉滩病毒重组核蛋白的克隆构建和活性初探

    目的 制备新型高效的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用于汉滩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型诊断.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汉滩病毒S基因的截短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将包涵体进行胶上回收,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抗原性.结果 纯化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103的重组蛋白,可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健康人血清为阴性对照.结论 研究得到的重组核蛋白在HFRS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暖;乐军;王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儿童感染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医院患者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506株,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儿童感染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2.4%,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54.3%;住院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64.3%,门诊患者的MRSA占20.6%;尿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高(83.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5.6%;住院患者CNS中MRCNS占90.8%,门诊患者MRCNS占62.2%;来自血液标本的CNS中MRCNS检出率高(93.0%).CNS的分布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46.5%).MRSA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有很高的耐药率,均达80.0%以上.MRCNS除氯霉素及利福平外,对所测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0%以上.结论 标本来源不同,葡萄球菌的分布也不同.葡萄球菌耐药率有所上升,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有较大差异.

    作者:常迺萍;李整社;贾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与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是衡量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目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特别是在新建本科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专业知识薄弱的问题.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如何以检验技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加强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是医学检验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毕业后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建立实习前、毕业前的培训制度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姚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两种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检测和传统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BV快速检测试剂盒和两种方法对20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方法较为繁琐,且要求操作者有较高技能、主观因素多、标准化程度差,但可作为确诊依据之一,BV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方法可靠、易学、快速、简便,二者结合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郭改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脂质与蛋白质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脂质与蛋白的代谢状况.方法 检测NS患者80例,健康成人50例的脂质指标、尿微量清蛋白(U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S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UALB均明显升高,蛋白质含量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探讨NS患者脂质代谢与蛋白异常的关系,为有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孟海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常见临床必须沟通的检验结果

    目的 强调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方法 通过对几个常见容易引起临床误诊、误解的检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临床进行沟通,说明有些检验方法在应用上的区别,帮助临床选择检验项目,正确分析、合理使用检验报告.结果 通过沟通让临床更加相信检验结果,使检验结果都能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依据.结论 有的检验结果必须与临床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让检验科相关人员参与患者的疾病会诊.

    作者:李保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