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德高
目的 了解江都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及耐药状况,并比较不同产酶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 利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规定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筛查AmpC酶并做三维确证试验.结果在16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41株产ESBLs(24.9%),22株产AmpC酶(13.3%),8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9%).不同产酶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不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次之.结论 治疗产ESBLs和(或)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为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为备选药物.
作者:沙德高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1].糖类抗原(CA)125目前被认为是卵巢上皮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作者:朱红楠;许秋芳;云洪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大坪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完成胆道疾病探查和治疗的36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和胆管结石的治疗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行胆道探查手术患者常规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并能指导手术方式,提高了胆道结石取尽率,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疼痛及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提倡胆道手术常规应用胆道镜检查及治疗.
作者:皮儒先;周渝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卫生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微生物和理化检验控制,目的在于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和理化分析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可比性.除每年接受上一级卫生检验机构组织的室间质量控制考核外,实验室自身还必须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武进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87例宫外孕患者施行了腹腔镜手术,进行护理总结. 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周全、细致、有效的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是患者顺利出院的有力保证.
作者:秦小文;周婉萍;姚红霞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血库(输血科)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既合理、科学用血,又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良好的医疗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涌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18、CD54的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8例ACI患者不同的发病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检测健康对照30例.结果 ACI时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明显上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附子CD18、CD54水平与ACI面积、部位关系不大(P>0.05);ACI患者在7 d内黏附分子CD18、CD54均呈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 d后表达降低,比较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附分子CD18、CD54 参与ACI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新的ACI诊断、监测病情及评估预后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胡瑛;秦庆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2000~2008年南京儿童医院血液实验室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出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检出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的55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病案.结果 9年间南京儿童医院血液实验室依据骨髓细胞形态学检出的儿童急性白血病550例,其在年龄、性别及白血病类型均有一定的特点.男/女约为1.42/1.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约为4.45/1.10岁以上的儿童患急性白血病的比例明显减少.各年度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检出率相对稳定,较接近平均水平约为0.3%,近年来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绝对数和检出率有小幅上升.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有别于成人的自身特点,儿童急性白血病10岁以上患儿的患病比例偏低,儿童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细胞病为常见.近年来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绝对数有小幅升高.
作者:朱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FT3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 但FT4 、 TSH与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前TT3为(0.72±0.32)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1.12)nmol/L , 加用甲状腺素治疗后为(2.14±0.90)nmol/L .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为0.24±0.02 ,治疗后为0.50±0.03. 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甲状腺素进行检测,有助于了解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情状况.
作者:梁晶晶;陈跃琼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健康管理产业将成为医疗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产业.本文分析当前健康管理产业的国内外现状,重点探讨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展望.提出了成立健康管理部,配备专业健康师,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应用于健康保险,结合社区医疗服务,实现服务升级和扩大服务范围,开拓健康互动双赢局面等七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
作者:张雪燕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5例胃癌患者与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Cyclin D1基因第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结果 Cyclin D1(A870G)基因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和GG型,基因型在胃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clin D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携带Cyclin D1 AA基因型个体患胃癌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刘耀煌;方向明;方志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作者通过对常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的收集,分析了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中药注射剂内所含成分比较复杂,药材质量及生产工艺条件不一致,患者个体差异,对医务人员因素引起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作了重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李德福;宋登鹏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筛查艾滋病的可行性.方法 设健康对照组40例和检测组HIV感染者30例,应用HIV抗原抗体试剂盒血清学方法,分别对两组人员的阴道分泌物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以其血清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为对照,分析试剂的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IV感染者血清检测HIV抗原抗体阳性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V抗原抗体阴性40例;两组70例检测者阴道分泌物HIV抗原抗体阳性30例,阳性敏感性为100%,阴性40例,特异性为100%.结论 HIV抗原抗体试剂盒应用于阴道分泌物HIV抗原抗体检测,阳性敏感性与血清的敏感性一致性高,应用于妇科、性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艾滋病筛查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黄卫彤;黄纬;黄爱民;张良;邓巧云;曾宪生;覃羽华;韦红卫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复合-SEA/α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与单纯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方法 应用SPSS10.1统计分析软件,分组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单侧α=0.05.结果各组的P值均小于0.05.结论 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复合-SEA/α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与单纯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红细胞参数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小妮;杨金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卵巢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4 d左右排卵,排卵后,卵泡膜内血液凝成血块形成血体,血体被吸收形成黄体.7~8 d后黄体发育达到高峰,正常情况下直径1~2 cm;当直径大于3 cm时,称黄体囊肿.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张力大,质脆而缺乏弹性,内含丰富血管[1],受到外力或其他内在因素作用可发生破裂,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因内出血致急腹症甚至休克.
作者:张明凤;阳建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为了了解引起妇科炎症病原体的临床分布及感染状况,对5 634例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标本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分析.方法 采用涂片镜检、病原菌培养等方法,检出临床常见6类病原体.结果念珠菌(FV)、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Uu/Mh)、沙眼衣原体(CT)、加德纳菌(GV)、阴道毛滴虫(TV)、淋病奈瑟菌(NG)的检出率依次为30.2%、29.8%、16.7%、14.3%、11.7%、3.1%.6类病原体单纯感染占32.8%,混合感染占67.2%.结论 混合感染在妇科感染中占主导地位.临床应对妇科炎症标本进行全面病原体检查.
作者:陈恒;江立千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宝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近年来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文献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处置方案.结果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化疗药物外渗、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技术操作不熟练,护患沟通不够,患者依从性差及自杀倾向等安全隐患.通过加强专科培训,制定专科规范,确保制度落实,重视医患沟通,严格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提出并及时处理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能给患者带来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王笑碧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疱疹性口腔黏膜炎是口腔科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的疗法.2005年以来,本院试用小剂量干扰素外用液治疗本病50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志敏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为评价标准)的相关性.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n=5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n=20)、非冠心病患者(NCHD组,n=23)的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和S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7,P<0.01),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6,P<0.01).结论 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患者,表明该指标可能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进一步提示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江琼;赵子文;陈昭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老年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并观察患者血尿酸、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除生理功能外,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总体健康评价指标与1年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尿酸控制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组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尿酸、提高其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等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