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红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18、CD54的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8例ACI患者不同的发病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检测健康对照30例.结果 ACI时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明显上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附子CD18、CD54水平与ACI面积、部位关系不大(P>0.05);ACI患者在7 d内黏附分子CD18、CD54均呈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 d后表达降低,比较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附分子CD18、CD54 参与ACI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新的ACI诊断、监测病情及评估预后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胡瑛;秦庆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本院骨科收治了1例患者,该患者因输液引起了糖耐量异常,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年龄52岁.因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及右脚趾畸形而住进本院骨科治疗,行膝关节手术及右趾成形术.
作者:吴传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老年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并观察患者血尿酸、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除生理功能外,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总体健康评价指标与1年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尿酸控制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组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尿酸、提高其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等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随着检验学科的蓬勃发展,检验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与临床各学科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检验项目已经发展到千项以上.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支持.
作者:黄海东;吴晓宇;朱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大坪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完成胆道疾病探查和治疗的36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和胆管结石的治疗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行胆道探查手术患者常规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并能指导手术方式,提高了胆道结石取尽率,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疼痛及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提倡胆道手术常规应用胆道镜检查及治疗.
作者:皮儒先;周渝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是防治子宫颈癌的必要手段之一,对子宫颈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是要在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过程中,对各种的细胞学结果如何及时分流的问题,以往专门针对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比较少见,作者对常见的、有意义的宫颈/阴道细胞学结果如何分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在新的法规要求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宫颈/阴道细胞学的检查质量进行了独特的探讨.
作者:李保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对ACL9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下称血凝仪)中的Von Clauss法和PT-der法(PT演算法)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Fib)进行评价.方法 用混合血浆测定二者的精密度;临床样本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将结果按Von Clauss法测得的Fib含量分5个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中的Von Clauss法和PT-der法二者精密度良好;当Fib为1.00~4.00 g/L时,二者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4.00 g/L时,后者测定的结果偏高.结论 用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测定Fib时,可先用PT-der法获得Fib值,当Fib在1.00~4.00 g/L时结果可直接报告,当Fib<1.00 g/L或>4.00 g/L时再用Von Clauss法复查,二者结合应用可获得快速、经济、可靠的Fib值.
作者:苏奶助;温燕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冠心病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3种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组、UAP组患者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AP组患者血清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患者CRP与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增高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钟莉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复合-SEA/α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与单纯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方法 应用SPSS10.1统计分析软件,分组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单侧α=0.05.结果各组的P值均小于0.05.结论 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复合-SEA/α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与单纯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红细胞参数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小妮;杨金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分别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期间确诊的PHC患者114例和肝良性病变患者126例,分别用TRFIA和CLI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AFP浓度, 并进行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分析.结果以健康对照组95%可信区间为医学正常值范围,TRFIA法和CLIA法诊断肝癌的临床界限值分别为7.31 ng/mL和24.17 ng/mL.TRFIA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46.9%,特异性为 93.4%,诊断准确率为79.2%.CLIA法的灵敏度为41.2%,特异性为91.6%,诊断准确率为65.8%.两种检测方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TRFIA)和0.682(CLIA).结论 TRFIA和CLIA法都可以满足临床AFP检测需要,但TRFIA法优于CLIA法.
作者:张鹏;马永能;刘慧玲;杨自立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各种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129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组.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PCT,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分别为90.0%、80.0%,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21.3%、65.2%,两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PCT检测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新指标.
作者:陈蕾;林纲;焦志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从19世纪初英国医生詹姆士·布伦德尔首次成功地把一个人的血液输给另一个人开始,至今近200年的历史中,血液一直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救治品,一定程度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无偿献血是国际公认的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基本的形式,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全民素质的体现,更是一项涉及面广泛,参与人员众多的行动.
作者:朱小兵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健康管理产业将成为医疗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产业.本文分析当前健康管理产业的国内外现状,重点探讨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展望.提出了成立健康管理部,配备专业健康师,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应用于健康保险,结合社区医疗服务,实现服务升级和扩大服务范围,开拓健康互动双赢局面等七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
作者:张雪燕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其在免疫应答反应中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和有害的病理损伤的机制.研究有效的免疫措施,实现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现代医学学科.由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灵敏、特异、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并且无反射污染等优点,使其成为目前应用广发展快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下面对ELISA法误差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范旭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2000~2008年南京儿童医院血液实验室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出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检出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的55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病案.结果 9年间南京儿童医院血液实验室依据骨髓细胞形态学检出的儿童急性白血病550例,其在年龄、性别及白血病类型均有一定的特点.男/女约为1.42/1.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约为4.45/1.10岁以上的儿童患急性白血病的比例明显减少.各年度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检出率相对稳定,较接近平均水平约为0.3%,近年来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绝对数和检出率有小幅上升.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有别于成人的自身特点,儿童急性白血病10岁以上患儿的患病比例偏低,儿童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细胞病为常见.近年来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绝对数有小幅升高.
作者:朱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对新生儿科床旁检测(POCT)血糖测定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集新生儿手指末梢血,在POCT血糖仪上测定3次,取均值;同时抽取静脉血在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OCT血糖仪测定的新生儿血糖结果低于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8).结论 要正确对待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血糖结果通过校正和不断地以患者标本做验证,使不同检测系统间血糖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昝丽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对4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3例同期住院的非支原体性肺炎患儿同时测定hs-CRP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hs-CRP阳性率(35.6%)低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hs-CRP阳性率(58.1%).结论 联合测定hs-CRP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可在一定程度上诊断和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
作者:余明杰;王萍;王坤;韩媛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7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并与27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胆红素水平越高,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也明显增高,胆红素水平的高低与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血、尿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同时,应加强肾脏的保护治疗.
作者:陈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131I治疗Graves′病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Graves′病患者,以及Graves′病患者131I治愈后的M-CSF水平,同时与健康人比较;分析M-CSF水平与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raves′病患者M-C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患者131I治愈后的M-CSF水平呈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F水平与FT4浓度呈正相关(r=0.58,P<0.05). 结论 M-CSF可以作为131I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李卫鹏;余朝晖;刘恒超;孙伟莉;胡永全;袁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老年人慢性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高,极易引起临床误诊误治,评价影像检查(以全胸片及CT为主)在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 将116例经临床证实的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影像检查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慢性肺炎常发生于下肺及肺根部,一般可见含气支气管影,影像学动态跟踪观察,病灶大部分可逐渐吸收消散.结论 影像学动态跟踪观察是老年慢性肺炎的诊断以及避免误诊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国平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