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性坏疽早期诊断9例分析

马云枫;王越;李振家;赵建英

关键词:气性坏疽, 产气荚膜梭菌, 早期诊断
摘要:早期伤口分泌物涂片检查,对创伤性气性坏疽早期诊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气性坏疽是由革兰阳性产气荚膜梭菌又名魏杆菌和诺梭菌A型,是属细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软组织感染,侵入伤口后引起伤口急性感染.常继发于开放性的骨折,大块肌肉撕裂以及组织的严重坏死.多见于外伤,交通肇事及各种严重创伤之后.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4 d,也有短至6 h者死亡.现将本院对这9例气性坏疽分析报道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情况调查

    轮状病毒为双股核糖核酸(RNA)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有11个RNA片段,直径60~70 nm.分A.G7个组,A、B、C组引起人兽共患病,其他4组引起动物患病.仅A、B组引起人类严重发病,A组致婴幼儿腹泻,B组与成人腹泻有关,C组虽可引起人类腹泻但较少[1].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与年龄和季节的关系,本文对在本院就诊的1 200例腹泻患儿进行了调查.

    作者:丁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项试验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索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41例类风湿关节炎和45例健康对照组的Hs-CRP和RF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ESR用枸橼酸钠经抗凝血用魏法测定.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s-CRP测定结果比健康对照组高10倍以上,其均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的阳性率为97.6%,RF阳性率为68.3%,ERS的阳性率为46.3%.结论 Hs-CRP测定优于RF和ESR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

    作者:韩榜成;王鹏;马卫红;刘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羊水栓塞存活1例

    本文报道1例在产妇阴道后穹窿塞放米索前列醇25μg,在自然破膜后宫缩过强发生羊水栓塞,病情来势凶猛,产妇严重缺氧,导致胎儿死产,但能及时诊断及时处理,为产妇的成功抢救奠定了基础,报道如下.

    作者:薛振军;周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0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结果

    目的 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结果分析.方法 用常规方法将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TDR-1002型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观察药敏.结果 检出菌株数及标本来源所占比例依次为:痰48株(44.5%),分泌物29株(26.8%),尿液19株(17.6%),脓液7株(6.5%),导管3株(2.7%),血液2株(1. 9%),共计108株.临床上对该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分别为阿米卡星、美洛培南、头胞吡肟、妥布霉素,而对青霉素类及头胞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偏高.结论 通过药敏试验提示临床医生应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孙伟;黄伯彦;米苹;陈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尿培养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引起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很多,但以细菌为主[1].为了解本地区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将本院住院与门诊患者送检的529例中段尿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张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外源性子宫珠蛋白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子宫珠蛋白(UG)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UG(+),以脂质体介导法稳定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同时转染空载体pcDNA3.1质粒,以未转染细胞为对照,转染成功后分别命名为pcDNA3.1-UG(+)/Hela组、pcDNA3.1/Hela组、Hela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目的 基因表达,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结果 pcDNA3.1-UG(+)/Hela组UG mRNA及UG蛋白出现明显的高表达,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文芳;张红芳;汪宏良;吴卉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细胞分析仪筛选建立显微镜复检标准及临床价值

    目的 根据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分析及细胞形态学的鉴别,建立显微镜复检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根据本院门诊病人的具体情况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筛选制定出显微镜复检标准,通过对1 683例标本仪器结果的数据分析,对标准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 仪器检测的标本有16.1%的血液分析标本需要复查,其中18.5%存在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异型淋巴增多、幼稚细胞、中晚幼粒细胞、靶形红细胞等其他类型的异常,所制定的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涂片检查,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非常必要,保证血细胞检查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汤庆丰;姜志凤;杨一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2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目的 了解本单位内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将本单位2004年10月至2007年lO月送检的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2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不同程度耐药,但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多粘菌素E显示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医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邓思灵;林定忠;陈立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调查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源及主要的工作压力,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ICU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7名ICU护士、83名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和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有明显差异;主要工作压力均比病房护士高;工作压力随工龄增加明显升高.结论 建议管理者减少或消除护士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和心理压力承受训练,减轻ICU护士各方面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周素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825例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经过真菌培养后确定234例为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感染,然后进行菌株分类、鉴定及10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将其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 825例标本中234例标本分离出致病性假丝酵母菌,阳性率占28.4%(234/825).其中白色念珠菌占86.3%(202/234);异常汉逊酵母菌5.6%(13/234);光滑球拟酵母菌占2.6%(6/234);链形念珠菌占2.4%(5/234);克柔念珠菌占1.3%(3/234);热带念珠菌占1.3%(3/234);溶脂念珠菌占0.9%(2/234).结论 对于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做真菌培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提示,真菌感染应首选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灰黄霉素、益康唑、克霉唑等.

    作者:张广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正确认识粪便中的灵芝孢子

    灵芝自古以来被誉为人类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滋补益气的仙草.灵芝孢子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极其细小的孢子,为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其药用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里,肿瘤、乙肝患者为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常服用含有灵芝成分的保健品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一些名贵的中成药也含有灵芝成分.灵芝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是破壁的灵芝孢子,未经粉碎破裂的灵芝孢子不易被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

    作者:苍忠齐;江宾;贾淑静;李金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与目测法对比分析

    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在贫血诊断、疗效观察、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传统的显微镜目测法计数网织红细胞的操作繁琐费时,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网织红细胞计数功能,本文利用该仪器测定网织红细胞与传统的显微镜目测法(简称目测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仪器法比目测法计数网织红细胞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

    作者:底琳;袁春华;底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种试验方法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介入性诊断及治疗的广泛开展,免疫缺陷患者增多,以及放化疗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全身性真菌感染,尤其是酵母菌的感染日益增多,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导致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特别是氟康唑的耐药性有所上升[1].目前,真菌体外药敏试验包括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浓度梯度(Etest)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现将这三种方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

    作者:袁进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投诉的原因及处理和预防措施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第一站,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品牌.

    作者:韩文娟;李玉琴;赵正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应重视3种酶的动态变化

    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常见的酶类检查项目.多用于心肌梗死、肝炎、肝硬化和肾脏疾病的辅助诊断.但有报道大面积烧伤容易累及其他脏器,加重心肌的损伤,早期相关酶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烧伤面积越大升高就越明显,持续时间也越长[1].

    作者:樊涛;张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个项目联合检测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检测胸腔积液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以探讨TPA同CEA、NSE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6例良性疾患组患者和72例恶性肿瘤组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TPA、CEA、NSE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胸腔积液中TPA、CEA、NSE含量分别为(4 175±2 696.9)U /L,(198.7±237.9)ng/mL,(28.03±30.7)ng/mL均高于良性疾患组的(1 123+656.2)U/L,(1.23±0.90)ng/mL,(8.10±8.36)ng/mL.良恶性胸腔积液之间三项肿瘤标志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恶性疾患组胸腔积液中三项标志物水平及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三项肿瘤标志物血清.结论 胸腔积液TPA、CEA、NSE检测有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胸水三项肿瘤标志物比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付启云;张迎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影响细菌药敏统计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影响药敏统计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以提高细菌药敏统计和耐药进展评估的准确性、可靠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以常见院内感染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药敏监测结果进行阳性病原菌统计和规范统计两种方法比较,并分析样本送检率与常见病原菌排序关系.结果 送检率的高低影响病原菌的排位次序;两种统计方法比较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株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谱深,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统计耐药率低于按阳性菌株统计法的耐药率,建议加强细菌培养送检,用规范统计方法代替按阳性病原菌统计方法.

    作者:黄云平;聂晓辉;李艳;陈华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

    糖尿病已是我国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过去临床诊治主要是靠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定量检测,但是血糖检测易受饮食、药物、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

    作者:戴晓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cr/ab1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演变关系

    目的 检测不同病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1 mRNA融合转录本表达水平,评价其在推断CML病情演变价值.方法 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不同病期骨髓单个核细胞bcr/ab1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0,CML慢性期0.34±0.03,慢性期治疗后0.10±0.03,加速期0.35±0.02,急变期为0.35±0.03,慢性期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期明显低于加速期和急变期. 结论 bcr/ab1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疾病演变关系密切.

    作者:王宇军;郭晓珺;季素芳;孙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7例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国产珠海一丽珠试剂盒对97例Uu进行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的敏感性均大于90%,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司帕沙星敏感性均大于50%,交沙霉索、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均小于50%.结论 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低,用药时应慎重.

    作者:张惠琴;张丽萍;魏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