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加样器阳性拖带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黄腊梅

关键词:血液化学分析, 假阳性反应, 实验室, 医院
摘要: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对血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工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更高的血液质量管理要求和实验室自动化、标准化需求.本站于2007年8月购进全自动加样器(Xantus 44 OH),其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手工加样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提高了血液检测质量,但有时强阳性标本会产生拖带现象.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全自动加样器阳性拖带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对血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工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更高的血液质量管理要求和实验室自动化、标准化需求.本站于2007年8月购进全自动加样器(Xantus 44 OH),其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手工加样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提高了血液检测质量,但有时强阳性标本会产生拖带现象.

    作者:黄腊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 于1994 年首先提出,是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作者:董航明;徐伟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为了解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本文对2003~2007年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

    作者:谢宗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系统、规范地综合治疗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74例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74例标本分离出细菌40株(总检出率为54.05%,其中1例标本检出两种细菌),34例标本无菌生长(45.95%).在分离出的细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株(72.5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各3株(7.50%),大肠埃希菌2株(5.00%),阴沟肠杆菌、牛链球菌和草绿色溶血链球菌各1株(2.5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对引起前列腺炎的葡萄球菌敏感率为100%,其次是利福平,敏感率为84.38%,再依次是复方新诺明、氯林可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分别是68.25%、50.00%和46.88%.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严重,其中青霉素类、亚胺硫霉素和头孢唑啉耐药性更为严重.结论 前列腺液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占首位,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一般培养检出率较低,要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应增加一些特殊培养基及设备.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应在明确病原学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以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夏红灯;徐元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62株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非衣原体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检验方法较多,但药物敏感结果报道较少.本科室利用液体培养法对465例标本进行了培养及药敏试验,其结果如下.

    作者:吴素碧;孙昌君;吴林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t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160 例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水平,并选择健康人群80 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志芳;岑丽莲;柯尊彬;贾冰;李海珠;帅虎;梅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涂片分类检出白血病研究

    目的 强调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仍然需要进行血涂片镜检分析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进行白血病细胞检查.结果 检出白血病30例,其中27例与骨髓诊断一致,另3例未查骨髓(因患者拒查),但治疗后有缓解.结论 血涂片分类可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M3和M7型等.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时,不能忽视血细胞形态学镜检,以防止白血病漏诊.

    作者:兰开凤;熊代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4~2007年673例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3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5种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2.9%)、肺炎克雷伯菌(12.8%)、铜绿假单胞菌(12.3%)、鲍曼不动杆菌(9.8%)及肠杆菌(9.7%);革兰阳性菌分别为肠球菌(11.9%)、金黄色葡萄球菌(10.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及真菌(14.4%).结论 ICU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医院内病原学监测,定期报告,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虹;段达荣;任应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痰标本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更合理的痰标本处理方法,以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质量.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筛选出合格标本进行痰消化液预处理后,观察对痰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合格痰标本阳性菌分离率为3.2%,合格痰标本阳性菌分离率为60.3%.痰标本行痰消化液预处理后,可适度提高阳性菌株检出率,消化液处理的时间长短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有较大影响.消化液处理后15 min内接种比30 min后接种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要高.结论 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前的显微镜细胞学检查和痰标本消化液预处理,是保证痰标本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柯俊;陈媛;陶治洲;邹义春;罗卓跃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如何合理设置护理单元

    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门诊住院综合楼的设计过程中,护理单元的设置是讨论多的问题之一.在确定护理单元的面积与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建筑形态,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实现.住院部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为密切的地方,而护理单元又是组成住院部的基本要素,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因此,深入探讨护理单元的设置问题意义重大.

    作者:傅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精神科护士对遇袭的认知及遇袭后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遭遇患者突然袭击后的心理状态.方法 对194例精神科护士(包括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1.0%的护士从未遭遇袭击,44.3%的护士遇袭击1次,4.7%的护士遇袭击2次或以上.大多数精神科护士遭遇患者突然袭击后的心理状态为无可奈何,且表现出悲伤心理,主要是因为意识到精神科护士在遇袭中可能遭受严重伤害,此类事件难以避免,因而主观上显得比较被动.对于防范遇袭缺乏积极的思想准备.结论 精神科护士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对袭击事件的防范意识,不断完善应付袭击事件的具体措施.

    作者:宋文英;刘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特点.方法 用非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鉴定卡对3家医院2003~2007年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该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年间呈逐步上升趋势,呈现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氨曲南为98.6%,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体外敏感的抗生素为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其次为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较大,应建立沧州地区的菌株耐药谱,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作者:张立东;曹新瑞;王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嗜冷克鲁瓦菌致小儿腹泻1例

    患儿,男,7岁.2007年6月20日因吃冷藏变质西瓜2 h后引起发热、腹痛、恶心、腹泻,每日3~6次,门诊给予氟哌酸、甲硝唑治疗1周无效.于26日入院,查体温38.5 ℃.实验室检查:粪便呈淡黄色稀黏液状,白细胞(WBC)每高倍视野10~15个;血常规WBC 12.0×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血培养无细菌生长,两次粪便培养均有嗜冷克鲁瓦菌生长.给予痢特灵、甲氧苄胺嘧啶治疗3 d症状消失,连续3次粪便培养阴性,治愈出院.

    作者:刘红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耐异烟肼结核分支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结核病再度流行,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是重要原因之一.异烟肼作为治疗结核病主要的一线药物,其耐药率显著上升,我国异烟肼耐药率已达20%以上[1].

    作者:刘爱梅;韦一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对2006~2007年ICU 62例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致病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2% (66株),革兰阳性菌占19.1% (17株),念珠菌占6.7% (6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9株(42.9%).结论 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桂荣;黄永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自杀基因抑制K562细胞成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CD)和胸苷激酶(TK)在小鼠体内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在慢病毒介导下已转染CDgly TK的K562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成瘤情况和对前体药物[环氧鸟苷(GCV)、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结果 种植K562细胞和K562/CDg1y TK细胞的裸鼠分别在(7.0±1.2)和(7.1±0.9)d后长出肉眼可见的瘤块.两组裸鼠生存期分别是(52.2±5.3)和(54.2±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K562/CDgly TK细胞的小鼠经GCV和5-FC处理后,其裸鼠分别在(26.9±1.7)、(25.7±1.9)d后肉眼可见肿瘤生长,对照组接种K562细胞后(6.9±1.7)d生长出肉眼可见肿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杀基因在体内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前体药物GCV和5-FC对肿瘤细胞的药物作用.

    作者:万德胜;姜义荣;陈万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残髓炎病因及治疗体会

    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干髓术或塑化治疗的牙齿发生残髓炎.现将本科室3年来收集的143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目前已是血站、医院的常用检测方法,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在实际操作中,ELISA检测抗-HCV结果假阴性、假阳性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影响ELISA检测抗-HCV的因素较多[1],现就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陈景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临产孕妇全血细胞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全血细胞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K-4500血细胞分析仪、法国STA-R全自动凝血仪,对530例临产孕妇和140例健康妇女进行全血细胞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凝血酶时间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洪流;王平;张家明;韩日成;梁华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