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谢宗海

关键词:膳食服务, 带病原状态, 肝炎,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摘要:为了解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本文对2003~2007年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长寿区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前出生的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方法 随机抽取该城区适龄儿童267例、农村儿童248例进行调查.结果 该区3~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2.23%,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2.14%,全程接种率为65.45%,全程及时接种率为53.20%;城市儿童的几项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χ2=56.42、31.97、36.94和9.00,P<0.005);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农村儿童(χ2=4.00,P<0.05).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如何提高农村地区儿童的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伟军;苟能;匡珊珊;赵霜梅;刘洋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62株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非衣原体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检验方法较多,但药物敏感结果报道较少.本科室利用液体培养法对465例标本进行了培养及药敏试验,其结果如下.

    作者:吴素碧;孙昌君;吴林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全自动加样器阳性拖带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对血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工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更高的血液质量管理要求和实验室自动化、标准化需求.本站于2007年8月购进全自动加样器(Xantus 44 OH),其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手工加样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提高了血液检测质量,但有时强阳性标本会产生拖带现象.

    作者:黄腊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及e抗原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关系,了解检测Pre-S1Ag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re-S1Ag、HBeA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结果 (1)在205例HBV-DNA阳性人群中,Pre-S1Ag总阳性率为84.3%,HBeAg总阳性率为7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当HBV-DNA>5×104 copy/mL时,Pre-S1Ag阳性率为88.3%,HBeAg阳性率为96.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DNA<5×104 copy/mL时,Pre-S1Ag阳性率为78.8%,HBeAg阳性率为5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BV-DNA水平不同的两组中,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96.6%和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88.3%和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S1抗原与HBV-DNA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前S1抗原与HBeAg联合检测对判断HBV的存在和复制更有价值.

    作者:李碧云;秦家濂;刘香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肌酸激酶同工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 对两种方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分别以免疫抑制法(简称抑制法)和单克隆抗体金标法(简称金标法)进行CK-MB测定.结果 抑制法阳性率为38%,金标法阳性率为20%.结论 当两种方法对CK-MB的测定结果不一致时,应以金标法结果结合CK-MB/CK比值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王永锋;田宇;刘海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淋巴样增强因子-1研究进展

    细胞信号通路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活跃的主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备受广大学者的关注.

    作者:杨明珍;胡川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磺脲类降糖药致严重低血糖30例临床分析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及诊断率的提高,目前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确切的降糖效果,某些品种有胰外降糖和降低胆固醇等优点[1],而且价格低廉,在基层医院使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若不注意其特性,易致医源性低血糖,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2].现将本院2004~2007年收治的磺脲类降糖药致严重低血糖30例分析如下.

    作者:向玉桂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嗜冷克鲁瓦菌致小儿腹泻1例

    患儿,男,7岁.2007年6月20日因吃冷藏变质西瓜2 h后引起发热、腹痛、恶心、腹泻,每日3~6次,门诊给予氟哌酸、甲硝唑治疗1周无效.于26日入院,查体温38.5 ℃.实验室检查:粪便呈淡黄色稀黏液状,白细胞(WBC)每高倍视野10~15个;血常规WBC 12.0×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血培养无细菌生长,两次粪便培养均有嗜冷克鲁瓦菌生长.给予痢特灵、甲氧苄胺嘧啶治疗3 d症状消失,连续3次粪便培养阴性,治愈出院.

    作者:刘红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手机电磁波对BC-3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检验工作人员普遍佩带了手机,工作中难免使用手机,平时经常会碰到在使用固定电话时手机工作会干扰电话,打开的电脑显示器,手机工作时对图像会造成干扰.手机使用中的电磁波是否对工作中的检验设备,特别是许多精密检验设备对采集微小的电信号放大、整理,对它们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本文就这一问题通过对40例临床随机全血标本在BC-3000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手机电磁波对该仪器的影响.

    作者:曾孟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对2006~2007年ICU 62例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致病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2% (66株),革兰阳性菌占19.1% (17株),念珠菌占6.7% (6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9株(42.9%).结论 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桂荣;黄永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临产孕妇全血细胞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全血细胞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K-4500血细胞分析仪、法国STA-R全自动凝血仪,对530例临产孕妇和140例健康妇女进行全血细胞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凝血酶时间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洪流;王平;张家明;韩日成;梁华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特点.方法 用非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鉴定卡对3家医院2003~2007年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该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年间呈逐步上升趋势,呈现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氨曲南为98.6%,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体外敏感的抗生素为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其次为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较大,应建立沧州地区的菌株耐药谱,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作者:张立东;曹新瑞;王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自杀基因抑制K562细胞成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CD)和胸苷激酶(TK)在小鼠体内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在慢病毒介导下已转染CDgly TK的K562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成瘤情况和对前体药物[环氧鸟苷(GCV)、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结果 种植K562细胞和K562/CDg1y TK细胞的裸鼠分别在(7.0±1.2)和(7.1±0.9)d后长出肉眼可见的瘤块.两组裸鼠生存期分别是(52.2±5.3)和(54.2±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K562/CDgly TK细胞的小鼠经GCV和5-FC处理后,其裸鼠分别在(26.9±1.7)、(25.7±1.9)d后肉眼可见肿瘤生长,对照组接种K562细胞后(6.9±1.7)d生长出肉眼可见肿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杀基因在体内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前体药物GCV和5-FC对肿瘤细胞的药物作用.

    作者:万德胜;姜义荣;陈万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残髓炎病因及治疗体会

    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干髓术或塑化治疗的牙齿发生残髓炎.现将本科室3年来收集的143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 于1994 年首先提出,是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作者:董航明;徐伟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工娱疗室工作中患者纠纷及意外事故的防范

    工娱疗室是精神科医疗护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患者之间的纠纷和意外事故时常发生,而且严重性也难以预料,这就给工娱疗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患者的管理, 加强工娱疗室护理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扎实精神科护理知识,培养护理人员各方面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加强工娱疗室各种物品和环境的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防止患者之间的纠纷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云秀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4~2007年673例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3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5种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2.9%)、肺炎克雷伯菌(12.8%)、铜绿假单胞菌(12.3%)、鲍曼不动杆菌(9.8%)及肠杆菌(9.7%);革兰阳性菌分别为肠球菌(11.9%)、金黄色葡萄球菌(10.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及真菌(14.4%).结论 ICU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医院内病原学监测,定期报告,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虹;段达荣;任应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如何合理设置护理单元

    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门诊住院综合楼的设计过程中,护理单元的设置是讨论多的问题之一.在确定护理单元的面积与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建筑形态,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实现.住院部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为密切的地方,而护理单元又是组成住院部的基本要素,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因此,深入探讨护理单元的设置问题意义重大.

    作者:傅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失败的几种解决方法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Ac.T diff 2 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各级医院应用较多.该仪器以准确、快速、稳定、安全而著称,是血细胞三分类分析仪中的佼佼者.

    作者:武智强;王玉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管理探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承担着疾病控制、监测传报、卫生检测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工作,特别是各地的基层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大量的常规工作,往往无瑕顾及科研工作, 而且无专职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多是某部门人员兼职承担, 工作仅仅限于科研日常事务.

    作者:周颖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