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酸激酶同工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王永锋;田宇;刘海楠

关键词:肌酸激酶, 同工酶, 抗体, 单克隆, 抗体特异性, 免疫抑制法
摘要:目的 对两种方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分别以免疫抑制法(简称抑制法)和单克隆抗体金标法(简称金标法)进行CK-MB测定.结果 抑制法阳性率为38%,金标法阳性率为20%.结论 当两种方法对CK-MB的测定结果不一致时,应以金标法结果结合CK-MB/CK比值进行综合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4~2007年673例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3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5种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2.9%)、肺炎克雷伯菌(12.8%)、铜绿假单胞菌(12.3%)、鲍曼不动杆菌(9.8%)及肠杆菌(9.7%);革兰阳性菌分别为肠球菌(11.9%)、金黄色葡萄球菌(10.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及真菌(14.4%).结论 ICU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医院内病原学监测,定期报告,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虹;段达荣;任应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检验>是将免疫学基础理论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用于研究临床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一门多分支学科的综合.

    作者:肖光文;曾茂森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标本采集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并不断向医学领域渗透,促进了临床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随着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检测手段向着微量、自动、单次、多项目发展,及时准确地为临床医学提供了诊断、治疗、预后的信息和依据,从而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作者:周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 于1994 年首先提出,是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作者:董航明;徐伟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初探

    目的 回顾性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 对20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PLE栓塞治疗.随机抽取前期用丝裂霉素碘油乳剂(MLE)治疗的2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肿瘤大小、肿瘤血管的改变及生存率等变化.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肿瘤缩小更明显(χ2=7.51,P<0.05),甲胎蛋白水平下降显著(χ2=8.290,P<0.05).研究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19/20)、70%(14/20)、30%(6/20)和20%(4/20),对照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19/24)、54%(13/24)、21%(5/24)和13%(3/2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LE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安全,治疗效果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MLE栓塞治疗.

    作者:官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特点.方法 用非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鉴定卡对3家医院2003~2007年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该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年间呈逐步上升趋势,呈现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氨曲南为98.6%,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体外敏感的抗生素为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其次为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较大,应建立沧州地区的菌株耐药谱,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作者:张立东;曹新瑞;王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工娱疗室工作中患者纠纷及意外事故的防范

    工娱疗室是精神科医疗护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患者之间的纠纷和意外事故时常发生,而且严重性也难以预料,这就给工娱疗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患者的管理, 加强工娱疗室护理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扎实精神科护理知识,培养护理人员各方面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加强工娱疗室各种物品和环境的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防止患者之间的纠纷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云秀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绵阳市2004~2007年血液报废原因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血液在采集、检测、制备、贮存过程中引起报废的原因,为以后的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报废血液分项目、分类别进行统计,分析血液报废的各种原因.结果 2004~2007年血液报废量分别为3 876.90、4 407.50、5 757.90和9 599.25 U.报废原因:(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抗体检测不合格,特殊抗体等;(2)絮状物、脂肪血、黄疸、不足量、溶血、血袋破损、热合不严密、外观不合格等.结论 采血前核查献血者既往信息,规范血液采集、分离、运输、质控抽检等各环节操作,可有效控制血液报废,减少血液浪费.

    作者:文秀琼;汪青山;黄梅;何敏;张书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t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160 例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水平,并选择健康人群80 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志芳;岑丽莲;柯尊彬;贾冰;李海珠;帅虎;梅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及e抗原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关系,了解检测Pre-S1Ag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re-S1Ag、HBeA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结果 (1)在205例HBV-DNA阳性人群中,Pre-S1Ag总阳性率为84.3%,HBeAg总阳性率为7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当HBV-DNA>5×104 copy/mL时,Pre-S1Ag阳性率为88.3%,HBeAg阳性率为96.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DNA<5×104 copy/mL时,Pre-S1Ag阳性率为78.8%,HBeAg阳性率为5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BV-DNA水平不同的两组中,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96.6%和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88.3%和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S1抗原与HBV-DNA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前S1抗原与HBeAg联合检测对判断HBV的存在和复制更有价值.

    作者:李碧云;秦家濂;刘香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管理探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承担着疾病控制、监测传报、卫生检测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工作,特别是各地的基层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大量的常规工作,往往无瑕顾及科研工作, 而且无专职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多是某部门人员兼职承担, 工作仅仅限于科研日常事务.

    作者:周颖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精神音乐疗法在躁狂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药物疗法配合精神音乐疗法与单纯药物疗法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对比观察,探讨精神音乐疗法在躁狂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用碳酸锂和氯氮平治疗并配合精神音乐疗法;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药物碳酸锂和氯氮平治疗.两组均进行4周的观察治疗.治疗结果按国内现行精神病4级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4周时,其疗效评定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音乐疗法在躁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陈云秀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肺结核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近年来在临床上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据报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及复发率高[1],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两病相互影响,肺结核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肺结核,形成恶性循环.在治疗上互相制约,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故加强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本科室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登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痰标本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更合理的痰标本处理方法,以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质量.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筛选出合格标本进行痰消化液预处理后,观察对痰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合格痰标本阳性菌分离率为3.2%,合格痰标本阳性菌分离率为60.3%.痰标本行痰消化液预处理后,可适度提高阳性菌株检出率,消化液处理的时间长短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有较大影响.消化液处理后15 min内接种比30 min后接种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要高.结论 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前的显微镜细胞学检查和痰标本消化液预处理,是保证痰标本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柯俊;陈媛;陶治洲;邹义春;罗卓跃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肌酸激酶同工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 对两种方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分别以免疫抑制法(简称抑制法)和单克隆抗体金标法(简称金标法)进行CK-MB测定.结果 抑制法阳性率为38%,金标法阳性率为20%.结论 当两种方法对CK-MB的测定结果不一致时,应以金标法结果结合CK-MB/CK比值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王永锋;田宇;刘海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对2006~2007年ICU 62例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致病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2% (66株),革兰阳性菌占19.1% (17株),念珠菌占6.7% (6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9株(42.9%).结论 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桂荣;黄永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涂片分类检出白血病研究

    目的 强调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仍然需要进行血涂片镜检分析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进行白血病细胞检查.结果 检出白血病30例,其中27例与骨髓诊断一致,另3例未查骨髓(因患者拒查),但治疗后有缓解.结论 血涂片分类可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M3和M7型等.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时,不能忽视血细胞形态学镜检,以防止白血病漏诊.

    作者:兰开凤;熊代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62株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非衣原体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检验方法较多,但药物敏感结果报道较少.本科室利用液体培养法对465例标本进行了培养及药敏试验,其结果如下.

    作者:吴素碧;孙昌君;吴林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测定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定量检测和白细胞(WBC)计数已广泛应用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但针对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的评价标准不一.本文就CRP和WBC测定值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涂学亮;王坤;李玲;郭亚琼;刘新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如何合理设置护理单元

    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门诊住院综合楼的设计过程中,护理单元的设置是讨论多的问题之一.在确定护理单元的面积与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建筑形态,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实现.住院部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为密切的地方,而护理单元又是组成住院部的基本要素,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因此,深入探讨护理单元的设置问题意义重大.

    作者:傅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