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初探

官彬

关键词:肝肿瘤, 平阳霉素, 碘油,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摘要:目的 回顾性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 对20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PLE栓塞治疗.随机抽取前期用丝裂霉素碘油乳剂(MLE)治疗的2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肿瘤大小、肿瘤血管的改变及生存率等变化.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肿瘤缩小更明显(χ2=7.51,P<0.05),甲胎蛋白水平下降显著(χ2=8.290,P<0.05).研究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19/20)、70%(14/20)、30%(6/20)和20%(4/20),对照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19/24)、54%(13/24)、21%(5/24)和13%(3/2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LE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安全,治疗效果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MLE栓塞治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特点.方法 用非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鉴定卡对3家医院2003~2007年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该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年间呈逐步上升趋势,呈现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氨曲南为98.6%,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体外敏感的抗生素为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其次为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较大,应建立沧州地区的菌株耐药谱,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作者:张立东;曹新瑞;王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精神科护士对遇袭的认知及遇袭后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遭遇患者突然袭击后的心理状态.方法 对194例精神科护士(包括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1.0%的护士从未遭遇袭击,44.3%的护士遇袭击1次,4.7%的护士遇袭击2次或以上.大多数精神科护士遭遇患者突然袭击后的心理状态为无可奈何,且表现出悲伤心理,主要是因为意识到精神科护士在遇袭中可能遭受严重伤害,此类事件难以避免,因而主观上显得比较被动.对于防范遇袭缺乏积极的思想准备.结论 精神科护士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对袭击事件的防范意识,不断完善应付袭击事件的具体措施.

    作者:宋文英;刘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自杀基因抑制K562细胞成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CD)和胸苷激酶(TK)在小鼠体内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在慢病毒介导下已转染CDgly TK的K562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成瘤情况和对前体药物[环氧鸟苷(GCV)、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结果 种植K562细胞和K562/CDg1y TK细胞的裸鼠分别在(7.0±1.2)和(7.1±0.9)d后长出肉眼可见的瘤块.两组裸鼠生存期分别是(52.2±5.3)和(54.2±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K562/CDgly TK细胞的小鼠经GCV和5-FC处理后,其裸鼠分别在(26.9±1.7)、(25.7±1.9)d后肉眼可见肿瘤生长,对照组接种K562细胞后(6.9±1.7)d生长出肉眼可见肿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杀基因在体内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前体药物GCV和5-FC对肿瘤细胞的药物作用.

    作者:万德胜;姜义荣;陈万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选择素和胞间黏附分子-1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有明显缺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L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4例COPD患者血清sICAM-1和sE-SLT,同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1)COPD患者轻、中、重度组PaO2水平依次降低,sICAM-1和sE-SLT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O2水平与sICAM-1和sE-SLT水平呈负相关.(2)COPD患者轻、中、重度组血清sICAM-1和sE-SLT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sICAM-1和sE-SLT水平与COPD患者病情呈正相关.(3)稳定期COPD患者sICAM-1和sE-SLT水平较发作期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sICAM-1和sE-SLT水平测定可作为COPD患者病情判定及疗效评定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冯莉;杨文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对2006~2007年ICU 62例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致病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2% (66株),革兰阳性菌占19.1% (17株),念珠菌占6.7% (6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9株(42.9%).结论 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桂荣;黄永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工娱疗室工作中患者纠纷及意外事故的防范

    工娱疗室是精神科医疗护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患者之间的纠纷和意外事故时常发生,而且严重性也难以预料,这就给工娱疗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患者的管理, 加强工娱疗室护理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扎实精神科护理知识,培养护理人员各方面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加强工娱疗室各种物品和环境的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防止患者之间的纠纷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云秀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核酸纯化柱提取核酸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核酸纯化柱提取法(简称柱提法)对血浆标本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用柱提法和酚-氯仿提取法提取血浆标本中的HCV-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17例抗-HCV阳性的丙肝患者同时进行HCV-RNA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7例抗-HCV阳性丙肝患者以酚-氯仿提取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66.7%(78/117),以柱提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79.5%(93/117).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将两法所测浓度结果换算成对数值,经u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1,P>0.05).结论 采用核酸柱提法提取血浆标本中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容易掌握,适于临床常规应用.

    作者:钟海军;唐孝亮;曾刚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26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外着床.近10年来,由于诊疗技术的提高,多数异位妊娠能得到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和时机.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2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MTX)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华荣;许正桥;黄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手机电磁波对BC-3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检验工作人员普遍佩带了手机,工作中难免使用手机,平时经常会碰到在使用固定电话时手机工作会干扰电话,打开的电脑显示器,手机工作时对图像会造成干扰.手机使用中的电磁波是否对工作中的检验设备,特别是许多精密检验设备对采集微小的电信号放大、整理,对它们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本文就这一问题通过对40例临床随机全血标本在BC-3000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手机电磁波对该仪器的影响.

    作者:曾孟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4~2007年673例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3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5种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2.9%)、肺炎克雷伯菌(12.8%)、铜绿假单胞菌(12.3%)、鲍曼不动杆菌(9.8%)及肠杆菌(9.7%);革兰阳性菌分别为肠球菌(11.9%)、金黄色葡萄球菌(10.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及真菌(14.4%).结论 ICU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医院内病原学监测,定期报告,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虹;段达荣;任应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 于1994 年首先提出,是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作者:董航明;徐伟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测定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定量检测和白细胞(WBC)计数已广泛应用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但针对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的评价标准不一.本文就CRP和WBC测定值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涂学亮;王坤;李玲;郭亚琼;刘新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抗凝剂和离心条件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抗凝剂和离心条件对凝血功能检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同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在室温条件下2 h内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结果 抗凝剂与血液之比为1∶6、1∶7时,PT、APTT、TT、F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8、1∶10、1∶11时,PT、APTT和F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离心速度、不同离心时间,PT、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和F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不同离心速度,PT、TT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Fbg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杜绝凝血功能检测的外界因素,保证检测结果具有佳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陈华英;洪流;张家明;李艳;林伟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如何合理设置护理单元

    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门诊住院综合楼的设计过程中,护理单元的设置是讨论多的问题之一.在确定护理单元的面积与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建筑形态,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实现.住院部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为密切的地方,而护理单元又是组成住院部的基本要素,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因此,深入探讨护理单元的设置问题意义重大.

    作者:傅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涂片分类检出白血病研究

    目的 强调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仍然需要进行血涂片镜检分析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进行白血病细胞检查.结果 检出白血病30例,其中27例与骨髓诊断一致,另3例未查骨髓(因患者拒查),但治疗后有缓解.结论 血涂片分类可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M3和M7型等.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时,不能忽视血细胞形态学镜检,以防止白血病漏诊.

    作者:兰开凤;熊代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为了解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本文对2003~2007年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

    作者:谢宗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目前已是血站、医院的常用检测方法,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在实际操作中,ELISA检测抗-HCV结果假阴性、假阳性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影响ELISA检测抗-HCV的因素较多[1],现就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陈景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残髓炎病因及治疗体会

    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干髓术或塑化治疗的牙齿发生残髓炎.现将本科室3年来收集的143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失败的几种解决方法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Ac.T diff 2 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各级医院应用较多.该仪器以准确、快速、稳定、安全而著称,是血细胞三分类分析仪中的佼佼者.

    作者:武智强;王玉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