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作俊
笔者以祛邪为主,调理脏腑功能为辅,选用具活血化瘀、通脉消肿功效的三七片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 病例
作者:李军;刘迪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5~1999年作者采用药浴加天龙镇痛膏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1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9例,男34例,女285例;年龄24~67岁,平均38岁;病程长者32年,短者1年;治疗时间长6个疗程,短者2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随访时间2年.
作者:芦勇;孟庆才;乔为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笔者采用中成药制剂加味逍遥丸治疗4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月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腧穴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定位问题.本文就在教学 示教与指导学生点穴操作中遇到的定位疑点,归纳为5点:①关于定位描述中的方位问题;②关于穴 位与穴位连线的问题;③关于骨度分寸中存在的问题;④关于特殊形体特殊定位问题;⑤关于其它 一些未描述清楚的定位问题.文中就此5方面进行了分析答疑,旨在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 力及动手能力.
作者:尹改珍;宝冉;马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病例来自儿科、针灸科门诊.其中男6例,女34例;年龄5~11岁.40例均拍腰骶正位片以排除隐性脊柱裂、腰椎损伤,做尿检以排除尿路感染,男性做生殖器检查,以排除包茎病变.患者病程2年以上,每夜遗尿1~3次,个别患者上课亦见遗尿.
作者:吴明达;吴致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药材的灰分检查是对药材纯度检查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高温将药材炽灼至完全灰分,则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分残留.由于一般中药材的灰分含量通常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故其数值若高于它的正常范围,则必定有其它无机物污染或掺杂.对于组织中含草酸钙较多的中药,则需用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消除药材本身的影响因素,从而更精确地指示中药材中是否掺有杂质.
作者:张彩凤;顾一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耳穴贴压)82例与对照组(胃复安加地塞米松)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毛琰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冻肩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70例冻肩患者,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作者:蒋生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电针加TDP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疗效较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泊;胡康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在四肢骨关节疾病当中发病率较高.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针刀配合药物及手法等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0例,疗效满意.
作者:田兴;库热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壮医熨浴疗法治疗痹病有良好效果,但其疗效机理尚未十分清楚[1].为了了解壮医熨浴疗法对痹病的作用机理,我们在临床中对50例用熨浴疗法治疗的痹病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曾振东;韦金育;吕琳;李萍;李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中仅由2味药黄芪、当归组成,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与当归合用,养血和营,则阳生阴长,气血两旺.两药相伍,共同发挥补气生血活血作用,主治劳卷内伤、气弱血虚之证.临床应用广泛,实验研究资料丰富,特别是免疫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的实验研究.现根据研究者主要观察的指标对象,将该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危建安;谢琪;黄兆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对中医耳鼻喉科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中医耳鼻喉科统编教材难以适应现代化中医教育,中医耳鼻喉科教学应重视临床教学,课程的设置要突出实用性,要避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现象,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作者:忻耀杰;刘福官;张剑华;何建英;李春芳;张韬;汪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89~1997年间,我们采用中药柴胡注射液及维生素B12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银屑病6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杨筱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中医皮肤科10余年来,充分利用硫化氢泉、低渗泉、微温泉,加入适量煮沸半小时后的甘草药液,对银屑病病人进行药浴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姜光萍;李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4年10月~1999年10月,笔者采用针刀治疗菱形肌慢性损伤62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30~69岁;病程短6个月,长15年.
作者:仇留喜;胡云衢;王能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对雷公藤、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9例的4年随访,认为对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用单种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是有效的,仅28%病例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为异质性,治疗方法将依据个体反应更改;雷公藤比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更有效.
作者:姚海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10余年来,采用清热利湿、温肾化浊法治疗尿路感染1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多从阴虚阳亢立论.近年来笔者结合临床辨证施治,从气虚论治高血压病,收到了一定效果.现结合临床效果探讨如下.
作者:唐培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报道了槲皮素眼膏的处方、制备方法、质量检查、眼膏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并对槲皮素眼膏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实验表明,用分光光度法对眼膏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是可行的.眼膏中的槲皮素含量在高温、强光照射和高湿度条件下都有所下降.据此为槲皮素眼膏制剂配方及工艺、保存条件提供资料.
作者:吴祥;李耐三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