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熊菀;刘瑜;陈琼;吴扬

关键词: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细胞因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摘要:目的 了解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值,探讨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IFN-γ/ IL-4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共分析了CMV肝炎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CMV肝炎组TNF-α、IFN-γ/IL-4、ALT、 AST 值分别为448.07±122.76 ng/L,2.99±1.35,95.24±8.52 U/L,138.59±11.57 U/L,TNF-α、ALT、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肝炎组TNF-α与ALT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 CMV肝炎患儿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在TNF-α水平增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IFN-γ/ IL-4 比值变化推测存在Th1/ Th2平衡失调和Th2功能异常增强情况.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肠套叠63例临床分析

    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小儿肠套叠病例63例,现作总结分析,以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水平.

    作者:唐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CR技术在结核分支杆菌诊断及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对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个挑战;痰涂片检查简单易行但检出率低;结核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费时且菌量较少时出现假阴性是其主要缺陷.近年来结核杆菌耐药株的增多使问题更趋复杂.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等优点,在结核分支杆菌的快速诊断及耐药性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广印;沈佐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两种尿蛋白测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和磺柳酸法测定尿蛋白的吻合性及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 用10%的磺柳酸和尿10项分析仪对住院及门诊患者共3 000例测定尿蛋白.结果 3 000例尿液中两者相符合有2 796例,其中两者阳性364例,两者阴性2 432例,不相符合204例,其中磺柳酸法阳性,而尿液分析仪测定为阴性136例;磺柳酸法阴性,而尿液分析仪测定为阳性68例.结论 测定尿蛋白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差异性,用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后,好还须滴加磺柳酸,不仅可以印证尿液分析仪尿蛋白测定的准确性和测定尿液中其他蛋白质(如球蛋白等),而且还可以间接监测尿液分析仪的性能及判定试剂条的质量、是否失效以及纠正某些因素对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的影响,对尿液分析质控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桂满元;黄成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意义

    内皮素是目前已知强烈持久的血管收缩因子,不但直接刺激或激活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而且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它在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的观察,以探讨血浆内皮素浓度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的几个问题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是选择和执行适当的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程序,例如依据测定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方法特点选择统计学标准、控制规则和质控品的数目,并严格执行IQC程序以提高IQC的质量[1].室内质控方法很多,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中仍主要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笔者长期从事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发现医院、血站检验科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或疑问,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相关专著,简要介绍如下,供实验室参考.

    作者:袁红;黄文方;杨明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东省基层医院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基层综合医院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原因分析,以达到提高认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管理.方法 采取亲临医院调查和电话、信函相结合的方式,由笔者以及所在调查医院工作的本校历届检验专业毕业生共同完成.结果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医院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以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为常见.结论 基层医院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盲目依赖自动化仪器;对规范化操作不够重视;对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者:蔡元菊;陈秀琴;罗小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呼吸机辅助成功抢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1例

    本科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抢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国华;张瑞芳;李金萍;罗友珍;杜继平;赵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公共场所的经营方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实施卫生监督中遇到的难题日渐增多,如何科学高效地实施卫生监督,一直是卫生监督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

    作者:苏瑛;冯垚;刘建民;黎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47例妊娠妇女全血铜锌钙镁铁测定分析

    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是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生化反应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中5种重要的元素.孕期各种元素需求均有较大增加,而元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摄入不足或补充过量,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本资料通过对347例妊娠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分析,得出了宝鸡市孕期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的本底资料,给妇幼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作者:王红武;张亚莉;索亮亮;周清霞;杨玲娜;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陪伴分娩

    陪伴分娩是一些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和提倡的一种方式,我国也有部分医院实施丈夫和亲人陪伴分娩的制度.陪伴分娩主要是以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促进产程顺利.大量研究表明,陪伴分娩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围产儿病率和产科病率等,使顺产率大大提高.因此,陪伴分娩有着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蓝;曾帮兰;高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型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 分析总结重型肝炎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重型肝炎(67例)、慢性肝炎(75例)、急性肝炎(56例)患者空腹血糖,并与45例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慢性、急性肝炎和正常人(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急性、慢性肝炎患者(P<0.01);死亡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 低血糖常出现在重型肝炎的早期,是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表现之一.检测空腹血糖对判断重型肝炎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运荣;许斌;周琴;张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医院管理年看临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本文就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基层二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存在的临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仪器的管理、维护和校准、检验质量控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床旁分析、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等不足的问题进行讨论.提示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对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指导和管理力度,所有检验人员也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对检验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欧超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液黏度测定的质量保证

    血液黏度是血液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自动黏度仪以其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度好,试剂单一而被广泛推广应用,但血液黏度值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做好以下环节的全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刘建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ELISA法检测TP-Ab前带现象1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由于样本血清中Ab浓度过高,易造成前带现象(HOOK效应),引起假阴性,在血液检测中出现此种现象,一旦漏检后果严重[1].2006年6月本科免疫室检出1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阳性、ELISA试验呈阴性的梅毒血清标本.在分析原因时考虑到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可能存在的前带现象,故对该血清标本进一步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洪宏;赵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羟乙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抗骨质疏松药物羟乙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2000~2004年50~92岁(平均66岁)髋部骨折患者200例(部分因合并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致死亡或不愈合的特殊病例除外),其中手术内固定120例,非手术治疗80例,都应用羟乙膦酸钠0.4 g/d,两餐间或睡前服,15 d为一疗程,间隔2个月重复应用,间隔期间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并统计相应对照组,手术治疗100例,非手术治疗80例,未用羟乙膦酸钠.观察骨折临床愈合和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手术内固定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24周,对照组为29周;非手术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16周,对照组为20周.结论 羟乙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明显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同时非手术治疗由于避免了术中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寿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尿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的测定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正常人105例,糖尿病患者73例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转铁蛋白(Tf)的含量,以观察其变化.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和尿转铁蛋白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志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病理检验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本院检验专业开设了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由于本门课程操作性较强,需要实验课时较多.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病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将从实验室设备、师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法4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梁俊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患关系在治疗上的作用

    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在提供和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护士将护理知识及技术运用于维护护患关系中去,结合患者战胜疾病的潜力,可促进患者生理机能的改进.

    作者:胡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分析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的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者125例(64.4%),贫血32例(16.5%),粒细胞减少症31例(16%),血小板减少20例(10.3%),溶血性贫血2例(1%).EB病毒(EBV)IgM抗体78例,EBV-DNA阳性30例,总阳性率75%.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0例中异常46例,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5例,异常49例,骨髓检查较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少.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血液等方面的疾病,临床应重视实验室的检验,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涂片的形态学检查.

    作者:常杏红;呼秉莲;王晓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

    目的 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医院微生物室近3年检出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576株,非发酵菌属47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泉居沙雷菌,戴氏西地西菌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达83.33%以上,泉居沙雷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66.67%,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戴氏西地西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则在16.67%以下,非发酵菌属中短黄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达100%,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也很高,为80%以上,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27.27%以下.结论 在常用药物中,丁胺卡那对肠道杆菌和非发酵菌的作用很强,而先锋必、氧哌嗪作用较弱.

    作者:邓群;李泽玉;涂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