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医院管理年看临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欧超伟

关键词:医院管理年, 医疗机构, 临床实验室, 质量管理
摘要:本文就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基层二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存在的临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仪器的管理、维护和校准、检验质量控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床旁分析、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等不足的问题进行讨论.提示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对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指导和管理力度,所有检验人员也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对检验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思茅市城乡儿童蛲虫卵检查及治疗结果

    目的 对城乡儿童蛲虫卵感染检查的对比分析及预防和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软透明纸肛门试纸检查法对595名思茅市城市儿童和678名乡村儿童给予治疗.结果 乡村儿童的蛲虫感染率高于城镇儿童的感染率,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蛲虫软膏治疗蛲虫卵感染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黄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及幼儿园饮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学生饮水卫生状况,保障饮水安全.方法 调查学校的饮水卫生管理,对饮水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辖区内学校饮水卫生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48份样品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7.9%,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3.8%,霉菌合格率为93.8%.结论 饮水微生物超标的原因与教室的卫生环境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须通力协作,加大监督力度.

    作者:侯剑;李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层检验的现状和改进建议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等检验医学的发展,使医学科学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它不仅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诊断依据,还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平台.检验医学的发展在发达地区的医院中已有充分的体现,而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基层检验仍然发展缓慢、滞后.这是由基层检验的现状决定的.笔者就基层检验的现状与改进提点建议,与基层检验同行共勉.

    作者:史光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

    目的 对比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分别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方法 75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A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组(B组)和vitB1 、vitB12组(C组),用χ2检验比较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和统计治疗费用.结果 治疗组( A、B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且不良反应小.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均显著,但喷雾剂使用方便,是治疗带状疱疹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兰建平;王兴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好室间质评

    室间质评(EQA)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的活动,是为了确保实验室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认证活动.

    作者:卢爱薇;朱红梅;涂文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病理检验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本院检验专业开设了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由于本门课程操作性较强,需要实验课时较多.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病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将从实验室设备、师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法4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梁俊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肾联合移植的护理

    肝肾联合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肾病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器官移植术中难度大的手术之一.2006年6月14日,本院为1例终末肝病合并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实施了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琼;黄小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Sysmex sf-30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两种虚假提示及解决方法

    Sysmex 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测定参数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性能稳定和维护方便等优点.但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白细胞提示信息栏往往会出现Blast/A-Ly(异形淋巴、异常淋巴),Leftshif(核左移)提示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相符的情况,现将笔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斌;潘秀芳;王玉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龙虾壳聚糖抗皮肤浅表真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龙虾壳聚糖对皮肤浅表真菌的抗菌作用, 检测其对真菌的低抑菌浓度.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平板培养法.结果 龙虾壳聚糖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2 500 mg/L,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5 000 mg/L;醋酸液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630 mg/L, 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1 260 mg/L.结论 龙虾壳聚糖及醋酸液对皮肤受试浅表真菌均具有抗菌作用;龙虾壳聚糖的低抑菌浓度为2 500~5 000 mg/L.

    作者:丁恒生;王亚娜;宗爱萍;郑铁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 检验者对临床送检标本通过观察其外观、检测分析、复查及联系临床医护人员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结果 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科室共接不合格检验标本874份,其中血标本356份,占40.7%,原因主要是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粪便标本257份,占29.4%,原因主要是标本已干或无标本;尿标本123份,占14.1%,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或量太少;精液标本58份,占6.6%,原因主要是没按要求采集;前列腺液标本43份,占4.9%,原因主要是采集的质量差;其他37份,占4.2%.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加强医技、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做到规范采集、运送标本,从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黄衍锋;邹焕荣;叶晓涛;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呼吸机辅助成功抢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1例

    本科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抢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国华;张瑞芳;李金萍;罗友珍;杜继平;赵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分析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的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者125例(64.4%),贫血32例(16.5%),粒细胞减少症31例(16%),血小板减少20例(10.3%),溶血性贫血2例(1%).EB病毒(EBV)IgM抗体78例,EBV-DNA阳性30例,总阳性率75%.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0例中异常46例,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5例,异常49例,骨髓检查较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少.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血液等方面的疾病,临床应重视实验室的检验,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涂片的形态学检查.

    作者:常杏红;呼秉莲;王晓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及应用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分子结构中都具有β-内酰胺环,故统称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机制的抗生素,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可发生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亦可能同时对头孢类药物过敏,但头孢菌素过敏发生率约为青霉素的10%~30%.

    作者:倪瑾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相关性及3者之间的关系,分析Pre-S1的检测在判断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 笔者检测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中Pre-S1、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患者血清分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M、HBV前S1抗原,PCR-ELISA法检测HBV-DNA.结果 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DNA、HBV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1.6%和7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组模式感染者血清HBV-DNA和Pre-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5.5%、80.7%、46.8%、41.6%、73.8%、66.6%、37.3%、29.4%、21.4%、10.7%.同组两者间无明显差异,每两组之间HBV-DNA和HBV前S1抗原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HBeAg、HBV前S1抗原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HBV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结果表明,Pre-S1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文余;任从棉;张峰;黄兆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两种尿蛋白测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和磺柳酸法测定尿蛋白的吻合性及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 用10%的磺柳酸和尿10项分析仪对住院及门诊患者共3 000例测定尿蛋白.结果 3 000例尿液中两者相符合有2 796例,其中两者阳性364例,两者阴性2 432例,不相符合204例,其中磺柳酸法阳性,而尿液分析仪测定为阴性136例;磺柳酸法阴性,而尿液分析仪测定为阳性68例.结论 测定尿蛋白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差异性,用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后,好还须滴加磺柳酸,不仅可以印证尿液分析仪尿蛋白测定的准确性和测定尿液中其他蛋白质(如球蛋白等),而且还可以间接监测尿液分析仪的性能及判定试剂条的质量、是否失效以及纠正某些因素对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的影响,对尿液分析质控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桂满元;黄成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开放式药房调剂模式的优越性

    开放式药房调剂模式也称为柜台型调剂模式,是药学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上一个大的改观,是药学作为临床专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本院于2004年开始尝试门诊药房敞开式柜台型调剂模式,经过不断的摸索和一系列设施的完善,如信息化管理设施的完善,改变以往药房是排队拥挤的中心点,撒气吵架的集中点,服务滞后的突出点的落后现象,成为了医疗发展的支柱,优质服务的模板,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28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的肠球菌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28株肠球菌分离自各种感染性标本,其中分泌物57株(占44.5%)、尿液29株(占22.6%)、引流液22株(占17.2%),呼吸道标本(痰液/气管抽吸物/咽拭子)12株(占9.4%)、胆汁8株(占6.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2.2%、16.7%、61.1%、83.3%、54.2%;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6.0%、72.0%、56.0%、86.0%、64.0%,所有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已达50%以上.结论 临床感染肠球菌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它们对多种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且均呈多重耐药,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肠球菌感染.

    作者:蒋火刚;李万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脏手术后的ICU治疗

    心脏疾病患者术前心脏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再加上手术直接损伤,体外循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温及体外循环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等,均可引起患者术后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干扰.此阶段的严密监测以及及时、恰当的处理是确保患者术后平稳过渡、顺利康复的关键[1].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本院开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30例,术后均送入ICU加强监护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中建;苏艾娅;孔维炜;王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

    目的 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医院微生物室近3年检出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576株,非发酵菌属47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泉居沙雷菌,戴氏西地西菌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达83.33%以上,泉居沙雷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66.67%,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戴氏西地西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则在16.67%以下,非发酵菌属中短黄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达100%,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也很高,为80%以上,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27.27%以下.结论 在常用药物中,丁胺卡那对肠道杆菌和非发酵菌的作用很强,而先锋必、氧哌嗪作用较弱.

    作者:邓群;李泽玉;涂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波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30例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与宫颈癌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尖锐湿疣患者急剧增多,使之成为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单纯用物理疗法复发率高,本院在使用微波的同时配合应用α-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杰英;王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