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分析

常杏红;呼秉莲;王晓欢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病毒
摘要: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的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者125例(64.4%),贫血32例(16.5%),粒细胞减少症31例(16%),血小板减少20例(10.3%),溶血性贫血2例(1%).EB病毒(EBV)IgM抗体78例,EBV-DNA阳性30例,总阳性率75%.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0例中异常46例,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5例,异常49例,骨髓检查较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少.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血液等方面的疾病,临床应重视实验室的检验,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涂片的形态学检查.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及应用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分子结构中都具有β-内酰胺环,故统称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机制的抗生素,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可发生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亦可能同时对头孢类药物过敏,但头孢菌素过敏发生率约为青霉素的10%~30%.

    作者:倪瑾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公共场所的经营方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实施卫生监督中遇到的难题日渐增多,如何科学高效地实施卫生监督,一直是卫生监督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

    作者:苏瑛;冯垚;刘建民;黎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目的 了解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值,探讨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IFN-γ/ IL-4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共分析了CMV肝炎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CMV肝炎组TNF-α、IFN-γ/IL-4、ALT、 AST 值分别为448.07±122.76 ng/L,2.99±1.35,95.24±8.52 U/L,138.59±11.57 U/L,TNF-α、ALT、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肝炎组TNF-α与ALT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 CMV肝炎患儿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在TNF-α水平增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IFN-γ/ IL-4 比值变化推测存在Th1/ Th2平衡失调和Th2功能异常增强情况.

    作者:熊菀;刘瑜;陈琼;吴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龄经产妇产前心态及护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经产妇在孩子10~20岁的时候再次怀孕,她们大多数是在没有很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意外怀孕.科学的发展已能解决许多肉体上的痛苦,而精神上的压力更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在产前对产妇辅以及时的心理治疗与护理,才能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姜利英;王春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与前S2抗原对乙肝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荧光定量PCR(FQ-PCR)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对141例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两对半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检测. 结果 137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阳性119例,HBeAg阳性69例,HBV-DNA阳性84例,阳性率Pre-S2>HBV-DNA>HBeAg.结论 联合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HBV-DNA定量及Pre-S2,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临床HBV感染、复制、传染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状况.

    作者:张国元;王永富;凡瞿明;周彤;张金花;何兰;邓仁兵;程吉兵;赖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 检验者对临床送检标本通过观察其外观、检测分析、复查及联系临床医护人员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结果 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科室共接不合格检验标本874份,其中血标本356份,占40.7%,原因主要是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粪便标本257份,占29.4%,原因主要是标本已干或无标本;尿标本123份,占14.1%,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或量太少;精液标本58份,占6.6%,原因主要是没按要求采集;前列腺液标本43份,占4.9%,原因主要是采集的质量差;其他37份,占4.2%.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加强医技、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做到规范采集、运送标本,从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黄衍锋;邹焕荣;叶晓涛;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联合麻醉对分娩方式及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中宫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近期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惠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选用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麻醉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9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程中缩宫素使用及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方面的不同.结果 (1)分娩方式比较,联合麻醉组剖宫产26例(24.07%),对照组38例(4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产钳助产22例(20.37%),对照组6例(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阴道顺产60例(55.56%),对照组47例(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使用缩宫素32例(29.63%),对照组4例(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比较,联合麻醉组胎儿窘迫、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分别为32.7%、3.70%、6.48%,对照组分别为28.5%、1.09%、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麻醉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4.63%、0.93%,对照组分别为3.26%、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对产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新生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倪明军;蔡江慧;李竹君;陈慧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47例妊娠妇女全血铜锌钙镁铁测定分析

    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是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生化反应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中5种重要的元素.孕期各种元素需求均有较大增加,而元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摄入不足或补充过量,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本资料通过对347例妊娠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分析,得出了宝鸡市孕期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的本底资料,给妇幼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作者:王红武;张亚莉;索亮亮;周清霞;杨玲娜;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28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的肠球菌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28株肠球菌分离自各种感染性标本,其中分泌物57株(占44.5%)、尿液29株(占22.6%)、引流液22株(占17.2%),呼吸道标本(痰液/气管抽吸物/咽拭子)12株(占9.4%)、胆汁8株(占6.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2.2%、16.7%、61.1%、83.3%、54.2%;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6.0%、72.0%、56.0%、86.0%、64.0%,所有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已达50%以上.结论 临床感染肠球菌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它们对多种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且均呈多重耐药,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肠球菌感染.

    作者:蒋火刚;李万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含量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以及与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对早期肾损害诊断灵敏度的比较.方法 胱抑素C测定采用胶体金包被抗体的免疫比浊法;肌酐测定采用酶法;尿微量清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以肌酐清除率数值将糖尿病患者分组,用胱抑素C、肌酐、尿微量清蛋白作为衡量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胱抑素C敏感性高.结论 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

    作者:祁金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思考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学习型社会要求各种组织都应成为学习型组织,图书馆也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更好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

    作者:林明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的几个问题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是选择和执行适当的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程序,例如依据测定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方法特点选择统计学标准、控制规则和质控品的数目,并严格执行IQC程序以提高IQC的质量[1].室内质控方法很多,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中仍主要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笔者长期从事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发现医院、血站检验科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或疑问,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相关专著,简要介绍如下,供实验室参考.

    作者:袁红;黄文方;杨明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CR技术在结核分支杆菌诊断及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对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个挑战;痰涂片检查简单易行但检出率低;结核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费时且菌量较少时出现假阴性是其主要缺陷.近年来结核杆菌耐药株的增多使问题更趋复杂.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等优点,在结核分支杆菌的快速诊断及耐药性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广印;沈佐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农村药品质量技术监督与抽验

    国家对药品质量实施监督主要依靠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两种手段.技术监督的重要内容是药品抽验,抽验的目的是更客观地反应相关药品的质量.抽验的盲目性会造成经费的大量浪费,同时遗漏掉假劣药品,给患者带来危害.我国农村药品市场由于面广点多,为了保证患者用上放心药,在药品监督中推广快速检验(下称快检)手段,在当前农村药品的质量监督中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林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存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提出了摆正位置、增强自信,领导重视、稳定队伍,理顺体制、奖惩激励,加强培训、提高素养,重视实验管理干部的培养等对策.

    作者:肖素芳;林云燕;陈钗莺;许瑛;张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影响乙型肝炎患者HBV 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过程中乙肝病毒DNA聚合酶P区(HBV 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应用拉米夫定(LAM)治疗的2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YMDD变异检测,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为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13.6%,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31% ,治疗前病毒量的高低不影响其治疗效果.5例患者肝穿组织中HBsAg和HBcAg依然阳性.结论 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后可出现HBV YMDD变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HBeAg血清转换率不高;肝组织内仍处于炎症及纤维化状态.

    作者:王砚冰;石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布利丹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1例

    2003年6月10日本市瓦窝镇卢屯村某村民为女儿过周岁生日,120人就餐,19人食用奶油蛋糕.10~31 h内19人相继发病,其余未进食奶油蛋糕者均未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初期为稀便,后为水样便)、头疼、发热(高热37.5~39.2 ℃)、全身乏力等症状.发病与进食量有关,量多者,病情重,潜伏期亦较短;发病与年龄亦有关,年龄小者,病情重,病程较长.现场调查奶油蛋糕为本市元台镇某蛋糕店加工.该店无冷藏设施,容器具无消毒措施,裱花间无空气消毒设施,极易使细菌生长繁殖,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姜叙;刘华;韩秀荣;刘显军;辛永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病理检验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本院检验专业开设了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由于本门课程操作性较强,需要实验课时较多.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病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将从实验室设备、师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法4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梁俊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龙虾壳聚糖抗皮肤浅表真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龙虾壳聚糖对皮肤浅表真菌的抗菌作用, 检测其对真菌的低抑菌浓度.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平板培养法.结果 龙虾壳聚糖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2 500 mg/L,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5 000 mg/L;醋酸液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630 mg/L, 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1 260 mg/L.结论 龙虾壳聚糖及醋酸液对皮肤受试浅表真菌均具有抗菌作用;龙虾壳聚糖的低抑菌浓度为2 500~5 000 mg/L.

    作者:丁恒生;王亚娜;宗爱萍;郑铁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医院管理年看临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本文就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基层二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存在的临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仪器的管理、维护和校准、检验质量控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床旁分析、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等不足的问题进行讨论.提示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对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指导和管理力度,所有检验人员也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对检验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欧超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