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再兴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病机历代遵从阴虚燥热之说,及至近代,虽有气虚、血瘀之说,但未破阴虚为病之藩篱,因而辨证避“痰湿”,论治恶“清化”。笔者认为痰湿挟瘀为糖尿病之重要病机。同时,现代科学已证明,胃肠系统内分泌与胰脏内分泌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存在着相互的反馈影响。因此,在辨治上重视脾胃,提出“从脾论治”的观点。……
作者:赵翡翠;聂继红;李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它赖以产生的根基,以及所依附的物质基础和应用的环境。升降理论也不例外,总的来说,它是以描述人体气机运动形式为主要内容的一套理论。虽然历代医家所处的时代不同,自然气候各异,地区环境有别等等原因,创立了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一理论始终植根于阴阳学说,依附于人体的脏腑功能,阐明了人的生理、病……
作者:郝凤丹;彭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肛门失禁是肛肠手术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原因是手术损伤了肛管直肠环,分为完全性、不完全性和感觉性失禁[1]。
作者:潘芳杰;武军;景江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课题采用益气活血汤配合穴位拔罐,用以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患者的免疫机能以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60例,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60例。住院130例,门诊74例。男150例,女54例;年龄36~74岁,平均……
作者:谭庆坤;王献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消化道急性溃疡穿孔(Acute.Perforation of peptic ulcer)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以其起病急、发病快、演变迅速为特点。据我国临床资料显示,在全部住院的溃疡病人中,急性穿孔占13%~17%,而在外科治疗溃疡病病人中约占1/3;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约占75%,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15:1。我科1996~2001年共收治上消化道溃疡……
作者:樊晓静;段绍斌;杨东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寒痹,又称痛痹,是感受风、寒、湿邪(以寒邪偏胜)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活动障碍为主证的病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致肢体残废,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经济与精神负担。本病属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范畴。……
作者:范召义;田发启;朱文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从水蛭胶囊治疗中风病的理论依据、运用时机、适应范围及用法用量疗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黄国忠;刘惠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DPN37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17.5%;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显效率44.4%。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涛;郝拥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乳香和没药同为活血去瘀药。乳香为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性辛温、味苦,归心肝脾经;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 Engl,或其他同属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性平、味苦,归心肝脾经。乳香和没药的功效均为:活血止痛,消肿……
作者:周桂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脾胃学说起源于《内经》、《难经》,及至李东垣著《脾胃论》之后发展成为这一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脾胃学说认为:人赖天阳之气以生,而此阳气须化于脾胃;人赖地阴之气以长,而此阴气须化于脾胃;人赖阴精之举以寿,阴精也必源于脾胃;人赖营气之充以养,营气也必统于脾胃。可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主要来源,其在精气升降、阴火潜戢中具有枢纽作用,并且“脾主衰血、温五脏”,其对人体脏腑、四肢百……
作者:杜业勤;马合甫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用调补肝肾法自拟调肝汤治疗崩漏,疗效显著。强调用药注意:①药味阴阳厚薄相互引用;②通补兼用;③固冲任加收涩之品;④养于肾,温凉辨明;⑤青春期重补肾,生育期重调血、化瘀、柔肝,更年期益健脾护中气。
作者:田慧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达60%~90%,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居多;若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或临床症状判断,DM性多发神经损害几乎可占47%~90%,其中以伴或不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肢体远端对称性多发性感觉神经病变多见,如双上肢或双下肢程度及范畴……
作者:金岚兰;李凯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淫羊藿甙提取量为定量考核指标,进行提取工艺研究,优选出佳提取工艺条件,取以16倍70%乙醇回流提取。
作者:王雪莲;薛连生;张惠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斑秃中医又称“油风”,俗称“鬼剃头”,笔者用中药益气养血法,配合梅花针扣刺及鲜生姜涂擦局部联合应用治疗30例,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小于20岁3例,21~30岁10例,31~40岁12例,大于41岁5例;年龄小者15岁,大者55岁,平均年龄33岁;农民5例,工人5例,教师12例,干部6例,其他……
作者:贺吉德;王新会;凌京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药片剂自20世纪50年代创用以来,伴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及新辅料的应用,它的剂型理论、生产技术日臻完善,已发展成为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剂型之一。 中药片剂按其原料特征主要有下述4种类型。(1)提纯片:系指以处方药材提得的单体或有效部位的细粉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2)全粉末片:系指以处方全部药材细粉加适宜赋形剂制……
作者:王国栋;李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乳腺增生病近年来已成为妇科中的常见病,多见于18~50岁的妇女。我们自1995年6月~2000年6月采用自拟乳癖汤煎剂改为免煎中药乳癖丸剂治疗乳腺增生21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6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8~50岁;病程短3个月,长10年;月经正常160例,月经失……
作者:杨晓媛;张富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胆汁返流是胃镜中发现的一种征象。胆汁返流人胃,致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促使溃疡发生并影响其愈合。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8~2000年间试用小柴胡汤为主方,治疗具有明显胆汁返流性慢性胃炎43例,取得一些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江汉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当今,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针剂的品种与日增多,并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但静脉点滴中药针剂起过敏性休克而导致类白血病反应者亦时有发生,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诊治6例静点中药针剂发生过敏性休克致类白血病反应的患者。主要是静点丹参(1例)、双黄连(2例)、清开灵(2例)、脉络宁(1例)等药物而致。一般可见面色苍白,皮肤花斑……
作者:高昌杰;迪丽努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诊断疾病的模式 1.1 思维模式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主要源于自然界和人体处在反应的大量周密观察,即通过望、闻、问、切将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推测机体的内在病变,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从而对疾病作出证候的判断,这种“以表知里”、“司外揣内”、整体的、宏观的、联系的、动态变化的全过程的综合分析认识疾病的方法,正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思维特点。……
作者:徐兆堂;涂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目前西医药对本病尚无满意的疗法,中医药对此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从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温针灸治疗被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30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9例,女11例;年龄小22岁,大60岁;病程短半年,长23年。……
作者:刘兴;孙月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