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徐世洪
笔者自1997年1月以来,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符合学苑出版社1991年版《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女48岁,男2例;年龄30~40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4年;双侧乳房有肿块者30例;一侧乳房有肿块者20例。临床表现:乳房肿块、胀痛,伴有胸闷胁……
作者:张运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新疆是爱滋病的高发地区,爱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唾液、分泌物、排泄物中都可分离出HIV。目前,为爱滋病病人或HIV阳性的其他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感染医务人员的报告虽然不多,但确有发生,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职业性感染HIV的发生。……
作者:马建萍;马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除皮肤表现外,神经痛是其主要症状,有些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患者,在皮损消退后,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以往临床一般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处理、局部理疗等治疗,皮肤破损已经愈合,但疼痛留连在皮肤色素部位,有很多疼痛点,轻微碰触,都会引起剧烈的……
作者:侯方;徐世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和天然药的单方和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可供注人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制剂。或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中药注射剂虽然出现较晚,但因其药效迅速,作用可靠,剂量准确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广为应用,发展很快。现就中药……
作者:巴特尔;刘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自1995~2000年对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自拟方益气养阴汤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例,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而转中医科治疗。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0~60岁;病程均在2~8年以上。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作者:丁月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回顾了古医家对此段经文的传统认识,提出了肝为将(Jiang)兵之官,释将为帅以喻气,解军为兵而比血的三条依据,指出了肝之能谋虑在于肝之所藏之神——魂的作用,从而阐释了肝与气血的紧密联系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张洪亮;王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分析1998年1月~2000年12月有完整资料的2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18例,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切口愈合率100%。体会:中西医联合治疗比以往的单纯西医治疗,既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又能促进手术切口早日愈合。
作者:樊永栋;周冬梅;刘忠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淫羊藿甙提取量为定量考核指标,进行提取工艺研究,优选出佳提取工艺条件,取以16倍70%乙醇回流提取。
作者:王雪莲;薛连生;张惠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某些疾病与所用的方药之间,从表面上来看,似有离经叛道之嫌,根本不能治疗相应的病。但仔细分析病机与方药所主治病症之间却有内在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略有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温玉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寒肠热证”是临床常见的虚实夹杂、寒热并存的消化道疾病。验证表明,此类病症大多有胃炎与结肠炎同时存在的客观指标。近年来,笔者根据辨证结果选用温中健胃的小建中汤合清肠解毒的白头翁汤寒热并用治疗本证12例,取效满意。简述如下。……
作者:袁霞;刘红;庞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经临床治疗观察,认为痤疮的病机为血热瘀阻,气郁化火,阳明郁热所致,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和痤疮的分类不同,分别给予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开郁降火、滋阴通腑等,对脓疱型及囊肿结节型则给予仙方活命饮方加入消肿散结之品,治疗痤疮200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和平;白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当今,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针剂的品种与日增多,并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但静脉点滴中药针剂起过敏性休克而导致类白血病反应者亦时有发生,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诊治6例静点中药针剂发生过敏性休克致类白血病反应的患者。主要是静点丹参(1例)、双黄连(2例)、清开灵(2例)、脉络宁(1例)等药物而致。一般可见面色苍白,皮肤花斑……
作者:高昌杰;迪丽努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2000年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患者73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男20例,女53例;年龄60~78岁,平均66.4岁;发病时间短2天,长5天;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者19例(26.1%);手术证实病理类型为水肿型者40例(54.8%),化脓性……
作者:张新义;蒋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胬肉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疗效观察。方法:通过普通方法及对马贤智主任所著《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后抗复发作用》一文中的胬肉手术术式配合中药治疗,针对200例210只眼进行手术。其中10例12只眼采用普通术式,余190例198只眼采用马氏改良术式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结论:经对比观察普通方法复发率为80%,而通过胬肉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的病人,无一复发。
作者:闫希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课题采用益气活血汤配合穴位拔罐,用以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患者的免疫机能以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60例,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60例。住院130例,门诊74例。男150例,女54例;年龄36~74岁,平均……
作者:谭庆坤;王献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重用泽泻配伍治疗泄泻,获得较好疗效。 例1,病人吴××,男,52岁,于1999年10月20日就诊。患者1周前因受凉致鼻塞、流涕、打喷嚏,曾服用VC银翘片、感冒通等药物,效果不佳,且于5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0℃,腹泻,泻下急迫,大便水样,腹痛轻,查大便常规无异常,遂在单位……
作者:李慧;杨淑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 朱×,女,54岁,于2001年8月30日因咽喉肿痛,吞咽疼痛,发热,全身不适,在我院门诊就诊,诊断扁桃腺炎,给予新癀片口服,1次3片,1日3次。当患者口服新癀片3片1小时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全身抖动,全身出现大小不同的斑丘疹,立即到我院急诊。查体温38.8℃,神清,反应可,血压80/40mmHg,脉搏102次/分,全身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斑丘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齐,心肺……
作者:顾君晖;顾博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寒痹,又称痛痹,是感受风、寒、湿邪(以寒邪偏胜)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活动障碍为主证的病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致肢体残废,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经济与精神负担。本病属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范畴。……
作者:范召义;田发启;朱文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2001年我院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8~65岁。经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9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现将10例病人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1 急救与护理 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备齐各种抢救仪器和药物,让病人卧床,保持安静,清洁呼吸道。呕血时,将……
作者:徐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脾胃学说起源于《内经》、《难经》,及至李东垣著《脾胃论》之后发展成为这一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脾胃学说认为:人赖天阳之气以生,而此阳气须化于脾胃;人赖地阴之气以长,而此阴气须化于脾胃;人赖阴精之举以寿,阴精也必源于脾胃;人赖营气之充以养,营气也必统于脾胃。可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主要来源,其在精气升降、阴火潜戢中具有枢纽作用,并且“脾主衰血、温五脏”,其对人体脏腑、四肢百……
作者:杜业勤;马合甫扎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