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纤汝;李娟
正交实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使用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目前正交实验在中药学研究中已被广泛采用.
作者:赵红;杨家新;汪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前列腺炎虽是一种常见病,但临床中许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由于短期内难以治愈,使症状持续存在,加之各种误导,从而有很多患者有较严重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描述症状典型,常有明显的会阴部坠胀、阴囊潮湿、腰骶部尿道内灼热、头晕失眠等症状.
作者:宋国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操作注意事项1.1针具的选择以传热导电性较好的不锈钢质毫针为佳.针尖要求尖中带圆,光洁度高,不能有钩曲、毛刺;针身光滑挺直、圆正均匀、坚韧而富弹性,不能有斑剥锈蚀或折痕毛刺;针柄要求金属丝缠绕牢固不松脱.毫针长度比针刺深度长1~1.5cm针身为宜,粗细以直径为0.32cm以下为宜.
作者:夏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王多让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他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在患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笔者在进修期间,跟随王老时,随诊小结,高脂血症2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庞春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2000年3月~2002年7月,笔者采用火针、拔罐配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聂发华;李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胃炎一般临床均有脘腹胀满之症,且多较顽固,难于消除.现仅就其脘腹胀满的治疗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赵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亦称科雷氏骨折.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由于该处是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在力学上是弱点,同时桡骨下端有10°~15°掌倾角,20°~25°的尺倾角,故容易发生骨折.
作者:谢小梅;刘修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中医证候.
作者:王学武;刘浩;周铭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老年性痴呆症(Alzheimer s Disease,AD)分为两类.一类原发性脑萎缩即老年性痴呆,另一类继发性的脑血管性痴呆,多由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合并脑梗塞或出血出现痴呆的一系列症状.
作者:张全意;罗俊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近年来应用针刺配合电兴奋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祖丽培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张仲景小半夏汤与橘皮竹茹汤加减化裁而成.后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上方加茯苓、大枣、减生姜之量为现代临床通用方.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
作者:李斌;李维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护理部从1995年1月开始,根据科室编制和工作量率先使用聘用护士,至2001年累计有70名,具体情况见表1.护理部就使用聘用护士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军辉;曹建华;张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结节性红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轻者数周可自行消退,重者结节持久不消.近年来,本人自拟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红斑45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魏静;刘新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按新药技术要求优化紫前膏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选择出膏率和葛根素含量为考核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选佳煎煮条件.结果:影响提取效果的顺序为C>B>A(C煎煮次数,B为煎煮时间,A为加水倍数),佳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出膏率和葛根素含量较高.结论:优选工艺稳定,易操作,适合车间生产.
作者:刘家国;闫秋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6年12月至2002年1月,笔者采用推拿方法治疗105例腰椎间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蒋生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穿琥宁注射液是由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穿心莲内脂与琥珀酸酐反应所得穿心莲琥珀酸半脂单钾盐的灭菌水溶液.
作者:胡兰;李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卫生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改革用人制度与改革分配制度.
作者:王品;景彩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中药华蟾素和岩舒注射液作为全身治疗和10-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和治疗肿瘤复发.方法:24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汽化电切后,给予华蟾素20mL和岩舒20mL每日交替使用,并采用10-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100mL膀胱灌注.治疗2年预防肿瘤复发.结果:随访期18~36个月,平均25.71月,共计24例.术后治疗18月无肿瘤复发,24月后膀胱肿瘤复发1例,占4.1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较好,中药和10-羟基喜树碱无全身性化疗的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顾乃龙;李平;赵昕;何涛;张晓谊;王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痛经是妇科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月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8年9月~2002年9月,笔者应用中医药对临床疑难病过敏性紫癜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临床药物实践,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