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痔瘘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体会

石兢;洪玉芬

关键词:针刺治疗, 痔瘘术后, 急性尿潴留, 手术后病人, 手术创伤, 气血瘀滞, 排尿不畅, 膀胱气化, 足三里, 阴陵泉, 三阴交, 关元穴, 肛肠科, 肛肠病, 并发症, 麻醉, 患者, 腹胀
摘要:急性尿潴留是肛肠科手术后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及麻醉引起气血瘀滞,影响膀胱气化,致少腹胀满,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排尿不畅.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对176例肛肠病术后所致的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关元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痔瘘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体会

    急性尿潴留是肛肠科手术后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及麻醉引起气血瘀滞,影响膀胱气化,致少腹胀满,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排尿不畅.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对176例肛肠病术后所致的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关元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石兢;洪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心理与肿瘤发病治疗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紧张,竞争压力大,心理矛盾冲突,肿瘤已经成为当代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陆明;吴涛;马金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国内外医学家一致认为CAG是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尤其在与胃息肉同时存在时,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可发生癌变.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优势.现对近几年来中医对CAG的治疗研究作~综述.

    作者:吴鹏;李崇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分娩减痛中的作用

    分娩是迎接婴儿来临的必然阶段,但分娩过程中剧烈的疼痛使产妇产生焦滤、紧张、恐惧、抑郁或其他心理障碍,这些因素对宫缩质量和宫颈扩张不利,影响产程进展,加重产妇疼痛或引起胎儿宫内君迫及新生儿窒息.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宫缩疼痛,消除产妇紧张情绪,使产力良好,产程缩短,避免了药物镇痛对胎儿及母体的副作用,降低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等,有利于母子健康.

    作者:张爱琴;王君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银杏叶作为传统植物药具有润肺、平喘、止咳三功效,随着药物提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银杏叶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动脉血流量、治疗老年痴呆症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现将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罗俊芳;张全意;张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面积烧伤的辨证施护

    祖国医学治疗烧(烫)伤已有千年的历史,目前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烧(烫)伤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绩,但对一般小面积烧(烫)伤重视不够,往往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我院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小面积Ⅰ度、Ⅱ度烧(烫)伤,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护及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孙翠香;宁洪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纠治(医)药源性病症的体会

    1例举药源性病证1.1听神经损害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均对听神经有毒性损害的副作用,用量失当,或用药时间过长,或为过敏体质,则易致听力受损,轻者耳鸣,重者听力下降,甚或致聋.急当补肾解毒,以利恢复.常用方法如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等.常用药物如补骨脂、杜仲、川续断、山萸肉、熟地黄、枸杞子、云茯苓、泽泻、灵磁石、绿豆、甘草等.

    作者:顾茂民;孙燕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医对80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辨证分型

    2003~2004年间,我们收治了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80例,并对他们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40~83岁之间,平均67.3岁;病程2~30年,平均9.5年.80例全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确定分级分层.

    作者:邓皖利;赵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谈谈糖尿病心身疾病

    在现代社会里,尤其是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心身相关疾病正愈来愈严重地困扰着人们,损害着人们的健康.我国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改革开放10多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工作节奏加快,社会关系也变得纷繁复杂,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生物性致病源和营养缺乏性致病因素已不占主要地位,致病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随着疾病谱以及医学模式转化,21世纪的疾病重点将不再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而是由心理、社会、生物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几乎涉及内科疾病的各个系统,在内分泌代谢疾病中首推糖尿病.下面笔者将从病因、病机、心理表现以及治疗调护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作者:陶怡;马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杞菊地黄汤与西药卡托普利的降压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以杞菊地黄汤为主治疗;对照组40例,以西药卡托普利为主治疗,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62.5%,组间疗效有差异性(P<0.01).结论: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辨证分型个体施治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陆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哮喘类型.笔者在多年儿科诊疗工作中,发现有部分患儿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但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且持续或间断不能缓解.现就临床5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君晖;杨立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霍迎春主任医师五行相生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被赋予了超越其物质本身的更加广泛的涵义.五行相生关系,从一个侧面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成为针灸临床治病的指导法则之一.霍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五行相生关系在针灸临床的应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将跟师学习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王裕贤;米勇;马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旋转复位术治疗颈椎病致颈源性脑梗塞临床探讨

    全国每年近100万脑血管病人中,26%是因颈椎病而诱发的[1].这是由于椎一基底动脉受压,造成脑供血不足,长期维持这种状态,就会出现头晕、手足麻木,甚至发生脑血栓、脑梗塞,有些病人因此导致偏瘫.如及时治疗颈椎病,消除隐患就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临床上,手法治疗颈椎病颇受医生喜爱,且患者易于接受,目前拔伸旋转复位法(或潘之清所创的拔伸钳式对压复位法[2])为临床常用,通过手法的适当运用可以整复错位,修正脊柱的病理解剖结构,达到气血通畅,关节通利的目的.但工作中稍微不慎,手法使用不当,也可酿成大错,诱发患者颈源性脑梗塞,给医院及患者都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我院颈椎病科多年一直开展手法复位治疗颈椎病,采用拔伸旋转复位法,临床疗效确切,治愈上万例颈椎病患者,但也有惨痛的教训,曾有施术不当诱发过颈源性脑梗塞的案例.为安全施术,我科多年来一直研究对颈椎病的手法治疗,现与同道交流探讨.

    作者:熊冠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操作及体会

    目的:探讨动力髋加压螺钉(Dynimic hip screm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操作技术及体会.方法:对33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DHS手术.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髋关节功能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7%.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高等优点,其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材料之一,但在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手术技巧、规范手术操作.

    作者:张斌;吕发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喷雾疗法治疗烧伤创疡疗效显著

    1药物配制及操作方法(1)准备无毒塑料容量为200mL小喷雾器3个;(2)2%利多卡因200mL;(3)75%酒精200mL;(4)鱼腥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各100mL.

    作者:徐汉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源县麻黄规模育苗移栽及生长期生物碱含量测定

    目的:本文对新源的气候、土壤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生长期人工种植麻黄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为中药材麻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麻黄中的麻黄碱及变化规律.结果:基地生长期18个月的草麻黄的总碱含量接近2000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标准,中麻黄的总碱含量已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生长期28个月的草麻黄和中麻黄均远高于药典标准.结论:不同生长期的含测结果表明,两种麻黄均较适应新源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故可进一步推广,进行GAP种植.

    作者:倪慧;贾晓光;波拉提·马卡比力;卿德刚;王国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总义

    人生天地间,其身亦一小天地耳,天有阴阳五行、春夏秋冬,人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谓这天人相应.倘若天地阴阳顺随、五行调和、四季有常,人身阴平阳秘、五脏安和、气血顺畅,则断无疾病缠身之理,然天地之道在于变易,其气或有过之或有不及,或有瘴瘟、或有疫疬,故有风、寒、暑、湿、燥、火,是为六淫.

    作者:郭洪涛;苗欣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马德孚教授治疗特发性水肿经验

    水肿之病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病变,尤以肾源性和心源性水肿对患者危害较大,治疗中都颇感棘手.而临床亦常见有不明原因颜面、手足拘胀、浮肿,晨重夜轻,活动后遂减;或仅有水肿,或伴神疲纳呆,患者常误认为肾炎或心源性水肿,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临床检查时多项化验正常.此类特发性水肿运用抗菌素及利尿剂治疗,效果不理想.

    作者:马丽;卫荣;吐逊古;马德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验案三则

    活血化瘀法,其由来已久,经过适当的配伍,针对一些疑难病例,确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笔者不揣鄙陋,选取临证中应用活血化瘀法验案,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祥;邓德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复明片引起消化不良反应2例

    1病历例1,蔡×,男性,2岁,主因视力逐渐减退,眼前时有暗影2月余就诊.眼检:两侧瞳孔对光反应灵敏,虹膜在晶状体表面上的投影较正常增宽,临床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早、中期,除眼部局部用药外,加服复明片口服,每次5片,每天3次,服药后第二天出现轻微腹胀、腹泻,每日排便4~5次.

    作者:余志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