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心理与肿瘤发病治疗的关系

陆明;吴涛;马金丽

关键词:心理, 肿瘤, 治疗费用, 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 人际关系, 矛盾冲突, 竞争压力, 疑难病, 死亡率, 多发病, 常见病, 危害, 疾病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紧张,竞争压力大,心理矛盾冲突,肿瘤已经成为当代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蜈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麦粒肿临床体会

    笔者在眼科门诊通过治疗168例麦粒肿患者,其中中药治疗84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共治疗168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组,病程均在1~4天.中药组84例,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小8岁,大63岁.

    作者:李增敏;包俊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复明片引起消化不良反应2例

    1病历例1,蔡×,男性,2岁,主因视力逐渐减退,眼前时有暗影2月余就诊.眼检:两侧瞳孔对光反应灵敏,虹膜在晶状体表面上的投影较正常增宽,临床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早、中期,除眼部局部用药外,加服复明片口服,每次5片,每天3次,服药后第二天出现轻微腹胀、腹泻,每日排便4~5次.

    作者:余志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痔瘘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体会

    急性尿潴留是肛肠科手术后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及麻醉引起气血瘀滞,影响膀胱气化,致少腹胀满,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排尿不畅.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对176例肛肠病术后所致的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关元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石兢;洪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品质圈活动在急诊救护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我院急救中心于2003年5月开始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针对我科具体情况,开展品质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急诊救护工作提供了严格的质量保证.

    作者:牛冬玲;赵平;孙玉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医对80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辨证分型

    2003~2004年间,我们收治了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80例,并对他们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40~83岁之间,平均67.3岁;病程2~30年,平均9.5年.80例全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确定分级分层.

    作者:邓皖利;赵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纠治(医)药源性病症的体会

    1例举药源性病证1.1听神经损害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均对听神经有毒性损害的副作用,用量失当,或用药时间过长,或为过敏体质,则易致听力受损,轻者耳鸣,重者听力下降,甚或致聋.急当补肾解毒,以利恢复.常用方法如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等.常用药物如补骨脂、杜仲、川续断、山萸肉、熟地黄、枸杞子、云茯苓、泽泻、灵磁石、绿豆、甘草等.

    作者:顾茂民;孙燕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哮喘类型.笔者在多年儿科诊疗工作中,发现有部分患儿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但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且持续或间断不能缓解.现就临床5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君晖;杨立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免疫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笔者在多年免疫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求知欲.

    作者:李克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56例

    我们从2001年10月至2004年采用自拟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2例(以下简称治疗组)并与单纯西药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销唑)治疗24例(以下简称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芬;曹永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辨病辨证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是胆囊切除术后常易发生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40%,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右侧后背胀痛,纳差,口苦,胸闷,服用抗炎药症状不能缓解,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对85例病人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明飞;段绍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分娩减痛中的作用

    分娩是迎接婴儿来临的必然阶段,但分娩过程中剧烈的疼痛使产妇产生焦滤、紧张、恐惧、抑郁或其他心理障碍,这些因素对宫缩质量和宫颈扩张不利,影响产程进展,加重产妇疼痛或引起胎儿宫内君迫及新生儿窒息.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宫缩疼痛,消除产妇紧张情绪,使产力良好,产程缩短,避免了药物镇痛对胎儿及母体的副作用,降低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等,有利于母子健康.

    作者:张爱琴;王君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阳虚与血瘀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中治疗肝病,尤以阳虚血瘀证大为棘手,肝之阳气虚衰与血瘀证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中医学认为:肝是机体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器官,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肝阳首当被损,从而造成血液流变学在功能和物质基础间平衡失调,引起虚实盛衰变化,阳虚而代偿不及,肝系失去温煦,气血不充,瘀滞于局部和全身,血液从量到质出现气滞血瘀的病机演变.我们从长期临床中观察到,肝阳虚所致血流瘀滞可出现心、脾、血系瘀血三种病理转归.

    作者:晏友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霍迎春主任医师五行相生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被赋予了超越其物质本身的更加广泛的涵义.五行相生关系,从一个侧面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成为针灸临床治病的指导法则之一.霍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五行相生关系在针灸临床的应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将跟师学习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王裕贤;米勇;马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验案三则

    活血化瘀法,其由来已久,经过适当的配伍,针对一些疑难病例,确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笔者不揣鄙陋,选取临证中应用活血化瘀法验案,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祥;邓德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心理与肿瘤发病治疗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紧张,竞争压力大,心理矛盾冲突,肿瘤已经成为当代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陆明;吴涛;马金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操作及体会

    目的:探讨动力髋加压螺钉(Dynimic hip screm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操作技术及体会.方法:对33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DHS手术.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髋关节功能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7%.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高等优点,其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材料之一,但在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手术技巧、规范手术操作.

    作者:张斌;吕发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纸层先导设计在分离制备乌头碱中的应用

    本文以纸层先导设计为指导,研究了运用液-液萃取法自多根乌头提取分离制备乌头碱的条件与方法.

    作者:贾新岳;朱鸿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炙甘草汤配合黄杨宁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18例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中药炙甘草汤配合中成药黄杨宁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8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型心脏病诊断及命名>标准.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小61岁,大79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3月~6年;

    作者:杨筱蔚;李彩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剖腹产后晚期出血

    随着围产医学发展,尤其近10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并有继续上升趋势.为了保障母体健康,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对剖宫产来说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手术质量,防止产后出血.尤其是剖宫产后出血一直被认为是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1991~1999年的229例剖宫产中未发生1例剖宫产后晚期出血.因此,我们认为剖宫产后晚期出血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吴成勇;李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肺血虚证

    血虚证是指由于血之不足,血液的营养和滋养功能减退,不能濡养脏腑经脉而出现的证候.祖国医学对肺病的辨证论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上虽有肺的虚实两方面论治,但虚证又以肺气虚、肺阴虚为主,而忽视了肺血虚这一证型.所谓肺血虚证是肺气亏虚,气不生血,津液不足,生血之源亏少所导致的血虚证候.近年来,肺血虚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现试将肺血虚证的证治浅谈如下.

    作者:曹科;文小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