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多军;黄卫东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耳针组3组,每组4周为1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针药结合总有效率为93.3%,耳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有助于改善黄褐斑病变临床症状,在目前黄褐斑无特效治疗情况下,针药结合疗效肯定,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无副作用.
作者:魏建华;刘红霞;刘智艳;张月桂;韩晓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上用药各异,疗效各异.我们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治疗的基础上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50例,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路航;哈迪拉·热马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屈光不正是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它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视觉质量明显下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不同年龄组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有其一定特点,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更好地开展少年儿童近、弱视的治疗工作,早期发现和治疗,我科于2001~2005年对准东少年儿童进行了视力普查,并对近、弱视者分别进行了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律智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多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程迁延日久所致,因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病情迁延不愈.虽然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有多种,但均存在疗程长、用药久、易复发等缺点,且长期服药患者难以坚持,往往导致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本病32例,疗效确切.总结如下.
作者:沈茂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求运用益气通阳、活血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藤汤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用弥可保注射液1mL肌肉注射,隔日1次.2组均以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藤汤加减,能解除或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光萍;杜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全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但由于近年来,医学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对个人隐私权的日益重视及对实习医师的偏见使得临床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模拟诊疗教学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就模拟诊疗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作者:王岩斌;张建;马小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也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在多年的针灸教学过程及教研室集体备课中取得了一些本课教学方法方面的体会,特与同道交流商榷如下.
作者:马忠;尹改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柴银感冒颗粒(无糖型)成型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其辅料组成.方法:以颗粒的成型率和吸湿百分率为考察指标,对单一辅料以及混合辅料进行筛选.结果:乳糖与甘露醇(4:1)的混合辅料制成的颗粒成型率好,吸湿性小,符合颗粒剂的质量要求.结论:乳糖与甘露醇(4:1)的混合辅料可以作为柴银感冒颗粒(无糖型)的辅料.
作者:张丽;张文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1236例肿瘤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出应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个体教育.其目的在于:(1)接受现实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工作;(2)教会病人如何预防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掌握各种预防护理措施;(3)了解化疗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常见的毒副反应,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4)出院后定期复查,定期来院治疗.通过化疗前、中、后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采取给药前提前预防,给药中积极保护,给药后严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化疗周期顺利进行,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使护患关系档更加融洽,有利于促进整体护理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马玲忠;张玉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臀裂及骶尾部的感染性疾病.本病罕见,以成人与青少年多见.平均发病年龄21岁[1],男性多见,肥胖和毛发浓密者多见.男女比例为3:1[2].我科自2001~2006年共收治骶尾部藏毛窦11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剑;徐斌;王军省;张先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产科工作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孕妇学校的开办是产科工作的新进展,是产科开展整体护理必不可缺少的话题.因此,护理措施应更重视孕期保健、分娩相关知识及母乳喂养和产褥期保健知识,使其了解分娩机理,减轻产前孕妇的焦虑、抑郁,消除孕妇对分娩前的负面心理效应,使母婴平安地渡过分娩期.现简要介绍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
作者:兰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质量控制是提高整体急救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质量控制规范急诊护理管理是急诊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1].2002年我院通过ISO9001-2000 GB/T19001-2000族《要求》论证,3年来通过贯彻质量标准,按国际标准建立起一套文件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规范急救护理管理、控制护理操作程序,改变急诊护理流程,提高了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在此谈谈我们护理质量控制的体会.
作者:赵平;李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祛湿解毒化瘀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00例,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本组治疗后1到3个月、前列腺液镜检作为评定疗效的主要依据.同时详细记录病人症状和肛诊好转及消失时间.随访1个月到半年.结论:前列腺液镜检WBC<10/HP63例(21%);WBC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80例(60%);肛诊:前列腺均有不同程度变小变软,触痛消失.
作者:买孟江;樊文龙;李强;祖木热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DAO)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发凉、麻木,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入研究DAO的发病机理,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思路.瘀血学说和络病理论是当今中医学术界研究的两大热点,人们在继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从多层次、多角度出发,认为是多种疑难杂症的共性发病环节.笔者根据中医文献及中医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从瘀血络损对DAO的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郭军;段效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医学是一门不断地将医学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于各领域的医学服务学科.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理论考试成绩好,而在临床工作中的病例分析、检查病人、技术操作等实际能力差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能力是目前医学教育临床带教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影响儿科带教学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周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滋肾清胃汤是老中医李兴培教授的多年临床实践所总结的经验方.笔者有幸随李教授门诊,用该方加减治疗各型牙痛197例.报告如下.
作者:秦毅;陈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作者采用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技术对35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双囊三腔前列腺导管灌注引流加中药坐浴治疗组)简称实验组、导管组和静脉组.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导管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静脉给药治疗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田多军;黄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针灸治疗是祖国医学中具特色的疗法之一,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可靠,血液系统疾病在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低,治疗方法少,尤其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仍为难治性疾病,此类疾病在中药的治疗方面已有起色,中医治疗一直强调针药并用,那么在针灸治疗的方面是否有新的思路和启示,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作者:刘伟;秦兰;白玉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蒸馏液点滴灌肠对临床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了36例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蒸馏液点滴灌肠.结果:中药蒸馏液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中药蒸馏液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较高.
作者:热合曼;卡哈尔;买买吐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内皮素、瘦素及腰臀比、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1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胃热脾滞型、痰湿瘀滞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4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HOMA=FPG×FINS/22.5.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瘦素,并测量身高、腰臀围值.结果:各型HMAO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型内皮素、瘦素、BIM、WHR均高于正常组,以气阴两虚为重.结论:胰岛素抵抗指数在代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HMAO指数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医辨证参考指数.内皮素、瘦素、BIM、WHR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气阴两虚辨证的参考指数.
作者:王坤玲;王魁亮;郭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