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与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

孟庆刚;周肆华;杨军

关键词:小针刀, 手法治疗, 肩周炎, 现报告如下, 治疗时间, 多发病, 常见病, 中药, 运用, 推拿, 门诊, 临床, 老年, 患者, 方法
摘要:肩周炎为中华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通常运用推拿、中药等方法治疗,但临床治疗时间较常,效果一般,门诊2年来到50例肩周炎患者行小针刀与手法相结合的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430份出院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分析

    护理文书作为患者住院过程的医疗信息资料,记录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全部治疗过程、护理程序的全部思维和行为,是临床护理观察和护理实践的记录总结,也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和护士业务理论水平的重要指标.我院护理部为配合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从2003年10月开始对出院病历中护理文书进行终末质量评定,加强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现就2 430份出院护理文书终末质量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卿晓棠;俞小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临床总结

    笔者从1998~2003年,采用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并将同期在门诊行骶管封闭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于艳;杨百明;王永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肿瘤学教改势在必行

    中医肿瘤学教学堪忧的现状,正受到市场、同业竞争等压力,分析改革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实施的设想.

    作者:张洪亮;王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治疗进展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长期反复发作性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一般认为其常由于急性腰扭伤后,或长期反复腰部损伤,再加之受寒冷刺激,或久居潮湿等致腰部肌肉痉挛而疼痛,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人十分痛苦,国外尚无十分肯定疗效的治疗方法,国内采用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如:推拿、针灸、中药内服外敷、物理疗法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阎博华;罗建;高明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肾结石100例辨证施治

    笔者自1990年开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肾结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所治100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忠汉;吴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利咽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利咽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利咽冲剂主要成份绿原酸定性,用双波长法对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与对照品绿原酸相一致的斑点,绿原酸含量在0.46μg/mL~46.0μ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7.33%,RSD为1.49%.结论:建立了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简便、可靠,具有实用性.

    作者:万明;凌灿;安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加醋炒热敷治疗风寒湿型痹证36例

    痹证,亦称痹病,是以肢体疼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本院风湿科自1999~2004年利用中药熏洗、醋炒热敷治疗风寒湿型痹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滋将统计资料36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凤;雒茂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自1989年至今,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17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76例,男84例,年龄24~76岁;女92例,年龄14~92岁.平均54岁.176例中,发生在胸背部88例,腰腹部76例,四肢部19例,颈部2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3.5岁;B组49例,其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54岁;C组73例,其中男32例,女41例,年龄23~92岁,平均年龄53岁.三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刘江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研究黄芩的提取工艺,提高黄芩苷的转移率.方法:以黄芩苷的含量和出膏率为综合指标,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黄芩的提取工艺.结果:黄芩提取的较佳工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将提取液浓缩至1:2(生药克数/药液体积)时,加60%乙醇醇沉即得.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提取效率高.

    作者:马建红;聂继红;邢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柴胡疏肝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1胃脘痛吴×,女,50岁,2004年8月3日就诊.患者胃脘痛反复发作8年,1月前查胃镜诊断:食道炎、糜烂性胃炎.就诊时诉:胃脘部持续性隐痛,胀满、胸骨后不适,情绪波动或进食后加重,伴烧心、泛酸、嗳气纳差,大便干结,善叹息,查脉弦细,舌质红、苔黄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肝气乘脾犯胃.治以调和肝脾、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9g,党参、白术、佛手、炒枳壳、白芍各12g,陈皮、法夏、香附、鸡内金各10g,生大黄、甘草各6g,公英30g.7剂,日1剂,水煎服,姜枣为引.二诊:胃脘痛已明显减轻,纳食有增,大便正常,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上方去公英改大黄3g,连服30剂,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胃镜已恢复正常.

    作者:杨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制咳喘灵汤药辅助治疗小儿肺炎82例临床观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患肺炎时肺部体症消失缓慢,痰不易咳出,目前临床上适用于小儿满意有效的去痰药物尚不多见.笔者于1999年6月~2003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自制咳喘灵汤药,治疗小儿肺炎,并进行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李保华;窦顺娣;陈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桦液的介绍

    白桦液是从白桦树干中流出的黄色液汁,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免疫力以及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作用.本文初步分析测定了解白桦液中所含的化学成份、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类含量,经临床观察和社会调查证明白桦液可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作者:马合沙提;宋红美;热西达;叶尔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肝多发转移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肝多发转移癌的疗效及对一般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2例肝多发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康艾注射液组(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观察一般状况Kps评分、症状变化、血液学毒性、肿瘤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一般状况评分提高率66.6%,对照组提高率为28.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或减轻,症状总改善率69.0%,高于对照组(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减轻血液学毒性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骨髓抑制2度以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肿瘤大小、治疗有效率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肝多发转移癌可提高一般状况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引起和血液学毒性.

    作者:陈武进;齐彦;廖斌;皇甫真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脂康胶囊调节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及大鼠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临床研究:4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血脂康胶囊组和洛伐他汀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中NO、ET、CGRP的变化.实验研究:3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空白组、模型组、血脂康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血中NO、EF、CGRP的变化.结果:临床用药50天后,两组治疗后血中ET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NO浓度明显升高,P<0.01;CGRP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ET/NO、ET/CGRP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高脂饲料模型组血清ET水平显著升高,P<0.01;CGRP、NO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高脂血脂模型存在内皮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血脂康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ET水平,P<0.01;显著升高血清NO水平,P<0.01;对CGRP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患者及大鼠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岩玲;张文高;郑广娟;刘龙涛;吴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针刀与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

    肩周炎为中华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通常运用推拿、中药等方法治疗,但临床治疗时间较常,效果一般,门诊2年来到50例肩周炎患者行小针刀与手法相结合的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刚;周肆华;杨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用新疆中药紫草治疗鼻出血的探讨

    目的:为探讨鼻出血理想的局部用药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新疆紫草油纱条填塞鼻腔出血区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结果:两种方法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新疆紫草油纱条局部填塞换药是治疗鼻出血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彦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与改进的探讨

    护理质量保证与改进系统、护理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一个由服务对象、同行、专业人中等对预期结果进行质量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为护理服务提供标准和导向;衡量护理工作的绩效与达标情况;通过评价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分析原因,促进护理管理的研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以便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达到优秀的水平.

    作者:郭燕;汪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五皮饮加减治疗妊娠水肿60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中药五皮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水肿,收到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60例,B超证实均为妊娠妇女,年龄24~45岁之间;汉族40例,维吾尔族20例;第一胎者35例,第二胎者25例;妊娠早期浮肿者3例,妊娠中期浮肿者15例,妊娠晚期浮肿者42例.60例中,浮肿程度均为中度、重度,休息后肿不消,以肢体、面目浮肿为主.

    作者:霍彬;田宝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健脾润肤汤治疗慢性湿疹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润肤汤治疗慢性湿疹效果.方法:7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润肤汤,对照组用氯雷他定胶囊,两组均外涂黄连膏,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连续用药60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积分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3.85,P<0.01).

    作者:张月桂;文谦;魏建华;刘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饮食在张仲景临证中的应用

    饮食作为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内容,完美地体现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中,从和诸药、助药力、将息法至辨病情、测预后都有所涉及,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和护理均提供了循证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张瑞;彭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