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金消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76例

常忠生;杜伟

关键词:三金消石汤, 加减治疗, 泌尿系结石, 性休克, 肾实质, 肾结石, 肾绞痛, 多发病, 常见病, 血尿, 损伤, 临床, 成就
摘要:泌尿系结石是当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肾结石一旦形成就逐渐日益增大,造成肾实质损伤而常见血尿、肾绞痛,甚至出现痛性休克.笔者于2005~2007年用三金消石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取效满意.报道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法规体系的形成及其进展

    我国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管理的基本法,国家卫生管理有关部门以其为法律依据,对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及使用环节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渐形成了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体系.

    作者:娄育红;莫丽红;付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加味消遥丸治疗经前期乳房疼痛126例疗效观察

    经前期乳房疼痛常导致患者就诊,临床处理无特殊方法.我科采用中成药加味消遥丸口服治疗及心理疏导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高宁;许敏兰;阿丽亚;古丽夏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金消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76例

    泌尿系结石是当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肾结石一旦形成就逐渐日益增大,造成肾实质损伤而常见血尿、肾绞痛,甚至出现痛性休克.笔者于2005~2007年用三金消石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取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常忠生;杜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平肝脉通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消除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平肝脉通片的抑菌作用,建立平肝脉通片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按平皿法和培养基稀释法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份.结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各试验菌在样品中的回收率均可达到70%以上.结论:培养基稀释法能够更好地消除平肝脉通片的抑菌作用,使测定结果准确,达到检测目的.

    作者:闫柏琴;王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哈萨克传统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多发性和对称性的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它的特征是病程慢、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关节畸形逐渐形成,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炎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叶尔宝;亚力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前列宁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前列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前列宁胶囊中石菖蒲、乌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甘草中的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前列宁胶囊中的石菖蒲、乌药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晶)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甘草酸在0.0174mg/mL~0.2179m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6,稳定性试验RSD为1.23%(n=5),平均回收率为99.33%(n=9),RSD为1.72%(n=9),重复性试验RSD为0.66%(n=5),精密度试验RSD为1.23%(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前列宁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琴;翟科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经验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凡手术后6~8h内患者不能排尿,应在下腹耻骨上作叩诊检查,如有明显浊音区,则表明有尿潴留.尿潴留是肛肠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鹿茸;汪大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病案问题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结合长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体会,开展了病案问题式教学法的研究应用.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以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本文拟就病案问题式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王存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应用益气养阴化痰、活血化瘀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16例,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1例,有效率93.7%.

    作者:吴霞;赵智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温通活血乳膏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温通活血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制剂的外观性状、涂展性、耐热试验、,耐寒试验、离心性等观察指标筛选乳膏基质处方,制备温通活血乳膏.结果:佳工艺以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低温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约为1.05的药液,加经筛选的乳膏基质制备为宜.结论:提取工艺简便可行,评分指标可靠、科学;乳膏基质组成合理、稳定.

    作者:王纤汝;夏昌隆;卢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温针灸治疗末梢神经炎之感觉障碍临床观察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如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过敏变态反应等损害了诸多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尤其是下肢)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为感觉障碍如肢端疼痛、烧灼、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等,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缺失或过敏.

    作者:张欣;李永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和谐医患关系,规避医疗风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在2004年<医患关系调查报告>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者不到20%,而80%缘于服务态度、沟通的方式方法以及医德医风问题.所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规避医疗风险至关重要.

    作者:舒占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体重、臀围、腰臀比、TG、CHOL、HDL的影响,了解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探讨用穴位埋线替代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可能性.方法:将53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埋线组27例,针刺组26例,辨证取穴,分别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相关物理及生化指标,对比观察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穴位埋线组有效率为77.78%,针刺组有效率为73.08%,p>0.05,但把握度(power)<0.75,尚不能认为两组疗效相同.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方法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有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MI、体重、臀围、CHOL均有影响(体现在数值在治疗后均有下降).结论:穴位埋线法减肥疗效较好,可替代针刺疗法,更适合繁忙的现代人.

    作者:尹改珍;霍新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

    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中药注射剂不断涌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其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以及临床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个别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为了减少或防止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发生,使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本文通过收集2000~2004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256例中药注射剂的ADR,并加以分析,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米尼万·吐拉甫;阿布拉海提·阿布都拉;阿孜古丽·西依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天灸的临床护理指导

    天灸,又称自灸、发泡灸,是将某些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在皮肤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引起局部皮肤发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其作用原理,一是通过刺激性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使血流加快,进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二是药物敷于表皮后,局部多呈现灼热感,类似艾灸,这种热效应可起到温阳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温经行气的作用;

    作者:尹进梅;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4例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从解剖生理方面来看,小儿具有呼吸道短小、缺少鼻毛,粘膜嫩,咽喉部淋巴组织多,耳咽管呈水平位,并且宽短直等,加之免疫功能低,由于这些特点,小儿容易患感冒、喉炎、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笔者用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或静脉点滴清开灵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4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夏国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中药配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研究背景和目的:观察复方中药配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将3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诺维本加顺铂化疗;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中药汤剂口服或保留灌肠.观察治疗效果,包括毒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7.37%,对照组有效率40%,两者无显著差异(P>0.25).骨髓抑制、恶心和呕吐、静脉炎、脱发、轻度肝肾功能异常、周围神经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5).临床症状改善率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论治使用中药复方配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增加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化疗药物造成的白细胞下降.

    作者:杜业勤;杨格娟;成庆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芳香精油配合推拿治疗偏头痛

    目的:观察芳香精油配合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芳香精油配合推拿疗法,推拿穴位:印堂、太阳、头维、悬颅、率谷等,采用适量精油涂抹后进行推拿,用按、揉、点、推、抹手法,力度适中.结果:治疗偏头痛12例,总有效率达100%.提示本法有疏肝理气,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显著作用.

    作者:杜彬;张君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述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充分体现系统性、特征性、稳定性.在中药所含化学成份的选定以及获取程序及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不包括生物学)鉴定手段,借以鉴别真伪、评价原料药材、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

    作者:付玲;李茜;姜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失眠又称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安难以维持睡眠,重者彻夜难眠,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及身心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人口失眠率约为17%[1].我科于2000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失眠病案8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