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买尔江·玉脯;刘玉萍
梅尼埃病是耳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发作时严重的眩晕,患者常由家属搀扶而来.其发病急,病人较痛苦,易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不断下降,给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本文对此类患者进行分期分型的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忠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针对目前中药汤剂多由病家自制,因缺乏煎服知识,普遍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状,从中药选料、浸泡、煎服等方面进行介绍,对普及中药煎服知识,优化煎服中药方法,提高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杰良;张黎;李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增加,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形成规模,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研究生培养中素质教育在其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是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之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医德医风养成、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等的具体实现,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作者:刘红霞;姚尚萍;顾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月经过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病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经行血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2天,经量亦少[1],严重者可引起闭经及不孕.导师程慧莲主任医师据20余年临床经验,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总结出一套以肾为本中药周期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并且临床疗效颇佳.现将老师治疗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何慧;程慧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乐德行中医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其中医根底扎实,学术造诣、临床经验俱丰,擅长治疗中医内外杂病,临床疗效极高.现将他诊治妇女乳痈医案介绍如下.
作者:乐永红;王晓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的发展,人们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深入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网络的功能紊乱,其间的信息联系主要是通过神经递质、免疫因子、内分泌激素来完成的.
作者:王巧琳;杜业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西医传到中国,便有了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近代医家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可称为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先行著作,其中记载了一首中西药联合组成的方剂--石膏阿斯匹林汤.
作者:武绍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十年来,国内同仁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成绩,兹就这一情况作一综述.1临床研究
作者:李月红;尹改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麻疹(measles,rubeola)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的,临床症状出现发热、咳嗽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Kopliks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我科自2008年1~6月共收治麻疹患者143例,现总结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韩丽艳;马冬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属疑难病.气阴两虚证是慢性肾炎的常见证型,且有逐年增多趋势.
作者:王宁;黄嘉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甲钉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永凯;王裕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来看,中医临床医师占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大多数,在临床工作中不但吸收了历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今天的中医教学,在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突出中医特色,按照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去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发扬,使中医药学已跨进20世纪科技的先进行列.这-早已无异议的结论之所以重新提及,目的是在于唤起广大中医临床医师要认清自己在中医药教学队伍中的地位和使命.
作者:帕丽丹;沙地克·沙吾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者的必读之书和必修课.但文字古奥,理深言简,易致后学者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常用、普通、单一教学方法不能完成此任.针对<金匮要略>课程特点,开展了特殊、不同于一般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层层分析式的方法,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较为全面的掌握仲景的治略思想;图表推演式的教学方法,把脉象、病名、病因、病证、病机、病位、预后等内容一线贯通;病案问题式教学法等,有助于本科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王存芬;安莉平;杨舒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不寐患者采用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结果:治愈20例(55%),显效11例(30%),好转3例(8%),无效2例(5%).结论: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疗效显著.
作者:张瑞春;彭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特别是弹力型动脉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AS的形成主要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受到各种损伤有关.近几年AS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
作者:李春丽;张杜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87个椎体).62例(87个稚体)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结果: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为1~24个月,甲均13个月.本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率为93%,有效率为100%.参考术前:7例患者评为8分、11例患者评为7分、44例患者评为7分;术后:27例患者评为15分、13例患者评为14分、9例患者评为13分、4例患者评为12分.相比较术后评分有明显提高.结论:该治疗方法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加亨;李建江;吴彦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碳(NO)的影响.方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4例(治疗组),与单用西药治疗30例作比较(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ET-1、NO的交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组ET-1、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经治疗后两组ET-1、NO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以治疗组为佳.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作用机制与改善ET-1、NO平衡失调有关,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房江山;刘远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发展中草药的紧迫性1.1中草药的使用每况愈下中草药包装简陋,多以塑料袋封口包装,标签上只列明产地、加工厂址、炮制日期及使用期限等过于简单的几个项目,对其作用机理、主要化学成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等项目都未阐明,只有中医药专业人士拿着某中草药时可知道些许知识,大多数人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才知晓某些内容.
作者:常文化;郭秀珍;常翠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在针灸临床过程中,常遇到经络疲劳现象,现总结如下.1经络疲劳现象经络疲劳现象是指在针灸临床过程中由于过多重复使用同一穴位、同一经络、同一部位的穴位或者反复使用过重的手法、过强的电针等致经络疲惫而出现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或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过度耗伤,经络气血不足,导致经络腧穴功能减弱.
作者:吾买尔江·玉脯;刘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显而易见,实践性很强.脉诊是中医学的瑰宝,脉诊一直都是中医学对各种疾病有效、基本的检查手段之一.因此,中医诊断学教学必须进行脉诊实验教学,主要就是要重视诊脉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脉诊实验教学实践证明,在见习基地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脉诊实验课教学,使抽象玄奥的脉象通过学生相互练习诊脉和具体可触的模拟脉象装置,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脉象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不仅能亲自动手,而且还可以反复练习,加深对常见脉象指感特征的体会.此外,进行脉诊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与能力,对提高学生中医诊断能力,特别是脉诊水平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此在本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脉诊实验课程,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诊脉技能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现将实验应用和体会加以认真总结分析,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