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阳
笔者采用电针刺腰夹脊配合牵引及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05例均为院门诊和住院部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症患者,其中,男70例,女35例;年龄25~67岁;病程短则月余,长则数年.全部病例符合<脊柱外科学诊断标准>,经CT或MRI确诊.
作者:祖丽培叶;热比亚·卡德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腹部手术后大多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般认为是手术刺激引起的肠道神经系统的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并有体液调节以及电解质和代谢失衡的参与[1].
作者:尹双红;杜业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增加,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形成规模,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研究生培养中素质教育在其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是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之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医德医风养成、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等的具体实现,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作者:刘红霞;姚尚萍;顾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阴阳两虚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阴阳两虚兼湿、阴阳两虚兼瘀、阴阳两虚兼湿兼瘀证型组.阴阳两虚兼瘀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兼湿、兼湿兼瘀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兼湿与兼湿兼瘀两组比较.尿酸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单纯阴阳两虚(既不兼湿证、又不兼瘀证)证,可能是阴阳两虚证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瘀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个因素;湿有可能不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作者:王红;刘顺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来看,中医临床医师占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大多数,在临床工作中不但吸收了历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今天的中医教学,在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突出中医特色,按照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去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发扬,使中医药学已跨进20世纪科技的先进行列.这-早已无异议的结论之所以重新提及,目的是在于唤起广大中医临床医师要认清自己在中医药教学队伍中的地位和使命.
作者:帕丽丹;沙地克·沙吾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护理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护士是医院里人数多、与病人接触密切、接触时间长的群体,护士礼仪在工作中尤为重要.
作者:郑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87个椎体).62例(87个稚体)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结果: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为1~24个月,甲均13个月.本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率为93%,有效率为100%.参考术前:7例患者评为8分、11例患者评为7分、44例患者评为7分;术后:27例患者评为15分、13例患者评为14分、9例患者评为13分、4例患者评为12分.相比较术后评分有明显提高.结论:该治疗方法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加亨;李建江;吴彦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1].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便秘,长期卧床的脑卒中病人,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90%以上[2].
作者:刘艳芳;刘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不寐患者采用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结果:治愈20例(55%),显效11例(30%),好转3例(8%),无效2例(5%).结论: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疗效显著.
作者:张瑞春;彭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在针灸临床过程中,常遇到经络疲劳现象,现总结如下.1经络疲劳现象经络疲劳现象是指在针灸临床过程中由于过多重复使用同一穴位、同一经络、同一部位的穴位或者反复使用过重的手法、过强的电针等致经络疲惫而出现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或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过度耗伤,经络气血不足,导致经络腧穴功能减弱.
作者:吾买尔江·玉脯;刘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忍冬科植物欧荚蒾Viburnum opulus L.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陕西等省区有分布;印度东部、欧洲,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北非等亦有分布.
作者:刘伟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四物汤加味配合中药熏蒸疗法.结果: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90.48%.结论:四物汤加味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老年性瘙痒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伟;刘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属疑难病.气阴两虚证是慢性肾炎的常见证型,且有逐年增多趋势.
作者:王宁;黄嘉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就目前对此类疾病的多种治疗方法或药物对儿童来说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小儿的依从性差、发病机理仍然不十分清楚.怎样预防或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反复发作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难题.
作者:周盈;许凌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麻疹(measles,rubeola)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的,临床症状出现发热、咳嗽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Kopliks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我科自2008年1~6月共收治麻疹患者143例,现总结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韩丽艳;马冬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针对目前中药汤剂多由病家自制,因缺乏煎服知识,普遍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状,从中药选料、浸泡、煎服等方面进行介绍,对普及中药煎服知识,优化煎服中药方法,提高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杰良;张黎;李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碳(NO)的影响.方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4例(治疗组),与单用西药治疗30例作比较(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ET-1、NO的交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组ET-1、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经治疗后两组ET-1、NO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以治疗组为佳.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作用机制与改善ET-1、NO平衡失调有关,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房江山;刘远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超评价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临床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草红胶囊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使用超声对盆腔的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超声诊断54例有显著疗效,14例有疗效,2例无效.与临床治疗标准对照,诊断符合95%.结论: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确切的疗效,超声可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定提供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翟虹;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中脂肪肝的中医称谓进行统计,确立脂肪肝的中医病名归属,为脂肪肝的中医基础与理论研究提供可行依据.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得1998~2007年有明确脂肪肝中医称谓的文献121篇,并对每一个中医名称进行记录并建立频数分布表以分析其构成比.结果:常见的脂肪肝中医病名有3个,分别是积聚、瘢瘕、肥气.结论:积聚、癥瘕、肥气是现代医家普遍认同的中医病名,将为今后脂肪肝的中医文献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可行的借鉴.
作者:程华焱;曾斌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甲钉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永凯;王裕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